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寶珊與陝西靖國軍

鄧寶珊與陝西靖國軍

1918年護法運動中靖國軍三將(右起):楊虎城、鄧寶珊、張毅安

著名愛國將領鄧寶珊將軍是第三屆、四屆民革中央副主席。在他大半生的戎馬生涯中,和陝西結下了不解之緣,三秦大地上留下了他不可磨滅的歷史足跡。

□馬萌

第三屆、四屆民革中央副主席,著名愛國將領鄧寶珊將軍,少年參加新軍,遠戍伊犁;在風雲激盪的革命民主思潮影響下,他懷著愛國之志,毅然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從此走上了為振興中華而奮鬥的人生歷程。他長期在陝西從事革命活動,三秦大地上留下了他不可磨滅的歷史足跡。

華山聚義共商討袁大計

鄧寶珊出身貧苦,15歲時投身軍旅,立志報效祖國。1910年7月,在新疆伊犁“新軍”中當兵時,加入了同盟會。次年,辛亥革命爆發,伊犁革命黨人積極響應。1912年1月7日,發動了伊犁起義,在參加攻打清政府伊犁將軍署的統領衙門惠遠城的戰鬥中,鄧寶珊勇立戰功。袁世凱竊取民國大總統寶座後,千方百計地分化瓦解伊犁臨時革命政權。起義總指揮馮特民和李輔黃等一大批同志慘遭暗殺,鄧寶珊也被列入通緝名單。1913年初夏,正在將弁堂學習的鄧寶珊潛出伊犁,經西伯利亞輾轉回到故鄉。就在他途經西伯利亞回國時,巧遇被沙俄流放的斯大林。交談之間,斯大林對鄧寶珊欣賞有加。

鄧寶珊回到天水不久,便赴陝西關中尋找革命同志。1914年夏秋之季,聚集在陝西的革命派人士,到華山腳下玉泉院以“講學”為名,共商討袁大計,史稱“華山聚義”。主要成員有陝西的郭希仁、井勿幕、胡景翼、張義安、董振五、高世英、劉守中、史宗法、劉靄如、嶽維峻,還有山西的續桐溪、李岐山、續範亭,福建的何遂,河北的孫嶽,鄧寶珊也是這次“聚義”的成員之一。此後,革命黨人以陝西三原為中心,開展武裝鬥爭。

華山聚義,是北方革命黨人自發進行的一次革命聯絡活動,也是一次凝聚北方民主革命政治軍事力量的聚會。雖然沒有制定具體行動綱領和計劃,但實質上形成了一個政治軍事集團,確定了立足陝西,扼關中出潼關,會同全國革命黨人為推翻袁世凱政權,打倒北洋軍閥政府而奮鬥的基本目標。後來,華山聚義的大多數成員,都成為國民革命軍的重要組成部分——陝軍的骨幹力量。

三原起義討陳護法

袁世凱稱帝,陝西討袁護國軍成立,胡景翼任第一旅二團團長,鄧寶珊任該團“十大連”中之第七連連長。

1916年6月,袁世凱憂懼而死,接管“北洋軍閥政府”大權的段祺瑞,任命陳樹藩為漢武將軍,督辦陝西軍務。陳樹藩督陝後,殘酷屠殺革命黨人,激起陝西革命黨人和愛國志士群起反對。

1918年1月,鄧寶珊、張義安等部駐防陝西三原時早已蓄意反陳。當陳樹藩剿殺陝西民黨人士郭堅、高峻等部時,鄧寶珊、張義安認為“三原要地也,得之不可失”。他們明裡張羅部署東進,鄧寶珊暗中與張義安、董振五等人積極準備發動起義。1月25日,大雪紛飛,鄧、張、董一聲令下,備補營“乘雪夜興兵”,“聲勢激雷電”。三原起義終於爆發。經兩晝夜激戰,鄧、張、董等部全殲陳樹藩的親信旅長曾繼賢、團長嚴飛龍部,曾、嚴二人倉惶逃匿。戰事結束後,胡景翼、曹世英受鄧寶珊、張義安、董振五等之請,分別由富平、耀縣趕到三原樹起陝西靖國軍大旗,發表討陳檄文,有力地配合了南方孫中山等領導的護法鬥爭。靖國軍時期,孫中山曾致信鄧寶珊,“藉問勞苦,並以為勖”,鼓勵他“堅持初志,百折不撓”。

鄧寶珊與張義安、董振五發動的“三原起義”,樹起了“陝西靖國軍”義旗,推胡景翼為右翼總司令、曹世英為左翼總司令,推動了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發展。

被譽為靖國軍“三員戰將”

1918年後,鄧寶珊將軍曾任陝西靖國軍右翼胡景翼部總指揮,靖國軍第四路胡景翼部營長、團長,他與楊虎城、張義安被時人並稱為靖國軍“三員戰將”。

鄧因足智多謀,被譽為“小諸葛”。當時靖國軍內部產生分歧,加之張義安在陝西戶縣作戰犧牲,部隊陷入困境。于右任接受邀請從上海抵達三原老家,整編部隊,就任總司令。鄧寶珊善戰多謀,被任命為第四路軍胡景翼部團長。孫中山電令西南諸省靖國軍出兵援陝,此時,鄧寶珊與雲南靖國軍第八軍軍長葉荃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

1919年1月,鄧寶珊與靖國軍董振五、馮子明、楊虎城等部駐大王村一帶,在大王村東與奉軍鏖戰,奉軍敗退。1月27日陝西靖國軍第四路軍總指揮董振五犧牲,時年26歲。民國元老、陝西靖國軍總司令于右任在《陝西靖國軍董振五少將墓誌銘》中說:“勿幕不獨文,義安不獨武,後起之英,厥惟振五。大雪漫漫,周原膴膴,遺恨難忘,河山金鼓。大王村之血,白龍壇之廡,關西壺漿之遺民,渭北薪膽之舊部。祝英靈兮歸來,問來歸兮否否。水火深矣,哀哀三輔!碧血青山,皇天后土。”

鄧寶珊看重革命的同志情誼。解放後,原陝西靖國軍總司令部軍械處長、靖國軍第四路軍軍械處長高又明臥病在床期間,時任甘肅省省長的鄧寶珊,辛亥時期陝西都督、陝西省副省長張鳳翽等曾前往探視,噓寒問暖。

北京政變史冊昭昭

1924年,鄧寶珊參與馮玉祥、胡景翼、孫嶽等領導的“北京政變”(又稱“首都革命”),通電歡迎孫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國是,從此顯露頭角於中國政治舞臺。鄧寶珊對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事業,可謂忠貞不二,史冊昭昭。

北京政變前夕,受胡景翼之命,鄧寶珊、李紀才直奔京津,在豐臺、玉田、灤州一線佈防,與留守通州的李虎臣一起,策應馮玉祥進京,有力配合了馮玉祥回師北京的軍事行動。

北京政變中,鄧寶珊按胡景翼的安排,到古北口見馮玉祥,通報情況。馮玉祥決定立即班師回京。

北京政變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這時,吳佩孚才如夢初醒。他得到北京政變的消息後,急忙揮師天津,以曹錕的名義,電令江蘇、湖北各軍火速北上增援,討伐馮玉祥、胡景翼、孫嶽。

李虎臣、李紀才、張之江、劉鬱芬等受命聚集在楊村以西,準備向吳佩孚發動進攻。嶽維峻、鄧寶珊已佔領了唐山。兵臨城下的吳佩孚,困獸猶鬥,拒不投降。胡景翼下令總攻擊,取得了楊村戰役的勝利。吳佩孚看大勢已去,只好從塘沽下海,向南逃竄。胡景翼進駐天津,討吳戰爭宣告正式結束。

北京政變,迫使曹錕下臺,消滅了吳佩孚的軍事勢力,把溥儀趕出了皇宮,為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