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喜讯

从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传来:

去年年底,

温县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暗访检查中

获得县(市)区第一组第一名!

一起看看温县是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畅洁的农村四好公路

温县严格按照上级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部署,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真正把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硬仗来抓,明确垃圾、污水、厕所、村容村貌和“四好农村路”五大主攻方向,“坚持五个结合、开展五项治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营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设施完善、生态优美的乡村面貌。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农村墙体美化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环境优美的村容村貌

“坚持五个结合”:

坚持做到点、线、段、片、面五个结合。

抓关键点。温县将23个脱贫攻坚重点村、26个美丽乡村重点攻坚村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倾斜资金、物资投入进行集中攻坚、重点扶持,打造典型样板带动工作开展。目前,花园头、亢村、李肇等脱贫攻坚重点村,南渠河、觉世头、陈家沟等美丽乡村重点攻坚村取得了明显建设成效,其中,南渠河村“三抓、五规范、五必须”(即抓关键人、抓关键事、抓关键点,规范门前高度、规范设置垃圾桶、规范门前绿化、规范立面美化、规范卫生责任区,垃圾必须彻底清、杂物必须规范摆、违建必须全部拆、旱厕必须及时改、污水必须逐步治)的先进做法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串连接线。配合“四好农村路”“环城水系”建设,将沿线村庄纳入重点整治范围,努力形成示范线路。目前,河西、南韩村、西辛庄等“四好农村路”沿线村庄,韩郭作、西南王、马庄等“环城水系”沿线村庄也已取得初步整治成效。

塑精品段。围绕绿色廊道建设,采取设置景观小品、建设街心花园、美化墙体立面等措施,集中塑造一批精品过村路段,目前,温徐路绿色廊道、新洛路绿色廊道已具雏形,后东南王、西南冷、古贤等过村村庄形象显著提升。

建示范片。依托陈家沟文化旅游区、黄河滩移民安置区、维和英雄小镇规划区,开展人居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积极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片区。目前,大黄庄、南孟封、北孟封等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周边村,盐东、北冶、河西等黄河滩移民区周边村,西南王、柴门庄、刘门庄等英雄小镇周边村已初步形成规模示范效应。

拓推进面。各乡镇(街道)、行政村在全面整治垃圾污水、杂草杂物、临街户厕的同时,再选择3至5个行政村,对照“五清五化”工作标准,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进一步拓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面。去年8月份以来,温县发动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整治中,全县日均出动人力2200余人次、机械720余台次,高标准整治“四好农村路”沿线村30余个,脱贫攻坚重点村12个,美丽乡村重点攻坚村16个,目前,集中行动仍在持续推进中。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农村街巷改造提升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农村街巷整治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农村立面改造

“开展五项治理”:

着重开展净化、绿化、美化、畅化、文化五项治理。

环卫保洁抓净化

首先治脏,按照户分类、村清扫、乡收集、县处理模式,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同时,积极规划建设更加完备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系统,彻底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

其次治乱,对乱堆乱放的杂物、乱贴乱画的广告、乱搭乱建的建筑(简易棚、房)、乱拉乱扯的线路,集中进行规范、清理、拆除,并探索推广街长制。

再次治污,坚持分类施策,对县城、产业园区周边污水管网可以覆盖的32个村庄,进行截污纳管,由2个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人口集聚的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中心村,建设中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工程进行处理;对居住分散的村庄,通过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无(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等进行处理,目前已有10个村庄建成投用。

然后治厕,在城市污水管网覆盖村庄,大力推广水冲式卫生厕所;在广大农区村,积极推广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同时,积极推进公厕建设。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农村建立长效保洁机制

生态环境抓绿化

主要实施了村庄内外、道路水系、植树造林等绿化工程。在村庄内外实施增绿补绿,按照“宜绿则绿、见缝插绿”的原则,开展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植树,充分利用村内荒地、荒院、荒坑、街道边空闲地,建设小游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满足群众业余休闲健身需求,努力形成村、街、户绿化有机结合、相互映衬的生态型效果。

目前,全县农村已整治、落实绿化用地近千处。在道路水系建设绿色廊道,相继完成了新洛路25公里绿色廊道、温徐路9公里绿色廊道、焦桐高速10公里绿色廊道和环城水系43公里休闲廊道建设、南水北调44公里生态观光廊道;同时,积极开展“护绿行动、春雷行动”等,有效维护林木资源安全。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新型农居

村容村貌抓美化

主要做了村庄规划和立面美化两方面工作。

一是规划美。把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立足村庄特色和实际,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整体项目包装、整体运作推进,逐年、分批、统一编制村庄规划,努力做到布局优、标准高。目前,已有42个村庄完成整体规划设计编制工作,15个美丽乡村重点村正在进行现场测绘,年底前还将完成158个村的实用性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立面美。对农村墙体立面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强化特色符号和特色记忆,墙檐、菜园、路灯、墙画等都力争各具特色,或突出党建,或突出乡贤,或突出太极,或突出农耕,或突出孝道等,努力将特色文化符号延伸到村庄的各个部位。目前,全县近60个村完成了立面美化提升任务。

公共设施抓畅化。

就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做到“五畅”。

路畅。全力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水畅。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改造工程,全县262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

电畅。冲刺小康用电示范县建设任务,对所有行政村进行电网升级改造。

气畅。加快推进“天然气村村通”工程,计划今年实现122个行政村通天然气。

网畅。加快推进乡村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农村公厕建设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农村户厕改造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丹江水进农家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天然气进农家

精神风貌抓文化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展文明村镇评选表彰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用健康理念、正能量作品占领农村思想阵地。目前,全县市级以上文明村镇共22个,其中,国家级、省级各一个。

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推动“一约四会”规范化建设,加强文明新风宣传教育和引导,抵制铺张浪费、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陈规陋习。目前,已集中开展了15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印发《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倡议书》和“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挂历8000多套,营造移风易俗浓厚宣传氛围。

传承弘扬优秀乡土文化。举办“家谱、家规、家训”主题展览,持续向广大群众展出,以家规正家风、以家训促民风、以民风扬社风,营造家风好、民风纯的良好氛围。实施陈家沟、安乐寨等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加大太极、司马等文化的保护力度,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把乡土文化遗产同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下乡,广泛开展广场舞、戏剧表演、歌唱比赛、体育健身等农民乐于参与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目前,“百姓文化超市”实现262个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上档升级完成112个。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无动力污水处理项目

温县又获全省第一!还是暗访!

中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站

注重三个到位:

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宣传动员、督导检查三到位

在坚持五个结合,开展五项治理的同时,注重三个到位。

组织领导到位。我县成立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三年行动方案》《督导考评办法》《部门职责分工》等文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宣传动员到位。采取新闻媒体跟踪报道,设置固定宣传版面、印发文明卫生倡议书、传唱人居环境顺口溜(“先清垃圾再清杂,做完排水搞绿化,主街户外无厕所,墙体提升有文化,道路硬化路灯亮,水电气网要畅化”)等方式,营造了浓厚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

督导检查到位。在集中整治期间,坚持“日督导、周检查、月考核”的方式,强力推动工作开展。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温县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创建活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富强、开放、美丽、健康、幸福新温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