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成为主要经济来源,丈夫该“何去何从”?

婚姻的好坏决定着每个人下半生的幸福指数。在涉世未深之时,我们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年轻时开始努力的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爱情,最终踏入婚姻之后,有人说,那就是爱情的终点,我们应该回归理性,在婚姻当中,作为夫妻双方,我们应该更多的履行各自的责任,把重心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而不再是苛求浪漫的爱情了。其实,

真正好的婚姻,既离不开各司其责,也一定少不了你侬我侬的爱情的气息。也许这才是最实在的爱情保鲜之法。

妻子成为主要经济来源,丈夫该“何去何从”?

朋友小钰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好老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但凡见过她老公的人,一定都会给予这样的称号。因为她的老公是典型的“老实人”,标准的“模范丈夫”。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无任何不良嗜好,工作稳定,对家庭的照顾也毫不落下,工作之余,带娃遛娃,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甚至于教孩子认字,读书,画画等,从不抱怨,也从不缺席。用小钰自己的话来说,她丈夫陪孩子和照顾孩子的时间远比自己要多得多,而且也比自己更有耐心,教得更好,更细心,自己都自愧不如。由于自己的工作时常会很忙,经常需要加班,很多事情很自然的推给了丈夫,有时候想想对于孩子的照顾有所缺失,自己心里会很过意不去。

妻子成为主要经济来源,丈夫该“何去何从”?

为何她们会与平常的家庭不一样呢,可能大家已经猜出来了。小钰丈夫的职业是一名公务员,平时工作相对轻松,时间也比较宽裕,虽说稳定,但就是薪水不高,每个月扣除保险等,拿到手上的也只有3、4千的样子,在这个二线城市来说,实在是不值一提。而小钰则是一名业务主管,经常需要加班和出差,她没有依靠任何的人脉和背景,是靠自己从最底层一步步摸爬滚打上来的,工作非常努力,也很被领导看好,在下属的印象里,她就是一个十足的“女强人”,做事情风风火火,为了完成目标,可以拼尽全力,敢打敢拼。薪资待遇自然也不低,算下来一年能有20来万,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从表面上看,她们夫妻的职责似乎有点“背道而驰”,但是谁说又不可以呢?要论起家庭幸福指数,她们小两口绝对可以在我的朋友圈里排名前列。

妻子成为主要经济来源,丈夫该“何去何从”?

男人虽没有完全尽到赚钱养家的义务,但是也尽职尽责的付出,充当了一个完美的丈夫和父亲形象,对于妻子的付出,他十分理解并体贴,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妈妈工作如何辛苦,赚钱如何不易,甚至有好几次都主动提出,要把身份换过来,自己去外打拼,让妻子好好在家休息。但是都被妻子回绝了,理由是以她丈夫的性格根本不适合在商场中竞争,与其赶鸭子上架,还不如维持原样,这样的状态不就是最好的吗?小钰并没有“嫌弃”丈夫的“没用”,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性格懦弱等,反而对丈夫十分理解,她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撑起这个家,而夫妻双方必须要有一方把重点放在孩子身上,如果两个人都忙于各自的事业,即使能赚到很多钱,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父母“缺席”,绝对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正是由于双方如此的理解对方,才让她们这个家庭变得非常的和谐友爱,连外人都能感到满满的幸福。

妻子成为主要经济来源,丈夫该“何去何从”?

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懂得包容和理解对方的苦衷,正是源于对对方发自内心的爱,如果没有这份浓烈的“爱”,恐怕早就起内乱了,如上述案例一样,女人很容易抱怨男人没“出息”,而男人则抱怨女人太“强势”,如此这般,家庭还能有幸福感可言吗?曾经记得一位法师在为大众做开示的时候,其中有一名女听众向法师提问,她的丈夫对她总是很冷漠的态度,好像只在乎自己的工作以及外面的“各路”朋友,对于她,甚至对于孩子都漠不关心,她非常的苦恼,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丈夫在外面有了外遇,喜新厌旧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法师听后,只回答了一句话: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更加倍的关爱家庭,就足够了。女听众听后若有所思,后来法师在另一次开示中提到这名女听众高兴的给予自己“反馈”,说自己的丈夫对自己的态度终于有了好转,也变得顾家了。

妻子成为主要经济来源,丈夫该“何去何从”?

我们虽然不清楚这位女听众回去之后做了什么,也不明白她的丈夫究竟因为什么而冷漠,不顾家,但是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女听众一定是“听话照做”了。没错,只要你真心的付出,打消一切的疑虑和抱怨,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于自己而言,问心无愧,于他人而言,也一定会被你的真诚和用心付出所打动,别以为对方视而不见,其实一切尽收眼底。著名的心学大师王阳明说到:人人皆有良知。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真正“铁石心肠”的人,只能说他内心的良知没有被激发出来而已。而唯一能触动对方良知的便是自己的真心。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你只管加倍地做好自己,不求回报,事情在不经意间便会转向更好的一面。

妻子成为主要经济来源,丈夫该“何去何从”?

婚姻当中,主角是夫妻两人,该做什么便做什么,用心的去做,去付出,对得起自己的“称号”,一定也能收获对方的体贴和理解,也唯有如此,才能共建美好的家庭。由于现在物质生活的丰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普遍对金钱的需求很高,但是观察身边的家庭,那些生活过得很幸福的,往往并不是家庭条件非常好的,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夫妻双方都能负责,对对方负责,对家庭负责,并持续保持浓厚的爱意,这种爱意,不再是甜言蜜语,而是对对方的深切关心和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