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癌的“凶手”是這4個日常習慣!謹記這6件事可預防

醫學在進步,但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有減少嗎?

最近《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子刊發佈了最新全球癌症負擔報告:2006年到2016年,全球癌症病例增長了28%,在病例和死亡等指標上都有增加。

消化道癌的“兇手”是這4個日常習慣!謹記這6件事可預防


在我國,年新增達380.4萬癌症病例,每天約有1萬人被確診癌症,平均每分鐘有7人。報告指出,中國癌症死亡率前5位的,依然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

後面三種都屬於消化道腫瘤,換句話說都是吃出來的,飲食習慣無疑是“元兇”。

中國人為什麼容易患消化道腫瘤?

1、飲食結構“重口味”

相對於其他國家,我國患消化道腫瘤的人群一直居高不下,跟我們飲食結構相關。國人喜歡吃火鍋、燒烤,油膩與辛辣並重,並且喜歡吃“紅肉”,而不注重蔬果的攝入。

消化道癌的“兇手”是這4個日常習慣!謹記這6件事可預防


2、工作、生活壓力大

近年來,消化道腫瘤不光是中老年人易患,還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工作繁忙時,隨便吃點應付,或者吃飯時過快,飲食不規律,都會對腸胃造成負擔。年輕人在忙著掙錢時,作息與飲食健康也應引起重視。

消化道癌的“兇手”是這4個日常習慣!謹記這6件事可預防


3、愛吃剩菜的習慣

生活不易,剩菜可惜。隔夜菜容易滋生細菌、真菌,不僅營養丟失,還會產生亞硝酸鹽。剩菜一定要加熱,莖葉類蔬菜避免隔夜吃,亞硝酸鹽含量最高。

消化道癌的“兇手”是這4個日常習慣!謹記這6件事可預防


4、症狀不明顯,小痛則忍

消化道腫瘤藏於食道、腸胃,一般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等發現都中晚期了。往往都是小痛則忍,最後痛到不行一查,中招!如果出現食慾減退、腹脹不適、大便變黑、明顯消瘦和乏力等症狀,要記得去醫院,或者通過每年定期體檢篩查。

預防消化道疾病,這6點要謹記

1、切忌太熱吃

平時吃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叮囑“趁熱吃。”食物過熱,食道和胃的黏膜容易受損,尤其是國人喜歡吃火鍋類燙食。

消化道癌的“兇手”是這4個日常習慣!謹記這6件事可預防


2、別吃太快

細嚼慢嚥助消化,吃得太快,食物一則沒有碎,一則快速進入食道,都會引起胃潰瘍、胃炎等疾病。

3、勿暴飲暴食

餓一餐,再打一餐牙祭,自己感覺大快人心,但容易急性胃擴張,而且胰腺必須要大量分泌消化液,可能導致胰腺癌。

消化道癌的“兇手”是這4個日常習慣!謹記這6件事可預防


4、多吃含纖維多蔬果

增加腸胃蠕動和暢快排洩。大麥、蘿蔔、柑橘、玉米、豆類、芹菜、香蕉等,都含有纖維素,而且低脂,建議常吃。

消化道癌的“兇手”是這4個日常習慣!謹記這6件事可預防


5、聚餐時用“公筷”

國外大都是分餐制,但是國人一般喜歡共餐,容易有幽門螺桿菌的交叉感染。尤其在聚餐時,啟用“公筷”算是某種程度的分餐。

消化道癌的“兇手”是這4個日常習慣!謹記這6件事可預防


6、切忌酗酒

大部分男性患肝癌、胃病,都有飲酒史,酒精對胃黏膜反覆刺激也易造成損傷。而且國人常以白酒為主,也有敬酒等習慣,盛情難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