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最看重的繼承人,若是他登上皇位,中國歷史或將改寫


司馬懿最看重的繼承人,若是他登上皇位,中國歷史或將改寫

司馬攸其人


司馬攸(248年—283年),字大猷,小名桃符。司馬昭次子,晉武帝司馬炎同母弟。從小過繼給了無子嗣的司馬師。司馬攸年少聰明。《晉書》是這樣寫的:少而岐嶷。及長,清和平允,親賢好施,愛經籍,能屬文,善尺牘,為世所楷。才望出武帝之右。很得司馬懿器重,司馬攸的才華是超過司馬炎的,更何況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呢。公元251年,跟隨祖父司馬懿討伐王凌,戰後獲封長樂亭侯。這個就是做做樣子吧,為司馬家族佔個坑。我就不信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能有什麼戰功。司馬師去世時(公元255年),不到十歲的司馬攸哭的很悲傷,感動左右。司馬炎稱帝后,司馬攸被封齊王。


司馬懿最看重的繼承人,若是他登上皇位,中國歷史或將改寫



兩次繼承帝位的機會

第一次:司馬昭去世

司馬昭去世之前,本打算傳位於司馬師的正宗傳人司馬攸的,可惜經過一番冠冕堂皇的說辭,司馬炎繼位。關於這次繼位,在之前的:武帝司馬炎——開國皇帝即是昏君,你們的老婆沒我多 中已經講過。司馬攸這孩子太孝順了,司馬昭去世後,也是哭的稀里嘩啦,站都站不起來了,傷心到都忘了爭奪繼承人的位置。

第二次:繼司馬炎之位

司馬炎滅吳後身體健康惡化,而太子傻,其他皇子也是一個比一個弱。滿朝文武都希望由司馬攸繼位。當時,寵臣荀勖和馮紞(dǎn)等人阿諛奉承,很得司馬炎的喜歡,而這位司馬攸對這兩位很是反感。這二位擔心司馬攸當政對自己不好,在司馬炎跟前說:陛下萬歲之後,太子不得立也。司馬炎問到:何故?回答道:百僚內外皆歸心於齊王,太子焉得立乎。這是說道了司馬炎的痛處啊,太子很快就要沒名分了。於是司馬炎接受了這二位佞臣的話,將司馬攸調回封國。離開了朝廷中樞,齊王司馬攸繼位就再也沒機會了。


憂憤而死

司馬攸這人什麼地方都好,就是性子急,這個毛病,他爹司馬昭很清楚,臨死之前還囑咐過司馬炎,要善待這位弟弟。”桃符性急,而汝為兄不慈,我若遂不起,恐必不能相容。以是屬汝,勿忘我言“。司馬昭很瞭解這個兒子啊。可惜司馬攸沒能改掉這個毛病,司馬攸在知道是荀勖和馮紞陷害了自己之後,就氣病了。哎!本不至於的。意志消沉的司馬攸開始撂挑子了,司馬攸於是要求留守生母文明皇后的陵墓,但是沒得到允許。司馬炎派御醫為司馬攸看症,這些御醫們為了諂媚司馬炎的心思,就說司馬攸沒病,是裝的。在司馬攸病情惡化的情況下,任然讓司馬攸啟程進京。這位司馬攸也是愛面子,病就病了吧,為了形象,還打扮了一番,見到司馬炎之後,強撐著,舉止如常。但是沒過幾天,司馬攸就吐血而死了。死後,司馬炎很傷心,哭的稀里嘩啦。哎!政治家歷來都是影帝啊。西晉唯一的希望,司馬攸就這樣死在了司馬炎的前面,年僅36歲。

司馬攸優於司馬炎的地方:

1、反對給各位王爺下放太多的權利

這個司馬攸比司馬炎有遠見,西晉剛剛建立,還沒站穩。司馬炎就下令,郡國可以自行選拔官吏。司馬攸明確反對。給這些王國的權利太多,就容易造成根基不穩。如果,司馬炎聽從司馬攸的這個建議,就不會有後面的八王之亂。八王為什麼能夠亂起來,還不是擁兵自重,權利和力量太大了。

2、重軍紀,懂軍事

司馬攸先後出任驃騎將軍,鎮軍大將軍。在位期間,深得將士的愛戴與擁護。如果司馬攸能夠登上皇位,軍權怎會旁落?拿來的外戚專權?西晉怎會亂?那個王敢亂?

3、節儉,以農為本

在古代,以農為本這是國策,因為能吃飽才是王道,這是穩定的基礎。司馬炎則不是,司馬炎自己奢靡,大臣更是奢靡。如果能當政,司馬攸是天下的榜樣。

4、比司馬炎聰明

在這方面,他爺爺司馬懿就看出來了,也是朝廷內外公認的。另外,司馬攸還是一個書法家,字寫的漂亮。個人能力突出啊。治國自然不會比司馬炎差。司馬攸在綜合素質方面,優於司馬炎,更不用說司馬衷了。難怪,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認為:西晉之亡,亡於齊王攸之見疑而廢以死也。攸而存,楊氏不得以擅國,賈氏不得以逞奸,八王不得以生亂。房玄齡在《晉書》中也認為,司馬攸在位,八王不敢生亂,足可以與五胡競爭。哎!老天不保佑司馬攸啊,老天不保佑司馬家族,老天不保佑大晉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