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带来的心理阴影究竟有多大?父母如何破?

严文吉


“别人家的孩子”带来的心理阴影究竟有多大?父母如何破?

  在很多家庭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出现过这样一句以“别人家的孩子”开头的话,这样的话看似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以他人为榜样,但实则会起到很多负面影响:

  1. “别人家的孩子”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反作用。自己的孩子也是拥有自尊的,也是要面子的,当孩子听到父母提起别人家的孩子时,不但不能让孩子以此为榜样,反而会让孩子抵触该人,抵触父母提高的别人家的孩子的事迹,因此不但不能让孩子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榜样,反而会让自己的家的孩子反感;

  2. “别人家的孩子”会让孩子的朋友圈出现嫌隙。孩子从父母口中听到别人家的孩子时,自己的孩子将会对该人产生反感,慢慢疏远,疏远这一人就等于疏远了围绕在别人家的孩子身边的人,因此能成为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的人,其某方面一定很优秀,优秀的人身边都会围绕不少人。自己孩子疏远这一人就等于疏远了这一个群体。

  3. “别人家的孩子”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家长口中往往不止一位“别人家的孩子”,这家孩子成绩好,那家孩子身体好,这家孩子素质好,那家孩子懂事。虽说孩子确实反感这些人,但孩子心中也明白,只要能超过他们,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就会变成自己,因此孩子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努力。但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也只是一人在一方面优秀,而不是一人占尽了所有的优秀,家长的说辞却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几个“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优秀,这个压力还不够大吗?


  4. “别人家的孩子”会让亲子关系疏远。当父母说“别人的家的孩子”时,孩子心理就会认为家长喜欢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不是自己,因此心中便会对父母产生想法而通过反抗等方式表现出来,但这又让家长抓住另一点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的点,以此循环往复,亲子之间的关系就逐渐疏远。

    “别人家的孩子”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那么多影响,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 家长树立榜样作用。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榜样就是家长,孩子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自己应该先成为那样的人。所谓“虎父无犬子”,家长爱看书,孩子必定喜欢阅读;家长爱打麻将,孩子也就可能会喜欢玩游戏。因此家长要先树立起自己正面的榜样形象;

  2.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家长喜欢说“别人家的孩子”往往是看不到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而孩子只要有一点缺点,家长就会将其夸大,夸大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汲取教训、改正缺点,但孩子也能分辨你的夸大成分,心中就会有怨恨,于是更多的缺点就展露出来,家长也就越来越心寒,逐渐就出现了“别人家的孩子”。因此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让孩子找到自信,逐步改正自己的缺点;

  3. 给予孩子更多陪伴。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家长若不多陪伴孩子,如何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家长不多陪伴孩子,只能从旁人口中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坏事”便会传到你的耳朵里,这样就会让“别人家的孩子”趁虚而入。因此父母应多给予孩子应有的陪伴,让孩子健康成长。

  “别人家的孩子”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会带来这么大的伤害,因此各位家长一定要慎用。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因此不必让孩子活成“别人家的孩子”那个样子。

  以上,如有不适,尽请指正。


多乐幼教


“别人家的孩子”我们这代人很多是在对比别人家的孩子中成长起来的,对这个词深恶痛绝,我们只能挫败后仰望那个人或者心里恨的牙痒痒,我怎么有这样一个同学、朋友;又或者对这个词暗暗下决心要做的更好,在碾压中寻求快感。这两者最根本的结果是我们都活在“别人的眼中”,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来自别人,我们活的是“别人的影子”。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就是成为那个人,我们在追逐,可是追到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不清楚,那是父母别人的一个目标,是一个评价。我们在意这个评价,她在心里深根发芽,不管最后是一株苹果树还是梨树,在于品尝者的喜好评价。即使苹果树和梨树本无比对性,他们的存在就是一种存在。

活在别人眼中,我们忘记了自己真正兴趣,忘记了对自己的长远规划。

父母的认可度低,导致我们对自己的自我认同低,自卑在心里深深的扎根,父母喜欢的是那样的孩子而不是我这样的。孩子的自尊收到伤害,造成人生追求偏差,比如姜文,一生都在追求母亲的认同,自卑,即使再别人眼中再成功也替代不了心中那份不被父母认同的自卑,亲子关系也受到影响。

希望每个父母多看看自己家的孩子,那个孩子有其独特存在的原因,施肥、浇水让其自然生长。

盆景再好看也只是用来欣赏的,少了一份自然的“野性”。


晓说育儿那些事


“别人家的孩子”带来的心理阴影,不容忽视!

这一句话被说出口后,首先让小孩觉得他们自己不如隔壁小王好,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小孩子会在心里面讨厌甚至恨上这个隔壁小王,并疏远小王,往日孩童友情也随之破灭;紧接着他们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不喜欢自己了,父母像是更喜欢隔壁小王,影响平日的亲子感情。

想不到家长们随口的一句话,本意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榜样变得更好的,殊不知会给小孩带来这么大的心理阴影!因此,父母以后1.不要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尝试用小孩过去的表现和现在的表现去对比,引导小孩自我反省;2.父母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小孩,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怀着知足感恩的心态去教育小孩;3.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任老师,当父母的也要做自我反省。


赖家圆89816


尽量不要跟孩子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优秀怎么怎么好”,这样会伤害孩子自尊心,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做都不如别人优秀,甚至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不自信,自卑,或者存在比同龄人更多的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如果孩子实在做得不好,以至于没有达到大人的预期,也请不要对孩子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做对比。想想如果你将来老了,孩子经常跟你说,你看别人家的父母怎么怎么样,而自己的父母怎么怎么样,作为父母的听了肯定心里会不舒服。竟然自己不想将来听到孩子用“别人家的父母”来暗示自己,那父母就尽量做到不要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对比自己的孩子,少用一些这样的字眼,也使孩子能少受一些负面影响,更加健康快乐得长大。

做父母的本来就会因为工作劳累等原因而忽视照顾孩子,甚至不经意的对孩子发脾气,如果还要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榜样”来刺激孩子,会导致孩子对家庭教育的逆反,从而使孩子长大以后更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教导。


老牛数学杂谈


因为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相信大部分90后也都是这样过来的。

家长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首先家长自身就是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多优秀,同时也给自己孩子一种自己不如人的感受,久而久之,父母养成“别人家孩子”的一种口头禅,孩子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不自信,甚至偏激,在人生重要的年纪中形成了一种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先来说说我,在我的记忆力,小学时候,因为一个大院孩子多,同龄好几个,父母辈一起聊天也多,父母偶尔就会对我说,楼上xxx孩子这次考试第几第几,对面xxx孩子如何优秀,懵懂时候的我也曾经以优秀的他们做过榜样,也想过去超越他们,让自己成为别人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一旦你的父母有了“别人家孩子”这种观点和思想,就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语文超越了“别人家孩子”,父母会说数学……当你努力后,将“别人家孩子”全方面打败时,父母夸奖你一番,在亲戚朋友面前吹捧你,最后会让你努力,只要你有一次或者有一方面跌落下来,父母就会拿起“别人家孩子”这把鞭子去激励你,因为他们的思想在“他们愿打,你愿挨”的过程中形成了思维惯性。

我比较要熟,当我懂事后,也曾跟父母争辩过,讲过道理,“别人家孩子”或许某个方面值得我去学习,但是你们没看到他们的另一面,毕竟我跟他们在一起交流的比你们通过他们父母了解的多的多,可是这又如何?父母会一句“那就多学学人家优点……”对你教育起来。

或许我的思想有些偏激,我的话语有些刻薄,但是他们已经形成这种思维惯性这么多年了。时至今日,他们也时不时拿“别人家孩子”教育我,这时候的“别人家孩子”可以是他们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只要是他们听说过的某某某,都能拿出来给你上半个小时政治课……

今晚饭后,我把我最近新的项目规划说给他们听,毕竟“他们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都多”,噼里啪啦讲了很多思路,后面说到我还有哪些不足的时候,需要如何如何改进,他们就接过话,“对对对,你这……那……这些问题……那些资料……你要多向xxx学习,做事……”

……

翻篇,言归正传,现在我也是有小孩的人了,也还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摸索着前行。因为之前发烧了一次后更加粘人了,不让她满意就哭闹,有几次想发火,瞬间又压制了下来,有几次“你看那个……”瞬间把话停住了。

做家长的,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他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要多鼓励孩子,给孩子自信,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肯定和认可。在大人眼中或许很幼稚、很简单的事情,在孩子的心里可能就是他们觉得自己辛苦好久才成功的,要让孩子知道他们的付出父母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换位思考,让孩子认可自己,人生不设限。而不是当孩子兴高采烈的拿着奖状告诉你考了第三名的时候,你的重点是为何没考第二,要向第一学习,噼里啪啦一大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