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給體檢機構“體檢”,揭露三宗罪,這個行業究竟多亂?

隨著人們對健康日益重視,通過健康體檢預防疾病的做法日益普及

2016年我國體檢市場容量已經超過1200 億元,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500億元,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重視以及體檢人次的增加,我國健康體檢市場前景巨大。

但是,近日人民日報發文痛批了體檢行業的一些亂象。

人民日報:給體檢機構“體檢”,揭露三宗罪,這個行業究竟多亂?

人民日報發文痛批“假體檢”

12月7日,人民日報發文《給體檢機構來一次“體檢”》,痛批黑心體檢機構的“三宗罪”:

一是誘檢,全憑薄利多銷的噱頭吸引人,“等魚咬鉤了”再狠“宰”一刀; 二是錯檢,明顯的隱患卻檢查不出來,延誤了病症的最佳治療時間; 三是過檢,動不動就把基因檢測、CT斷層掃描、腫瘤標記物檢測等高端項目搬出來,“殺雞用牛刀”不說,還對身體有輻射傷害。

人民日報:給體檢機構“體檢”,揭露三宗罪,這個行業究竟多亂?

12月2日,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愛康國賓董事長兼CEO張黎剛爆料體檢行業醜聞:行業裡面也有真體檢、假體檢!

某些體檢機構做的都是假體檢,用護士冒充醫生看超聲,更有甚者抽了血不做檢查就扔掉,直接出結果,因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僅有千分之三。

作為體檢行業大佬級別的人物,張黎剛自曝家醜可信度蠻高的,他的爆料讓整個體檢行業都跟著顫抖起來,也再次點燃了全民大健康話題。

單看千分之三的患癌概率似乎並不高,但是乘以中國近14億的人口總數後,你會發現最終得數大得嚇人。

人民日報:給體檢機構“體檢”,揭露三宗罪,這個行業究竟多亂?

美年健康負面事件大曝光

今年7月底,一篇網文刷屏網絡,作者自稱是美年健康前員工,曾在廣州美年福海門診部工作4年,文中爆料了美年健康大量醜聞。

文章質疑美年健康對外坑客戶,對內坑員工:對外冒用已去世的醫生身份,違規簽發醫檢報告,不擇手段賺客戶的錢;對內逼員工刷信用卡以取得現金流週轉,將經營風險轉嫁給員工。

文章提到,2018年1月中旬,該員工得知一位客人體檢後報告沒事,但卻在醫院被診斷為癌症晚期並全身擴散,化療放療都不能做了,體檢4天后直接入院治療。

人民日報:給體檢機構“體檢”,揭露三宗罪,這個行業究竟多亂?

“隔靴搔癢”才是最大問題

對於發佈虛假體檢結果的行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給予警告,並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

與數千元的體檢費用相比,違反罰款更像是“隔靴搔癢”,沒有真正的威懾作用。不合規的成本太低,也許是黑心病醫療機構冒險的原因。

面對體檢行業的各種混亂,監督的聲音越來越高。就現狀而言,迫切需要改善行業准入門檻,制定統一的服務標準。

同時,要加強監督和紀律措施。那些涉嫌犯罪的人必須付出代價,才能從根本上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