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這個老宅男

康德,男,生於1724年,死於1804年,一輩子宅在柯尼斯堡,他出生的那年在遙遠的東方社會——中國,雍正二年,四爺黨們正在政壇上齜牙咧嘴,禁止基督教在華傳播,閉關鎖國外表貌似彪悍內心卻早已惶恐;他死的那年,曾經璀璨耀眼的德國古典哲學迎來了它的終結者——費爾巴哈同學誕生。

康德這個老宅男

1758年康德競爭教授職位失敗,直到1770年,柯尼斯堡大學的教授職位終於空缺,康德才以《感覺世界和理知世界的形式和原理》一文通過就職答辯,最終完成了職稱評審,正式成為柯尼斯堡大學一名正式教授。人家別的教授一年核心期刊發論文N篇,大作出版N部,普魯士國家級項目經手N個,可愣頭青康德再次犯愣,從評上教授到1781年,11年間不曾發表一字。淡泊明志11年後,康德終於一鳴驚人。他數月間完成了哲學鉅作《純粹理性批判》,並轟動整個哲學界。

康德這個老宅男

這本書調和了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矛盾,聽康德講哲學,他會開門見山拋出四個關於哲學的基本問題:一、我們能夠認識什麼?二、我們應該做什麼?三、我們能夠期望什麼?四、人是什麼?這四個問題就構成了哲學所從事的事業,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就集中回答了第一個問題——“我們能夠認識什麼”。在書中,康德將理性分為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所謂純粹理性也就是理論理性,指的是獨立於一切經驗的理性,通過理性的有限範圍去認識;而“批判”原意是“書評”,就是分析,即通過純粹思辨對理性進行考察。

康德的純粹理性就意味著人們的理性要從常識性的見解中解放出來,因為客觀認識的必然性與普遍性並非源自客體,而是源自認知主體,也就是人本身。有一些先天條件在邏輯上先於經驗又決定經驗,這就是“先驗”。至此,康德完成了認識論上的“哥白尼革命”,這一革命的核心正是“人為自然界立法”。

康德這個老宅男

1788年《實踐理性批判》出版,這本書回答的正是康德提出的第二個問題和第三個問題——“我們應該做什麼?”與“我們能夠期望什麼?” 1790年《判斷力批判》出版,它試圖回答第四個問題——“人是什麼?”。

《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與《判斷力批判》這三本書就是後人嘴裡的“三大批判”, “三大批判”之後,德國各大高校與思想界掀起了一陣“康德熱”,德國所有高校哲學系學生必修課之一就是康德哲學。康德的“三大批判”的確是氣勢磅礴,高瞻遠矚,氣象萬千。

康德本人如同一位兼容幷蓄的戰略家,他的學說取眾家之長,摒各家之短,縝密細緻地推論演繹出屬於自己的龐大哲學體系。近代哲學在康德這裡彙集,現代哲學又從康德這裡出發。

康德這個老宅男

康德一生宅在柯尼斯堡,未婚,一輩子老處男。康德是個全才,除了哲學,他還通曉邏輯學、數學、物理、力學、地理、生物、神學、自然法,是“星雲假說”的提出者。後世有多少人質疑這個身材矮小,只有157釐米,先天不足,胸腔狹窄,體質羸弱,一輩子離群索居本應孤陋寡聞的鄉巴佬究竟體內有何力量能完成驚世傲人的“三大批判”,併成為一代哲學巨擘。周杰倫有首歌《陽光宅男》,我想形容康德最為恰當:康德宅的是外在,內心絕對篤定,強大到萬里無雲,陽光普照!

康德這個老宅男

康德這個老宅男

康德這個老宅男

康德這個老宅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