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花繚亂的生產日期

我之前買東西也是從不看生產日期,尤其是去超市,覺得人家有專門的理貨員,就是幹這個的,應該不會有問題。有一次去附近的小超市,買到了漏網之魚,此後便多關注了些。食品問題方面的新聞不絕於耳,朋友圈更比比皆是,家裡有了孩子之後,再去外面買東西我便多加小心了。盒裝和袋裝的製成品,除了選擇品牌,評比一下價格,剩下的就是檢查一下生產日期了。之前看過一篇帖子,說超市會把生產日期比較靠前的產品放在貨架外面,我特地留意了一下,確實如此。倘若要買的東西是消耗品,很快便能用完的,我就直接從外面拿了;如果東西一時半會用不完,我會翻翻裡面的,看是不是更新。

突然發現,自己也"博學"了起來,開始計較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回到生產日期這個話題,有的產品可能是無心為之,有的似乎很想跟消費者過不去。先說好的,比如洗髮露、牙膏之類的,一般會在瓶身上直接標註生產日期和限制使用日期。盒裝的酸奶,有些保質期只有21天,雖說生產日期一看便知,但什麼時候過期,你得自己去算,這種體驗肯定不好。某些產品有專門的信息公示區,生產日期直接寫成"見瓶身",你得拿著瓶子翻來覆去地找,看是在瓶蓋上,瓶身,還是瓶底。令人無語的是,有些產品將保質期寫成"180天",直接寫成"六個月"不好嗎?

瓶裝的產品一般還要好些,某些袋裝產品生產日期寫成"見封口處",你去找發現並沒有,包裝袋的其他地方也沒有。還是相信它吧,再去封口處,發現在封壓的褶皺裡,還沒有顏色,你得仔細去辨認。某些滷製品簡直讓人氣憤,生產日期見"封邊切口",一側標註有年份,你去找切口,看哪一年,另一側印的有月份,你去找切口在哪,看是幾月。兩側內容合在一起,才知道生產日期。很顯然,創意用錯了地方。還有些產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印在外面的包裝箱上,裡面的小包裝上寫著"生產日期見外箱",倘若你不小心把外面的箱子扔了,就別想知道生產日期。

某個夏夜,我出去散步,渴了便去路邊的小商店買瓶飲料。店主從身後給我拿了一瓶,我一看滿是灰塵,找生產日期找了大概幾十秒,沒找到。算了,付錢走人吧,免得引起不快。生產日期應該用比較醒目的字體和顏色標註在顯眼處,方便消費者及時瞭解商品信息。行業最好有一個相對統一的標準,免得消費者四處翻找。不知是由於產品包裝設計方面的原因,還是企業本來就覺得無所謂,才造成了如此眼花繚亂的局面。誠然,一般來說,消費者不會因為生產日期不好找,便決定不購買此種商品,但是不費任何成本便能給消費者帶來便利,何樂而不為呢?這恐怕是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方面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