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正在草擬報廢汽車回收政策

2億部轎車、幾億臺家電進入規範的回收市場,既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汙染,也有助於刺激消費升級。“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2億部的小轎車,還有幾億臺的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按照正常的更新,那就是龐大的市場。目前,正在草擬包括舊汽車、舊家電的回收政策,推動循環經濟進一步發展。”3月6日,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兩會”記者會上提到的“龐大市場”引發關注。

全國有超2億輛小轎車,粗略攤下來,每不到7個人就有1輛小汽車,這規模無疑相當驚人。那這是否意味著,汽車市場已無挖掘增量的空間?答案是否定的,汽車也有使用年限和報廢週期,許多家庭還有更換需求,所以說,新需求永遠都會有。不只是小汽車,其他大件3C類物品也是這樣。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的數據顯示,我國已進入家電報廢高峰期,報廢量年均增長20%,預計到2020年,電子產品每年報廢數量將達到1.37億臺。如今不僅到了使用壽命的產品在淘汰,消費者更新換代的頻率也在加快。彩電、手機等,消費者兩三年一換很正常。隨著家電智能化時代到來,等待回收的舊家電只會越來越多。

廢舊汽車上的鋼鐵、有色金屬零部件90%以上可回收利用,玻璃、塑料等的回收利用率也可達50%以上。在有些歐美國家,報廢汽車零部件近75%能得到再利用,而目前這個數字在我國僅為10%左右,基本以銷售廢金屬為主。

要讓舊物回收市場得到良好發展,從用戶教育、規則制定、行業規範、回收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政府部門積極介入。除了用補貼的方式拉動市場積極性,還應該培養消費者的舊物回收意識,同時讓舊物回收便利化、體系化,捋順舊物回收的規範管理,通過有效的規則,讓舊物回收步入正軌。“強大國內市場”需要消費升級迭代的支撐,而民眾消費升級也需要“以舊換新”等成熟、合理回收機制的支撐。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可以預見,少了“舊物沒法消化”之憂,新的消費需求也能更旺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