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也罷,失也罷,都是無常的現象,本質上是一個東西

我在《西夏的蒼狼》裡描寫過一個叫做白輕衣的“女子”,她是一個差點被消解的幽靈。為什麼她會差點被消解?因為大部分人都不相信靈魂的存在,這種懷疑無時無刻不在消解著她,最終,連她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後來,黑歌手的出現挽救了她。

這個過程,其實也發生在我們的內心世界。在慾望的奴役之下,我們不斷用一種功利思想消解著自己的靈魂,也消解著內心趨向於神性的那些嚮往。

我們不知道自己只能在那嚮往中實現一種相對的永恆,卻一直在虛幻無常的外部世界尋找永恆。這種無知不斷消解著我們尋獲快樂的力量,幸好真心一直靜靜地待在心中那個若隱若現的地方。它是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會因誤解而消融,也不會被忽略而抹煞的。《金剛經》中說道:“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如來,就是真心。

得也罷,失也罷,都是無常的現象,本質上是一個東西

雖然真心是本來俱足的,但很多人都不能認知到它,不明真心的時候,妄心就會牽走你,你就又流於凡夫了。但有的時候,真心和妄心也會糾鬥不休。真妄相攻的時候,你就彷彿變成了兩個人,人格開始分裂,自己和另一個自己糾鬥不休。

某部西方的動畫電影曾經把這種“人格分裂”實體化,它們將“真心”人格化為天使,將“妄心”人格化為魔鬼,一旦受到某種外來的刺激,天使與魔鬼的對決便會在人的內心世界裡一發不可收拾。這種比喻確實惟妙惟肖。佛家裡面也常說“降魔”,但這個魔不是某種人格化或者動物化的魔鬼,正是蠱惑人心的妄念。妄念反映了人的慾望和偏見,它代表我們內心動物性的一面。它是一種能夠以假亂真的幻覺,也是一種矇眼布,它不願讓我們洞察事實的真相,因而時常匍匐在我們的耳邊低語,擾亂我們的寧靜,阻礙我們傾聽真心的聲音,尤其是在我們不明真心的時候。它指向的,往往是餓鬼般的貪婪、阿修羅般的嗔恨,和畜牲般的愚痴。如果不能明白真心,盲目聽從妄念的指引,你就絕對無法抵達魂縈夢繫的彼岸,更無法得到絕對的快樂與自由。因為,當你糾纏於妄念當中的時候,往往會把妄念當成了“他”,把自心當成了“我”。這時,你的心裡就會出現一種強烈的二元對立,在這種對立當中,你會把自己與外部世界分得一清二楚,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分個你我。

得也罷,失也罷,都是無常的現象,本質上是一個東西

我失去了啥;你得到了啥;本應屬於我的東西,卻被你奪走了;我付出了那麼多,你卻沒有給我相應的回報……這些東西本都是虛幻的記憶,得也罷,失也罷,都是無常的現象,本質上是一個東西。

但是當你因妄念而迷亂的時候,就會認假成真,把幻覺當成真實,做出種種愚痴的行為,這些行為導致了相應的業力。

造了善因向上,造了惡因墮落,於是就出現了六道輪迴。但即使在這個時候,真心仍然是不動不搖的。它就像紮根於磐石上的松樹一樣,枝雖搖動,根卻咬住根本。當你安住於真心,明白所有一切都是夢幻泡影,瞬息萬變,不值得在意的同時,輪迴的幻象就會像豔陽下的露珠一樣消失。

所以說,妄念非常可怕,它會讓你遠離愛與智慧,執著於虛幻的個人得失,將各種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它還會讓你沉浸在莫名其妙的情緒裡,浪費大量的生命時光,用誤解粉碎你的幸福與快樂,甚至讓你陷入虛幻的痛苦當中,覺得人生無力為繼。

只有認知真心、安住於真心,你才能擺脫妄心的矇騙和左右,窺破所有假象,直抵最質樸簡單的真相。

選自《世界是心的倒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