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乞巧還是情人節,還是聊聊七夕吃啥好了……

管他乞巧還是情人節,還是聊聊七夕吃啥好了……

又是一年七夕,單身狗及部分不願過節的情侶,又搬出了“七夕本是女兒乞巧、情人節都是這幾年你們硬扯”的言論。

而支持情人過節的朋友們,又會說女兒乞巧不也祈願如意郎君嗎,再說古人也寫過“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啊,牛郎織女又不是現代人發明的。

管他乞巧還是情人節,還是聊聊七夕吃啥好了……

每年看大家爭來爭去也挺有意思,科普一下七夕最初當然是女兒乞巧。說白了就是在月下穿針引線祈禱自己有雙巧手,逐漸這種習俗演變成少女們祈禱遇到如意郎君。

從這個角度看,七夕確實更適合單身閨蜜們一起過。但我覺得這話題可能從有牛郎織女故事起,就已經吵了很多很多年了。其實不管情侶過還是自己過,既然是過節總得吃飯吧。

管他乞巧還是情人節,還是聊聊七夕吃啥好了……

現代人約西式燭光晚餐也沒毛病,我覺得傳統愛好者應該對此抱有開放心態。但如果想在這個特殊節氣吃得地道些,那一定要考慮七夕的時間點。

七夕在七月初七,這是個什麼時間呢?前陣子我聊過,立秋剛過,秋分未至。雖然叫初秋但大部分地區仍然炎熱,但也到了逐步貼秋膘的日子。

管他乞巧還是情人節,還是聊聊七夕吃啥好了……

對於想要遵循古制的現代人,首先就得把你們的“肥仔快樂水”和冰西瓜放下。這些食物貼膘是足夠了,但立秋過後講究驅寒,再吃冷飲可就不太合適了。

適合七夕的飲品當然是泡枸杞、泡紅棗這類養生茶了,如果實在不喜歡也可以多喝溫水。當然了,如果你們熱得要吃紅棗味雪糕我也沒辦法。

管他乞巧還是情人節,還是聊聊七夕吃啥好了……

古代七夕的食物中,“巧果”是最被廣泛知曉的。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東京夢華錄》中叫做“笑厭兒”、“果食花樣”的就是巧果,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簡單說就是用白糖漿混入麵粉、芝麻,捏成想要的形狀,再放進鍋裡炸至金黃。

所以如果這個七夕打算吃傳統食物,大家可以找些古代的圖樣捏點面果子,自己吃的同時還可以用來拜月亮。

管他乞巧還是情人節,還是聊聊七夕吃啥好了……

說到乞巧這個活動,既然有祈禱那就有些祭月、祭星空的成分,所以瓜果類也需要進行特殊處理。

一般來說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被稱之為“花瓜”。但注意了這是乞巧活動用的,應該不是拿來吃。

管他乞巧還是情人節,還是聊聊七夕吃啥好了……

那麼肉食方面呢?我沒有查到太多資料,但起碼有一點是肯定的,由於牛郎織女相會的過程里老牛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古代七夕還有拜牛習俗。

所以我想吃牛排的情侶可以換個菜,或是吃完了拜一拜這頭牛,它可是為你們的愛情做出了巨大貢獻。

管他乞巧還是情人節,還是聊聊七夕吃啥好了……

另外一個跟七夕相關的動物是蜘蛛。因為蜘蛛擅長結網,所以在古書中被當做占卜工具,“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有傳說這個方式是楊貴妃和唐玄宗搞出來的,具體不得而知。反正注意蜘蛛是古代占卜“巧不巧”的工具,不是拿給你們吃的就對了。

管他乞巧還是情人節,還是聊聊七夕吃啥好了……

最後,以上內容當然有事實依據,但基本屬於個人閒扯,故不接受任何反駁。其實今天我本來要寫其他選題,但是看大家就“過不過七夕”吵得歡騰,於是才寫了這篇。

我覺得吧,傳統節日都會隨著時間逐漸改變,我們不要崇洋媚外的同時,也別過於抗拒變革。多瞭解歷史、保留精華,再融合現代人習慣,也會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吧。

管他乞巧還是情人節,還是聊聊七夕吃啥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