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開發區榮登2018綜合考評全國第二 科技創新升至榜首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1月2日訊(記者 郭佳欽 通訊員黃於穗、張成)2018年全國開發區排名榜出爐,廣州開發區綜合考評高居第二!日前,國家商務部經報請國務院批准,發佈2018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考核評價工作情況,以及綜合排名、單項排名前列的經開區名單。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廣州開發區)在全國219家國家級經開區中綜合考評高居第二,科技創新排名第一,這兩項排名均比2017年的排名提升1位,科技創新排名首次位居全國第一。在其他領域的考核評價中,產業基礎、利用外資、對外貿易等指標多數位居前三。

此次商務部考核評價是針對全國219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7年在產業基礎、科技創新、區域帶動、生態環保、行政效能等方面的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的“體檢”和量化評價。

據瞭解,從2016年國家級經開區的考核評價工作開始,商務部將原來的八大類80多項指標調整為五大類53項指標。以往的考核標準整體更偏重經濟總量、生產要素等“量”的考察,而現在的新標準中,科技創新所佔比重最大,對“質”的要求更高。

廣州開發區“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廣州開發區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以驕人業績向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

科技創新排名第一: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源強勢崛起

廣州開發區在219個家國家級經開區科技創新實力的考評中脫穎而出,得益於源源不竭的創新動力和科技實力。得益於該區做好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不斷增加研發經費投入;構建科技企業培育鏈條,各類創新企業持續增長;加速集聚高端研發機構,創新平臺建設步伐加快;構築產業高地,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等舉措。

科技實力自1998年倡導和承辦舉辦第一屆“中國(廣州)留學人員科技交流會”、邁出吸引留學回國創業第一步,到2017年跨入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廣州開發區始終堅持以創新為第一動力,致力於建設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全省唯一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形成像硅谷一樣的創新文化,成為省、市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該區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珠三角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兩核三節點”優勢作用,成為廣州國家科技創新樞紐核心區,成功獲批全國唯一的國家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實驗區,獲批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國首批雙創示範基地。2018年4月,廣州高新區(備註: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合署辦公)排名進入全國前十。

目前,廣州開發區科技創新企業快速發展,總數突破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000家,上市高新技術企業達30家,約佔廣州市三分之二。創新載體不斷壯大,擁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0家,孵化器總數達91家,總孵化面積近500萬平方米。各類人才加速集聚,引進與培育各類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超過566人,國家級人才和省、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均佔全市50%以上。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南方電網“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實現了廣東省牽頭完成特等獎項目“零的突破”。

廣州開發區榮登2018綜合考評全國第二 科技創新升至榜首

廣州開發區

產業基礎排名第三:構建高端高質高新現代化產業體系

廣州開發區把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立區之本,是廣州乃至整個珠三角地區密度最大的製造業重鎮和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區。全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市40%,共擁有企業38000多家,其中外資企業3500家,世界500強項目170多個。已建成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22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和園區,平板顯示、生物產業等4個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電子商務、智能裝備等6個市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形成電子、汽車、化工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新材料、食品飲料、金屬製造、生物健康四大500億級產業集群。

近年來,廣州開發區找準突破口精確發力,積極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動能、新增長極,通過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全區工業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

目前,廣州開發區已經成為廣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戰場。全區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全市比重均達六成以上。

2018年1月,廣州開發區在全國率先出臺《IAB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區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總規模超8000億元,屆時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約佔全市八成比重。未來將建成新型顯示、生物醫藥2個世界級產業集群。目前,區內正在建設五大價值創新園區,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園,數字經濟、海洋經濟創新園,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園,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芯片園區,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綜合孵化園,高端裝備製造創新園。

利用外資排名第三 對外貿易排名第四

廣州開發區在國際招商工作中深度做好項目服務,結合各行業市場、技術合作需求,重點以市場推送、技術合作、股權投入等新方式開展招商工作,實現從項目的“引薦人”到“合夥人”理念轉變,力爭成為項目策劃者、資源整合者、專業服務者、市場推送者。通過政企合作共建、運營生物醫藥園區公共設施,開創了招商領域的全新政府-企業合作模式。

2017年以來,該區第一時間釋放“政策紅利”,陸續發佈四個“黃金10條”(製造業、總部、服務業和高新技術)和兩個“美玉10條”(人才、知識產權)等產業扶持政策以及後續出臺的金融10條、技改10條等政策走向國內外,積極對接境內外招商資源,主動“走出去”打好投資推介組合拳。

同時,在企業項目落地上推行“一窗式集中審批”政務集成服務,加快了外資利用的效率。

在對外貿易領域,廣州開發區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加強中外科技創新、產能投資、知識產權和金融合作,實現政策互通、設施聯通,推進“模擬自貿區,比照自貿港”,探索索“‘一帶一路’(鐵路)+跨境電商”新模式,實現貿易暢通。截止11月,今年境外投資中方協議投資額9.09億美元,佔廣州市境外投資中方協議投資額的50.39%,佔據廣州市半壁江山。

為了進一步推動對外貿易的發展,一方面依託中國(廣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引進京東、蘇寧易購、小紅書等知名平臺,鼓勵企業開展平行車進口業務;另一方面推動知識城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同時積極推動通關環境改革,近日,黃埔海關在全國率先推出海運口岸24小時智能通關模式,極大減少了貨物堆存的時間和費用。

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

今年6月,廣州開發區獲批成為首個“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目前,該區積極爭取創建“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正在聯合中科院研究建立全國首個區級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努力為特大城市營商環境改革創新探索新路、提供鮮活的“廣東經驗”。

跑出最快審批速度,打造企業服務“高速路”。針對企業行政審批繁冗問題,設立全省首家行政審批局,集中承接8個部門審批職能,只進一扇門,只蓋一個章,大幅壓減審批時間。印發“信任審批”、“來了就辦、一次搞掂”等改革方案,推行預約審批、訂製審批、集中審批、分類審批、現場審批。在全國首推“秒批”政務服務事項,涵蓋14個部門223個事項。實現涉企證照“44證合一”,企業開辦1天內搞定。。

推出最強制度供給,打造企業投資“引力場”。以制度創新破解企業經營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先後出臺“黃金十條”政策,人才、知識產權2個“美玉十條”政策, “金鑲玉”政策,民營經濟“十八條”等政策吸引企業來區考察投資。並出臺全國首個“信任籌建行動方案”,實現從“室內審批”到“現場審批”、從“圖紙作業”到“實地指導”轉變。邁出“一個月審批、三個月交地、六個月動工”快節奏,一批重點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創出最優法治環境,打造企業發展“防護林”。

著眼構建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打響知識產權品牌。該區作為全國唯一的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區,聚集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廣東中心、廣州知識產權仲裁院等專業機構64家,成為國內知識產權要素最齊全、鏈條最完整的區域,大力鼓勵和保護創新。深化“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改革試點,率先推行跨部門、跨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改革。率先運用區塊鏈技術構建社會信用體系,實現屬地企業信用和產品質量全程實時可監督、可追溯。打響政策兌現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