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戎——西周王朝的终结者!

羌,初为“羊”字,是殷人对西方“牧羊人”的称呼。 据中国近代史学家范文澜推测,炎、黄二帝都出自远古的羌族。炎帝首先从西戎游牧区进入中原,黄帝则随后从黄土高原进入黄河流域。直到如今,许多汉字仍带有羌人的游牧血统胎记。如汉字以羊为“美”,以羊为“善”,以羊为“祥”,以羊为“義”,以献羊为“羞”。有人据此设问,如果汉人的祖先是农民,那“美”字就不是“大羊”,而可能是“大米”了。 最具说服力的考古发掘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观点:陕西蓝田人遗址距今已有八十万年,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北的大窑文化遗址距今约七十万年,北京猿人遗址距今也有六十万年。而这三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不在蒙古草原,就在西北草原,没有一处属于水灾泛滥的中原。 尽管历史不容假设,但某些时候免不了推测,也充满了变数。我们暂且认为羌人是华夏民族的一支源流。

犬戎——西周王朝的终结者!

大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把舜(姚重华)的小儿子封到西戎担任羌人酋长,这也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姚苌之所以姓姚的原因。《卜辞》上记载,殷商时期的羌人位于殷的西部,是广义“西戎”的一部分(中原史学家习惯把周边民族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后来,在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羌人作为“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联军之一,直接参与并见证了纣王的自焚和妲己的被杀。之后,陕甘的羌氐戎人和北来的狄人、东来的畎夷融合,发展成为西部最强大的部族--犬戎。

犬戎就是中国版“狼来了”故事中的一个主角。故事中的“放羊娃”名叫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任国王--周幽王。周幽王二年(前780),他娶了一位玫瑰般艳丽的女人褒姒。 这朵“玫瑰花”尽管漂亮得令人震颤,但就是从来不笑。国王用尽了所有的手段,包括跳舞、唱歌、打猎,立她为王后,立她的儿子为太子,让她听彩帛撕裂的声音(共撕了100匹帛),仍难博得美人一笑。万般无奈之下,国王发出诏书:“悬赏千金,博她一笑。”

犬戎——西周王朝的终结者!

奸臣虢石父献上一计:燃起报警烽火,让诸侯前来救驾,看王后是否能笑? 烽火台作为古代最为重要的军事联络设施,从首都作放射状通往边疆和各个封国。一般每隔10至15公里建筑一个,碉堡里常年储存着木屑和狼粪。哪里有难,燃起烽火狼烟(夜间燃起木屑谓之“烽火”,白天点起狼粪谓之“狼烟”),各个封国就会发兵增援。 按照预定的计划,国王带着褒姒来到镐京(西安附近)东30公里的骊山。当天晚上,国王举行了盛大的宴会。酒足饭饱之后,他突然下令点燃烽火。 许多大臣强烈反对,但国王一意孤行。立时,一股股烽火腾空而起,国都附近封国的国君们都从梦中惊醒。黎明时分,身披重甲、汗出如浆、衔枚疾进的勤王之师从四面八方会聚到骊山脚下。可是哪里有敌人的踪影?哪里有厮杀的喊声?听到的只有骊山上国王的解释:“这里没有敌人,我只是想用烽火解闷罢了。”

犬戎——西周王朝的终结者!

封国的军队只得骂骂咧咧地撤退了。直到这时,阴沉着脸的美人才嫣然一笑,献计的奸臣也得到了千金的封赏,成语“千金买笑”即由此来。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为了为褒姒的儿子继承王位扫清障碍,周幽王下令让申国国君把先前废掉的太子杀掉。申国国君不肯杀掉自己的外孙,便回信规劝周幽王不要宠信褒姒,以免重蹈妲己乱国的覆辙。周幽王见信暴跳如雷,立即撤销了申国的封国地位,并且下令向申国兴师问罪。

势单力孤的申国向犬戎部落联盟紧急求援。申国国君向犬戎部落酋长保证,自己只是为外孙夺取王位,至于攻下镐京后的财产和女人,悉听尊便。 那可是个黄金满堂、美女如云的地方,于是15000人的犬戎兵团向镐京发动了闪电般的攻击。 “狼真的来了!”等到一个个眼睛冒着绿光的犬戎士兵进逼镐京,周幽王才令士兵点起烽火。但是周围的封国以为国王又在搞恶作剧,竟然没有一支军队前来勤王。 没有办法,只有逃命。

犬戎——西周王朝的终结者!

国王和褒姒在御林军的护卫下,狼狈逃向骊山,也就是两千七百年后蒋介石被捉的地方。正在歇息之际,犬戎拍马赶到,御林军全部被擒,国王被砍作两段,比原版“狼来了”故事的结尾还要惨烈,更可怜花容月貌的褒姒被长头发、红脸膛、穿着布条的犬戎酋长带回帐中。 从此,镐京辉煌不再,西周残阳西落。周王朝被迫将都城从镐京东迁到成周(今河南洛阳),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东周列国时代拉开了帷幕。

犬戎——西周王朝的终结者!

得胜后的犬戎将镐京劫掠一空,象征华夏最高权力的“九鼎”也被掠往草原。 东方的诸侯能容忍他们这样纵横驰骋、咄咄逼人吗? 从公元前9世纪开始,八百里秦川哺育的秦国(含有浓重的西戎血统)与戎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