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北人並無亮點,多家新三板公司擬申請科創板


江蘇北人並無亮點,多家新三板公司擬申請科創板


3月8日晚間,江蘇北人(836084. OC)發佈公告稱,臨時股東大會全票通過擬科創板上市的議案。

早在2月21日,其就已經宣佈進軍科創板,此次公告,可謂已是箭在弦上,蓄勢待發。

增長平穩 研發投入較低

資料顯示,江蘇北人主營業務為加工組裝機器人,自動化設備、機械電子設備、自動化系統與生產線的開發、設計。

2018年江蘇北人實現營收4.13億元,同比增長64.50%,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淨利潤為4565.22萬元,同比增長73.31%。

從歷年財報來看,公司營收及淨利一直保持穩定增長。但應收賬款較高,2018年末為1.51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為18.72%,同比增長81.10%。

年報顯示,江蘇北人主要收入為焊接用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佔營業收入比例為87.98%。

同時,2018年江蘇北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778.80萬元,雖然為負,但與2017年的-7696.78萬元想比,已經有了較大改善。

不過,江蘇北人存貨餘額快速增長,其已披露風險。2018 年末和 2017 年末,公司存貨餘額分別為 4.01億元與2.93億元,存貨餘額增長率為 37.10%,存貨增長較快。

年報顯示,江蘇北人前五大客戶銷售佔比64.78%,較為集中。其中第一大客戶為上海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佔比27.15%。

作為衝擊科創板的企業,江蘇北人的研發能力也備受關注,年報顯示,2016年-2018年其研發支出分別為873.63萬元、1083.02萬元和1266.82萬元,在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4.78%、4.32%和3.07%。

曾擬登陸主板 湧金係為大股東

目前,江蘇北人的總市值為15.84億元。

按照科創板的五套市值指標,15.84億元的市值匹配其中兩套標準。

一是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二是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佔最近三年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

目前來看,江蘇北人符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這套標準,但若是考核科研能力,其研發投入較15%的標準還是相差甚遠。

此前2017年6月19日,江蘇北人曾發佈IPO上市輔導備案的提示性公告,東吳證券為輔導券商。

不過此後再未有IPO進展信息傳出,直至科創板再度提上日程。

值得注意的是,江蘇北人的股東名單顯示,公司第二大股東為上海湧控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後者的股東名單中包含了上海祥禾湧安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上海湧青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湧金系公司。

此外,軟控股份(002073. SZ)也是上海湧控的股東。

就在另一家擬登陸科創板的新三板公司金達萊(830777. OC)的股東名單中,也顯湧金系身影。

至少50家新三板公司擬申請科創板

自從科創板消息放出,陸陸續續已有很多企業宣佈擬登陸科創板,更有諸多上市公司作為股東,搭著科創板概念,股價連日漲停,歌舞昇平。

外界已有質疑,高調宣佈備戰科創板,究竟是打噱頭,還是真正有實力?

此前招商證券在一份研報裡篩選了新三板企業中滿足科創板上市標準的企業名單,最終被篩選出的55家企業名單中,並沒有金達萊、江蘇北人、大力電工的名字。

而據媒體報道,目前至少近50家新三板公司考慮嘗試申請在科創板上市。

但是,登陸科創板,新三板公司依然面臨著“三類股東”的問題。由於“三類股東”可能存在層層嵌套和高槓杆,以及股東身份不透明、難以穿透等問題,“三類股東”成為不少新三板公司申請IPO的一大阻礙。

大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如果把目標放在新三板轉科創板企業身上,用之前新三板的“集郵”策略進行投資都存在一定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