科創板瞭解嗎?三大問題值得一看

科創板瞭解嗎?三大問題值得一看


今日市場呈現圍繞2570點全天的窄幅整理,從分時圖中可以很明顯看出。市場的交投意願很是低迷。而熱點機會來說又太過於輪動,往往是一日遊,比如週一起來的煤炭板塊,本來以為是要觸底來一波反彈,誰知第二天就是整體回落,以及週二大漲的券商股,全天收盤券商板塊指數上漲2.53%,個股中信建投更是硬氣封死漲停,可是今天一看券商板塊也是偃旗息鼓,反而軟件股異軍突起,午盤期間雄安股也是來了一波異動。

對於目前的市場,筆者認為大盤在農曆新年之前的這短時間裡,也就是一個維持底部橫盤整理的走勢。滬指想要突破2600點的壓力位置,必須要有新的增量資金出現,兩市成交量有效的釋放出來,把零散的熱點變成持續的上漲勢能,先把滬指推高脫離底部,所以當前投資者並不要過度的悲觀擔憂,相反我們趁著滬指在底部整理的階段,可以對看好的個股進行逢低佈局。至於去看哪些板塊的個股建議在整體弱勢行情下多去關注帶有政策利好以及符合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產業,比如5G 通信、新能源車、科創板塊等,挖掘下去年回調到位,有業績支撐的上市產業個股。

下來我想給大家聊一聊,最近備受關注的科創板,今日早盤消息稱:關於科創板是否接受紅籌架構和VIE架構還在討論過程中,目前看是可行的。科創板規則徵求意見稿的大方向已經確定,但部分細節還在做最後的修訂,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指日可待。即將設立的科創板也成了支撐券商活躍的一個利好事件。

科創板的設立,哪些公司可以進入科創板?科創板上市企業該怎麼如何估值定價?對券商股究竟是怎麼樣的利好影響?筆者不才,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來回答上述3個問題。

首先哪些企業可以上市科創板?

券商研報普遍認為,科創板首批試點企業存在較大可能是從券商上市輔導備案項目中挑選,這些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成熟商業模式,而重點鼓勵的五大領域則可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技術服務。

另外根據上海、無錫、浙江、 湖北等地對科創企業摸排的標準,企業行業地位及發明專利等研發核心技術指標成為重點。 這裡給大家舉出一些被地方政府密集調研的科創企業,也是有望登陸科創板的公司。比如:

1)國際知名獨角獸企業類:這類企業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醫藥等領域,估值較高,知名度大,典型代表如深蘭科技(160 億元估值)、依圖科技(150 億元估值) 、聯影醫療(333 億元估值)等。

(2)全球領先成熟企業:這類公司成立時間基本在十年以上,行業地 位全球領先,典型代表如奧盛集團(全球纜索行業中屈指可數的具有 全產業鏈功能的兩家頂尖企業之一,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50%)、華榮 集團(防爆電器行業的龍頭企業)。

(3)國內新經濟龍頭企業:這類企業集中在人工智能、雲計算、醫療 器械等領域,在國內屬於龍頭企業或‚隱形冠軍,典型代表如復宏漢霖、七牛信息等。

科創板上市企業該怎麼如何估值定價?

在業內人士看來,科創企業因其高成長性,在註冊制試點下,估值定價顯得尤為重要。安信證券分析師諸海濱認為,科創企業估值難點主要來自於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未盈利。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定位很清晰,是國際創新和科技發展的公司,集中在軟件、人工智能、雲計算、集成電路領域。但這類公司往往因為技術投入以及轉換週期的原因,尚未實現盈利。如果科創板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那麼A股投資者慣用的P/E估值法就會失效,必須轉變估值思維,用國際化眼光進行估值。二是發展歷史短。有望登陸科創板的公司有不少是初創公司,存在著市場歷史短、往年數據缺失的問題,這會使得傳統估值法中的很多步驟難以進行下去,也無法進行合理有效的現金流預測。三是橫向比較困難。高科技企業多數在技術或者商業模式上具備巨大的創新,在某些科技方面已經做到了國內的頂尖水平,很難在國內找到相似度較高的可比公司進行參照,若是採用相對估值模型進行橫向比較可能會導致企業價值的低估。

國內某頭部券商研究部分析認為,預計科創板上市門檻會更低且更靈活,預計科創板註冊制在上市門檻上會以市值規模作為核心考量標準,放鬆利潤規模上的要求,可能推出包括“市值+淨利潤”、“市值+收入”、“市值+收入+現金流”、“市值+收入+研發投入”以及“市值+主營業務/產品屬性”等多維度多層次的指標體系,並且不斷調整更新,包容各種行業和商業模式的企業上市。

科創板 IPO 定價機制猜想: 機構定價自主性提升,或引入戰略配售註冊制下,優質科創企業上市進程加快,科創板有望借鑑美股和港股 IPO 定價機制,採用累計投標詢價制進行市場化定價,承銷商將先向特定的機構進行估值與詢價,確定發行的價格區間後進行公開詢價。 該機制下, 我們預計未來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公募基金,對科創板首發企業的定價自主性將得到提升,企業定價標準將更為靈活,首發估值起點將更為合理,新股上市連續多個漲停板的現象可能不會在科創板出現。 在配售制度上,科創板或將引入戰略配售和超額配售選擇權,機構獲配股票將存在鎖定期,充分發揮承銷商的價值發現功能,實現新股合理與高效的定價。

科創板對券商公司影響幾何?

券商研報普遍認為,具有良好業務佈局的頭部券商將率先受益。具體來看,東北證券等券商看好IPO儲備項目中符合科創板聚焦領域較多的海通證券、國金證券等券商。東北證券上述研報還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份,IPO輔導備案登記受理的項目共1710個,其中33家上市券商IPO輔導備案項目總計1113家。通過對上市券商的IPO輔導項目進行篩選,其中符合科創板五大聚焦領域的項目共117個。其中,海通證券、國金證券別以12個和11個相關領域儲備項目行業排名前兩位。緊隨其後的是國泰君安、國元證券、申萬宏源和招商證券,擁有符合科創板五大聚焦領域的儲備項目數量均為8個。結合2018年前三季度各券商投行業務收入情況,綜合考慮投行業務能力、項目儲備情況和證券承銷業務收入佔比,頭部券商將在科創板正式落地後迎來相對較大業績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