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被嚴重神化的趙雲

提到三國演義,不太瞭解的人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劉關張趙雲等人,因為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已經把蜀國歸為了正面人物,而把吳國魏國歸到了反面人物,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演義中把這些人物的故事講的具有神奇色彩,遠遠地超過了其他人物,而趙雲更是人人皆知的傳奇將領,但是歷史上真實的趙雲是什麼樣的呢?請聽小薩慢慢解讀。


三國演義中被嚴重神化的趙雲

趙雲

趙雲第一個重大事件發生在公元208年的長坂坡之戰,趙雲為了救回劉備的家眷,從包圍圈中衝出來後又衝進去,找到了阿斗並懷抱阿斗突出包圍圈,中間還砍翻了三面大旗,殺死曹軍五十多名將領,這是演義中對趙雲的描述。設想一名將領被大軍包圍,就算是騎著寶馬拿著寶刀,畢竟也雙拳難敵四手,何況還是在大軍的包圍中,更何況是懷裡還揣著阿斗的趙雲,顯然演義對趙雲單騎救主的部分是嚴重神化了。正史中是怎麼說的呢?陳壽的《三國志》中提到趙雲是這麼說的: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短短的幾句話,說劉備被曹操追到長坂坡,劉備丟下老婆孩子,趙雲把他們救出來了,並沒有說趙雲七進七出的事。而且劉備只是封了趙雲牙門將軍,那時候牙門將軍是個雜牌職位。如果趙雲真的七進七出,劉備怎麼可能不重用呢?可見單騎救主是作者羅貫中為了美化趙雲而添加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國演義中被嚴重神化的趙雲

影視劇中的趙雲

演義中的趙雲是一位常勝將軍,很少有過失敗的戰例,但是正史的趙雲只是在年老時獨自帶兵打過仗,為什麼呢,這和趙雲的特殊身份有很大的關係,趙雲是劉備的貼身護衛,我們可以從趙雲的職位中可以看的出,趙雲前期分別擔任過主騎,牙門將軍,這些官職在當時都是雜牌職位,類似於現在的私人保鏢,這就決定了趙雲很少上戰場打仗。等劉備取西川后進入成都仍然是翊軍將軍這樣的輔佐類的稱號。等諸葛亮北伐時的趙雲才有了獨自帶兵打仗的機會,《三國志》中描述: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趙雲唯一獨自帶兵的一場仗以失敗告終,不久趙雲便壽終正寢。

三國演義中被嚴重神化的趙雲

老年趙雲

雖然趙雲的很多事蹟被神化,但不可否認的是趙雲是一個勇猛的武將,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一個武力排名的順口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趙雲的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