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都竖着从右向左写字 难道不累吗?

如果用今人的眼光来看古代的事,很多都非常匪夷所思,比如写字。古代人写毛笔字时,从来都是竖着从右向左写,和今天的人刚好相反。


为什么古人都竖着从右向左写字 难道不累吗?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人为什么要竖着写字,而且由右向左写呢?下面有几个说法:

1、最早是在竹简上写字

古人之所以竖着写,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竹木简牍都是窄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册”字就是简牍的象形字,而打开卷册自然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方便。所以,书写也就是自上而下,从右往左了。古时竹简的书写,是一片片单片写好后再装订的。


为什么古人都竖着从右向左写字 难道不累吗?

因为左手拿简,右手执笔,写完便一根一根的从左向右边推去,并且排好,左手再去拿新简。如此一来,桌面空间便可以得到充分运用,不至于将新简和已写好的竹简弄混淆。

2、汉字的特点和人的书写习惯

从汉字的特点和人的生理习惯来看,一个字的笔顺自然是从上至下来、从左到右方便。如果从右往左横写,写左半部时,毛笔势必挡住右半字形,不便于安排结构,影响结字的美观。而每个汉字的末笔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写完上一字的末笔紧接着写下一字的起笔,竖式书写比横式书写更便于笔势的连贯。


为什么古人都竖着从右向左写字 难道不累吗?

3、古人以右为尊

汉字书写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古代,上为君,为父母;下为臣,为子女。右为大,左为小,“无出其右”就是没有超过的意思。


为什么古人都竖着从右向左写字 难道不累吗?


古人以右为尊,在不同朝代,左右尊卑是不定的,周秦汉时期我国就以右为尊。

高级职位称右职;

崇尚武功称右武;

崇尚文治称右文;

豪门大族称右族、右姓;

皇帝的贵戚称右戚;

太学称右学;

“左迁”代表贬官;

“无出其右”就是没有超过的意思。


为什么古人都竖着从右向左写字 难道不累吗?

4、跟在石头上刻字有关

阿拉伯文、希伯来文也都是从右向左书写的,据说这与古代人在石头上刻字有关,对于一般人来说,左手拿钎子,右手拿锤子,刻字的方向自然是从右向左的。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借鉴西方文化,汉字书写形式才逐步改成现在的横排、由左向右书写。


为什么古人都竖着从右向左写字 难道不累吗?

5、为了方便

人的左脑主管语言逻辑,而脑与肢体是交叉对应的,所以多数人右手写字较自在。

人类发明高脚家具是后来的事,此前要写个字,必须左手执简,右手执笔。右手写了一竖行,左手放一点,竹简垂下一点,正可以凉干刚写好的字。所以,古人从右向左写字,是为了方便!

为什么古人都竖着从右向左写字 难道不累吗?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你说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的书写方式,是为了适应简牍这种书写材料而形成的,那纸张出现以后,人们的书写方式为何不跟着改变?

很简单,人们习惯了左行。汉字书写形式的形成年代最迟至西周已成定例,千百年定下来的老规矩,岂是说改就能改的?


为什么古人都竖着从右向左写字 难道不累吗?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遵循国际惯例,也为了方便教育学习,汉字的书写顺序正式变为由左至右,竖向书写。1954年起,学生课本正式变为由左至右,由上到下横排印刷。从此,遵循千年的习惯改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