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第15位大會新聞發言人的首份答卷

3月2日15時,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在人民大會堂一層新聞發佈廳召開。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曾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新聞發言人、黨的十九大新聞發言人,還曾應對汶川地震等重大突發事件。今天,他作為大會新聞發言人首次亮相,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全国政协第15位大会新闻发言人的首份答卷

新聞發佈會現場。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新京報記者為大家理出了這次發佈會的幾個關鍵詞:

——關鍵詞之 中美貿易

“中方希望美方做出哪些讓步?”

彭博社記者:過去幾個月,中美關係的競爭面日益凸顯、合作面有所減弱,可能貿易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中方願意達成何種貿易協議?中方希望美方做出哪些讓步?

郭衛民:這次中美經貿磋商是在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引領下,中美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談判。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服務業、農業以 及匯率等方面的具體問題上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雙方將按照兩國元首確定的原則和方向加強溝通,共同做好下一步工作。中美儘快達成互利共贏的協議,不僅有利於中美雙方,對世界經濟將是一個好消息。

關於中美關係,中美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全球發展繁榮方面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肩負著特殊重要的責任。同時,由於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的不同,中美之間難免存在一些分歧。但雙方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合作需求遠大於分歧摩擦。事實充分證明,中美合則兩立、鬥則俱傷,合作是雙方最好的選擇。

——關鍵詞之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在製造“債務陷阱”?

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記者: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比如有輿論認為中國在製造“債務陷阱”、搞“地區霸權”,您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郭衛民:你剛才說到的“債務陷阱”問題,我們也注意到了這種說法。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債務成因是很複雜的,是歷史上形成的。中國的投資在這些國家債務中所佔的比例比較小。我們的項目,主要是基礎設施項目,對其長遠發展會很有利。“一帶一路”建設給這些國家帶來的是發展和希望,把它說成是“債務陷阱”,是沒有道理的。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倡導的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我們堅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國家領導人和當地民眾的稱讚和認同,與所謂“地區霸權”毫不相干。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中國的朋友越來越多。

——關鍵詞之 一國兩制

“在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上,民主協商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說到要倡議臺灣各界推舉代表性人士開展“兩制”臺灣的民主協商,請問這項倡議至今獲得了什麼樣的反響?您又覺得全國政協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郭衛民: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立足新時代、在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政策主張,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總書記的講話在兩岸、在海內外引起了積極的反響。

島內各黨派、各階層都有表達統一的願望和權利。民進黨當局打著民意的幌子,拒絕“九二共識”、政治談判,無視民眾對統一的訴求。因此,廣泛的民主協商可以為臺灣民眾提供更暢通的意見表達渠道,不僅不影響、不取代兩岸協商談判,還可以為兩岸協商談判提供堅實的民意支撐。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上,民主協商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

——關鍵詞之 委員履職

3人被撤銷全國政協委員資格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記者:去年學誠和權健的束昱輝因為涉嫌違紀違法,在社會上、微博上引起了廣泛的議論,全國政協對委員的資格作出了撤銷的處理。去年全年全國政協一共撤銷了多少政協 委員的資格?全國政協對加強委員資格的把關是怎麼做的?對委員的行為如何加強監督?今年和未來全國政協對委員的履職有沒有一些新方面的要求?

郭衛民:到2019年3月1號,全國政協共撤銷委員資格3名,分別是廣東省省委原常委、統戰部原部長曾志權,公安部原副部長、黨委委員孟宏偉,權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束昱輝。責令辭去委員2名,一個是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學誠,另一個是君正集團的董事局主席杜江濤。

你問到關於委員的資格、責任、義務。去年修訂的《政協章程》中是有明確規定的。其中,第37條規定,“對嚴重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因嚴重違紀違法被給予組 織處理、處分或被判刑以及涉嫌違紀違法正在接受調查處理的,在身份上弄虛作假的等,不得提名或繼續提名為委員人選”;第38條規定,“對違反社會道德或存 在與委員身份不符行為的,應當及時約談或函詢,經提醒仍不改正的,應當責令其辭去委員”;第39條規定,“對違紀違法的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 員會常務委員會或地方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應當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作出相應處理”。

新聞發言人的老師 媒體的“老熟人”

全国政协第15位大会新闻发言人的首份答卷

郭衛民現場主持新聞發佈會。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1983年,全國政協首次設置新聞發言人制度。之前的14位新聞發言人分別是孫起孟、陸平、孫軼青、盧之超、李鹿野、錢李仁、梁金泉、田曾佩、齊懷遠、張國祥、吳建民、趙啟正、呂新華和王國慶。

現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的郭衛民,同時也是全國政協大會產生的第15位新聞發言人。

據國務院新聞辦官方網站信息,郭衛民1958年10月生於上海,籍貫山西垣曲,18歲參加工作,當過工人、也曾入伍參軍。1982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研究生畢業後進入全國人大外委會辦公室工作,任綜合處幹部、主任科員、副處長。1996年起在中央外宣辦、國務院新聞辦工作。

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郭衛民擔任國新辦新聞發言人,此後任中宣部部務會議成員、國新辦副主任至今。今年3月,他當選為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在新聞發佈上,郭衛民是一名“老將”。他見證了我國新聞發言人制度的發展,是很多新聞發言人的授課者,被稱為“新聞發言人的老師”,也被很多媒體記者稱為“老熟人”。

他從事新聞宣傳工作20多年,長期擔任國新辦新聞發言人,曾負責2008年北京奧運會新聞發言人、黨的十九大新聞發言人等工作,還曾多次應對重大突發事件。

2008年5月13日,汶川大地震發生一天後,國新辦就四川汶川地震災害和抗震救災情況舉行發佈會,郭衛民擔任主持。隨後多天,國新辦連續舉行新聞發佈會,通報抗震救災情況。

郭衛民曾表示,“汶川地震發生後第二天就舉行新聞發佈會,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這是突發事件後反應最快的,這種連續性、高強度、大密度的新聞發佈以前從來沒有過。”

附:郭衛民簡歷

郭衛民,男,漢族,1958年10月生於上海,籍貫山西垣曲,198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參加工作,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研究生畢業,法學碩士。

現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

1976.04—1976.12 上海市混凝土製品二廠工人

1976.12—1981.10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服役

1981.11—1982.08 上海市財政局幹部

1982.09—1986.07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本科生

1986.09—1989.07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碩士研究生

1989.08—1996.10 全國人大外委會辦公室綜合處幹部、主任科員、副處長

1996.10—1998.01 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六局聯絡處副處長、處長

1998.01—2001.03 援疆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2001.03—2005.02 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一局副局長(其間:2004.09—2005.01在中共中央黨校中青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5.02—2012.07 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一局局長(其間:2006.06—09赴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2008年任北京奧運會新聞發言人,2010.09—2011.01在中共中央黨校中青幹部培訓班學習)

2012.07—2014.04 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一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2014.04—2015.06 中共中央宣傳部對外新聞局局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

2015.06— 中共中央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

新京報記者 戴軒 攝影記者 陶冉 編輯 吳嬌穎

簡歷信息來自國務院新聞辦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