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醬牛肉”不酥爛、嚼不動還不香,一定是少這些環節


為什麼你的“醬牛肉”不酥爛、嚼不動還不香,一定是少這些環節



作者丨錦上添華

所有肉類中,牛肉含有比豬肉多的蛋白質,比豬肉少的脂肪和膽固醇,是無肉不歡的肉食寶寶們最愛吃且不必擔心會長胖的美食。經常吃牛肉養胃益氣,補氣養血,身體強壯,尤其適合冬天食用。牛肉的吃法不論是大朵快頤連湯帶肉,還是切上一盤薄薄的牛肉片,都會讓你在寒冷的季節筋骨強健,體內增加熱呼呼的能量。

而最考驗牛肉做得地道與否,就是“醬牛肉“的製作廚藝。

為什麼你的“醬牛肉”不酥爛、嚼不動還不香,一定是少這些環節


“醬牛肉“最成功無外二個表象:口感酥爛入味,醬香濃郁,嫩滑不塞牙,而最最要緊的是,切片薄而不散。

二樣都做到完美,才算達到“醬牛肉”的最高境界。

想要做到這些,選材是關健,其次才是製作方法得當,正所謂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原食材牛肉挑選很關鍵,什麼部位的牛肉適合做什麼樣的羮舀。

做醬牛肉,必須選牛腱子部位,尤以前腱首選。我通常都是選一隻整牛腱,攤主高興時也會切給我二隻牛前腱的最佳部位,金錢腱。也就是前腿中肉層最厚的部分,前腱筋多,從橫切面可以看到一層層筋腱漂亮的紋理,而且吃起來口感最棒。

為什麼你的“醬牛肉”不酥爛、嚼不動還不香,一定是少這些環節


食材準備

主料:牛腱子10斤左右。

香料:八角、桂皮、花椒、香葉、百香果(或果皮)1個、砂仁、白蔻、白芷3片、沙姜2塊、小茴香1小把、陳皮1塊。

調料:料酒100克、黃豆醬油100克、冰糖60克、鹽50克、黃醬50克、蔥1根、姜5克,啤酒,茶葉。

為什麼你的“醬牛肉”不酥爛、嚼不動還不香,一定是少這些環節


步驟圖示

為什麼你的“醬牛肉”不酥爛、嚼不動還不香,一定是少這些環節


1、將牛腱肉分切成500克左右的大塊,這個要視家中鍋大小,現在通常家裡沒有很大的鍋,但牛肉燉熟後會回縮,切塊太小找不到那種大廚的感腳。

自己在家做可以靈活多變,把牛腱肉的邊角部分單獨切出來,最後可以將這部分帶筋帶肥不那麼堅挺部位留用,日後做“番茄牛肉“,那味道簡直要多棒有多棒,我保你連湯都一口不剩!

2、清水中浸泡,使牛肉中的血水充分泡出,中途要多換幾次水。浸泡時間視切塊大小而定,牛肉塊大泡時間長些。切成500克左右的牛肉塊,則需要泡5小時以上,而小塊牛肉則相應減少浸泡時間,將牛肉泡成粉嫩顏色就ok啦。

3、空鍋加水燒熱至80度左右,將大塊牛肉慢慢放進鍋中淖水,注意不要濺燙到。這個淖水的溫度一定要80度,不要等到水沸騰或是冷水入鍋。

這個道理如同煎牛排的溫度和時間非常重要,一定要利用鍋內高溫時迅速鎖住肉內的水分,冷水慢慢加熱,會令牛肉在溫火下肉質變老。

那麼問題來了,加入牛肉塊後,鍋內水溫度肯定要降下來,這時不要急於加入另一塊牛肉,而要等到溫度升上來,再入第二塊。原理同上。

4、製作調料包或湯料。將八角、桂皮、花椒、香葉、百香果(或果皮)1個、砂仁、白蔻、白芷3片、沙姜2塊、小茴香1小把、陳皮1塊入鍋,水燒開後改小火煮5分鐘,濾出調料,湯備用。

我是直接把調料煮開備用,也可以弄個調料包與牛肉一起燉,我提前煮出調料湯是為了提前泡一晚淖好的牛肉讓其更入味。

5、牛肉全部入鍋後,大火燒開,撇去浮出的血沫。這個步驟也是鑑別牛肉乾淨與否的關鍵,乾淨的牛肉浮沫顏色呈淡淡的黃白色且泡沫少,反之深褐色的浮沫牛肉不乾淨。。

淖水後牛肉撈出,淖水的肉湯留用,不要倒掉,這種撇去浮沫的牛肉湯營養價值很高。

6、醃製。另取一隻大的空鍋,將控幹水分的淖水牛肉入鍋或盆,倒生抽、老抽、煮料湯(步驟4),料湯要沒過牛肉表層才行。最後倒入50ml左右的高度白酒,用保鮮膜密封一晚。

這個步驟不要省,再心急吃的話也要堅持等,因為這個步驟是決定醬牛肉切片不散的關健。

本廚子曾經貪吃圖省事省去了湯料泡一晚醃製的環節,結果浪費了整整一隻大牛腱子,整鍋醬牛肉用再鋒利的刀,也會一下刀就散得稀里嘩啦。

為什麼你的“醬牛肉”不酥爛、嚼不動還不香,一定是少這些環節


7、開燉,滿屋飄香的步驟來啦。

將前一晚淖水牛肉湯+醃泡牛肉湯料+之前牛肉老湯+大塊蔥、姜段,加熱,同樣不能冷湯入牛肉或沸騰入牛肉,80度。

不要加水,要加啤酒!!重要事情加歎號!!

這樣燉出的牛肉沒有腥羶氣味,味道醇香,牛肉充分吸收了啤酒的麥香味,加之發酵的作用,使牛肉更加酥軟。

為了更加提高醬牛肉的醬香濃郁,可以加入低油煸炒的黃醬入鍋,再加一小把茶葉(什麼茶都行,我通常加茉莉花茶),會有意想不到的香濃味道。這二樣可以不加,依個人口味,反正我是一定要加的,功虧一簣的舉措,我不會拒絕更濃烈的美味噠,讓爆香的醬牛肉來得更猛烈些吧!

8、大火燒開,繼續30分鐘改中火,再小火。

慢燉出來的牛肉才好吃,注意期間不要頻繁揭鍋蓋,只要湯不溢出來,沒必要掀開鍋蓋去查看。我通常會燉5、6個小時,這樣慢火燉出來的牛肉才叫“醬牛肉“,若用高壓鍋燉一準玩完,倒不會影響味道,而是根本無法切成薄片,牛肉會散得不成樣子。

最後鑑別牛肉燉爛與否,用一根筷子能順利插入牛肉深處即大功告成。

9、燉好的牛肉,帶湯冷藏一晚,切片裝盤,香菜點綴。

晶瑩的牛肉湯凍散發出誘人的光澤,薄薄的大片牛肉紋理筋肉相間,令人饞涎欲滴。

也可以趁熱來一大塊噴香入味的醬牛肉先解饞再說,再喝上一口味道鮮香的牛肉湯,啊呀呀,美哉!

為什麼你的“醬牛肉”不酥爛、嚼不動還不香,一定是少這些環節


小結“醬牛肉”不酥爛、嚼不動、切片不成功,一定要注意的

二個重要環節:


1、淖過水的牛肉,用料湯醃製一晚。

2、燉制時用啤酒代替加水。

為什麼你的“醬牛肉”不酥爛、嚼不動還不香,一定是少這些環節


最後普及一下牛肉各部位適合的吃法

(值得收藏)


為什麼你的“醬牛肉”不酥爛、嚼不動還不香,一定是少這些環節



1、牛頸肉:肥瘦兼有,肉質幹實,肉紋較亂。適宜制餡或煨湯,比嫩肉部分出餡率高15%,做牛肉丸不錯。

2、肩肉: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纖維較細,口感滑嫩。適合燉、烤、燜,咖喱牛肉。

3、上腦肉質細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涮、煎、烤,涮牛肉火鍋。

4、胸肉:在軟骨兩側,主要是胸大肌,纖維稍粗,面紋多,並有一定的脂肪覆蓋,煮熟後口感較嫩,肥而不膩。適合燉、煮湯。

5、眼肉: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肉質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

6、外脊SIRLOIN(也稱西冷或沙朗)牛背部的最長肌,肉質為紅色,容易有脂肪沉積,呈大理石斑紋狀。我們常吃的西冷/沙朗牛排就是用到這塊肉。比起菲力,沙朗牛排的操作起來容錯率要稍微大一些,因為有脂肪所以煎、烤起來味道更香,口感也很好。

7、裡脊TENDERLION/Filet(也稱牛柳或菲力)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TENDERLION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小里肌肉,是運動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菲力牛扒對操作要求比較高,多一分就柴,所以一般菲力牛扒都在3-5成熟,以保持肉的鮮嫩多汁。

8、臀肉:(也稱米龍、黃瓜條、和尚頭)肌肉纖維較粗大,脂肪含量低。只適合垂直肉質纖維切絲或切片後爆炒。

9、牛腩:肥瘦相間,肉質稍韌。但肉味濃郁,口感肥厚而醇香。適合清燉或咖喱。

10、腱子肉:分前腱和後腱,熟後有膠質感。適合紅燒或滷、醬牛肉。

為什麼你的“醬牛肉”不酥爛、嚼不動還不香,一定是少這些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