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身體「求生欲測試」卷,一次性掃清你的健康知識盲區

這套身體「求生欲測試」卷,一次性掃清你的健康知識盲區

這套身體「求生欲測試」卷,一次性掃清你的健康知識盲區

這套身體「求生欲測試」卷,一次性掃清你的健康知識盲區

正確答案:全都不選。

天上不會掉餡餅,無緣無故暴瘦,很可能是癌細胞對你下手了。

12個信號,識破癌症的偽裝

腫瘤專家總結了癌症常見的12種症狀和體徵,多加留意就能從癌細胞手裡逃過一劫。

  1. 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的頭痛,伴有噁心、嘔吐或複視、視物障礙,或伴有鼻出血、頭暈、耳鳴、耳聾等症狀。
  2. 身體任何部位出現腫塊,且腫塊不斷增大。
  3. 乳房大小有變化、乳頭溢液,或發生糜爛。
  4. 久咳不愈,伴有聲音嘶啞,痰中夾血絲或小血塊。
  5. 長期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飽脹。
  6. 中年以後,性交時陰道出血,或白帶多且有惡臭。
  7. 突然出現血尿,且無疼痛感。
  8. 大便習慣改變,或不明原因的大便次數增多,或便血不止。
  9. 沒有外傷而發生潰瘍,長久不愈。
  10. 疣或色素痣,迅速增大,顏色變深,局部毛髮脫落或發生破潰。
  11. 骨骼(如四肢骨)某處不明原因的疼痛且進行性加重。
  12. 不明原因的發熱、消瘦、貧血、閉經和泌乳。

發現上面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本題指導:

南方醫科大學腫瘤中心胸部腫瘤科主任 王遠東

這套身體「求生欲測試」卷,一次性掃清你的健康知識盲區

正確答案:A

吃,大約是消化科醫生眼中的“原罪”。一頓大餐吃下去,急性胃擴張、胃炎、胰腺炎都可能找上門。

“好好吃”比“吃得好”更養胃

(向上滑動查看解析)

消化科醫生送你一套養胃“吃飯法”,把胃護起來。

  • 膳食均衡
  • 豐富的食材搭配有利於人體攝入各種營養成分,建議每天吃1份魚、肉等,搭配3份蔬菜,每天還要攝入200~350克水果。
  • 規律吃三餐
  • 飲食規律,細嚼慢嚥,切忌暴飲暴食。按時吃飯,能避免胃酸分泌過多導致的胃部不適;細嚼慢嚥能減輕胃部消化負擔,避免胃脹和噯氣發生。
  • 遠離燻、醃食品
  • 煙燻醃漬食品鹽分較高,會直接損害胃黏膜,應儘量少吃;生冷食物會讓胃腸溫度急速下降,血流量減少,造成功能失調。
  • 平時建議應多吃新鮮、乾淨、溫和的食物,烹調時注意控制油鹽的用量,口味儘量清淡。

本題指導: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劉小偉

這套身體「求生欲測試」卷,一次性掃清你的健康知識盲區

正確答案:B

當吃瓜群眾關心你“髒不髒”的時候,婦科泰斗關注的是子宮會不會癌變。

子宮,一生各有防病重點

(向上滑動查看解析)

宮頸糜爛是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下面才是你該掌握的防癌知識。

  • 育齡期
  • 適齡生育降低患癌風險。晚生育甚至不生育,和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婦科腫瘤密切相關。女性最好25歲左右結婚,28歲前後生子。
  • 二三十歲
  • 洗洗外陰防HPV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是宮頸癌的元兇,廣泛存在於皮膚上,通常因性生活被帶到宮頸。絕大部分HPV能被洗掉,性生活前後,男女雙方都要用水清潔外陰。適齡女性應考慮注射HPV疫苗。
  • 更年期
  • 適當補充雌激素不會患癌。更年期補充少量雌激素可以延緩女性衰老速度。很多人擔心補充雌激素會有副作用,比如長胖甚至導致腫瘤,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用藥前先篩查是否有早期腫瘤,即可規避風險。
  • 絕經後
  • 陰道出血警惕子宮內膜癌。絕經後陰道再出血,首先考慮子宮內膜癌。月經總是混亂的年輕女性,如果嘗試各種方法仍調整不好,也需警惕,建議做B超、核磁或宮腔鏡等檢查。

本題指導: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前任主任委員 曹澤毅

這套身體「求生欲測試」卷,一次性掃清你的健康知識盲區

正確答案:C

當你心存僥倖,把“吸菸的人也長壽”當心理護盾時,肺部已經在菸草的薰陶下受了不可逆的傷害。

護肺,就幫它躲開4種“霾”

(向上滑動查看解析)

在呼吸科專家看來,這幾種“霾”都是肺最痛恨的。

  • 霧霾
  • 霧霾中的PM2.5能直接進入並黏附在人體上下呼吸道和肺泡組織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霧霾天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在室內要開啟空氣淨化器。
  • 煙霾
  • 每10名死於肺癌的患者中,7個是資深菸民;全球每年有60萬人因暴露二手菸而死亡。戒菸、創造無煙環境,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周圍的人。
  • 油煙
  • 煎炒烹炸或室內燒烤,可產生大量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強致癌物苯並芘的煙霧,且會讓室內PM2.5飆升。炒菜時一定要打開門窗,抽油煙機早開晚關,戴個口罩更佳。
  • 心霾
  • 情緒與抵抗力免疫力密切相關,壞情緒容易嚴重影響免疫功能。保持情緒積極樂觀,有助身體各系統運轉正常,抵抗“外敵入侵”。

本題指導:

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中國控制吸菸協會副會長 支修益

這套身體「求生欲測試」卷,一次性掃清你的健康知識盲區

正確答案:A

不少人一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前列腺炎的症狀就慌了,誤以為這是“陽痿、不育、癌症三部曲”的前奏。其實,前列腺炎是種普通的疾病,像感冒一樣常見。

站起來,你就是前列腺最好的男人

(向上滑動查看解析)

在泌尿科醫生的眼中,做好兩件事,前列腺就不會鬧脾氣。

  • 告別久坐
  • 久坐對男人的影響比吸菸、酗酒還厲害。男同胞們最好每坐1個小時,就起來活動10分鐘。少吃刺激性食物、營養均衡、適當鍛鍊,也能保護前列腺。
  • 勤上廁所
  • 經常憋尿,尿液長期蓄積在膀胱內,易造成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炎。平時一定要養成多喝水、不憋尿的習慣,兩次排尿間隔最好不要超過2~3小時,即使沒有明顯尿意,也要去衛生間試著排尿。

確診為前列腺炎也不用擔心,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大部分人都能控制得很好。

本題指導:

這套身體「求生欲測試」卷,一次性掃清你的健康知識盲區

正確答案:D

心臟突然“亂跳”,脈搏每分鐘只跳四五十下,可能是心臟早搏。一般不用治療,如果伴隨心慌、氣短、胸悶、胸痛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的求救信號,應該儘快就醫。

心臟不舒服,會這樣cue你

(向上滑動查看解析)

跟心臟打交道多年的心內科醫生提醒,生活中要多注意這些求救信號。

  • 心跳加速
  • 如果在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無緣無故心跳加速,持續時間在1分鐘到10分鐘之間,且常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飽餐後出現,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心梗提示。
  • 胸悶
  • 突然劇烈胸痛或胸部憋悶,或疼痛時間超過15分鐘。
  • 心慌煩躁
  • 出現心慌、氣短、噁心、嘔吐、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
  • 疼痛
  • 出現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頸胳膊疼;冠心病、心絞痛或急性心梗有時也表現為胃部有燒灼感;有時候,也會表現為短時間的牙疼,通常持續3分鐘左右,並在1周內反覆發作。
  • 焦慮失眠
  • 半夜忽然無徵兆地驚醒,感覺思緒像萬馬奔騰控制不住,或是湧現出無法解釋的恐懼感。這種毫無緣由的焦慮、失眠,也可能是心梗的信號。
  • 頭暈
  • 如果感覺疲勞頭暈,休息之後也不能緩解,要提高警惕。

本題指導: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內科教授 許頂立

這套身體「求生欲測試」卷,一次性掃清你的健康知識盲區

正確答案:D

運動常常以犧牲關節為代價,爬山只是一個代表,因為無處不在的“重力”讓關節一直處於負重狀態。

不傷關節的運動,你值得擁有

(向上滑動查看解析)

運動要做到“科學和適度不傷骨”,骨科專家推薦了兩招。

  • 控制運動量
  • 關節勞損等問題,多與運動過量有關。
  • 控制運動量可以遵循“1357原則”:“1”周運動“5”次,每次“30”分鐘左右,微微出汗,運動時心率+年齡≤170次/分,是較為合適的。
  • 運動後,次日清晨脈搏不高於平時、全身不痛、精神不差,否則應減少運動量。
  • 選對運動方式
  • 保護關節,要減少重力對關節的影響,少做負重運動,比如爬山、爬樓梯,多做不負重運動,可減少關節磨損。
  • 游泳:水中鍛鍊如游泳或泡溫泉對僵硬、疼痛的關節有好處,因為水的浮力可以減少關節承受的重力,溫水還能放鬆肌肉,減少疼痛。
  • 騎車:健身房內騎自行車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法,不會給下肢的關節帶來過大壓力。
  • 走路:步行不僅有助於維持關節軟骨細胞的營養供應,鍛鍊關節肌肉力量和協調性,防止骨質疏鬆,而且對於心肺系統及緩解精神心理壓力也有益處。

已經患有關節炎,在關節腫脹時需要限制活動,平時積極鍛鍊可增加肌肉力量、延緩關節退變進度。

本題指導: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院長、骨關節退變與損傷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 雷光華

這套身體「求生欲測試」卷,一次性掃清你的健康知識盲區

正確答案:D

直腸指檢雖然尷尬,卻能讓痔瘡、息肉、癌症現出原形。

尷尬體檢,都是疾病“照妖鏡

(向上滑動查看解析)

比起核磁、CT等百元大項目,體檢套餐中有不少像直腸指檢一樣的“經濟適用”檢查,放棄了體檢科的醫生都替你可惜。

  • 直腸指檢
  • 僅憑外科醫生一根手指,就能令痔瘡、肛裂、肛瘻、直腸息肉、直腸腫瘤、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疾病“原形畢露”,對肛腸疾病的診斷率可高達90%。
  • 糞便分析
  • 糞便分析是消化道疾病的“照妖鏡”,可以瞭解胃腸道有無出血、炎症、寄生蟲感染、消化吸收功能等情況,價格低、無痛苦,經濟實惠。
  • 婦科檢查
  • 婦檢雖然要暴露隱私部位,但醫生看一眼,就能幫你發現外陰有無腫瘤、炎症、尖銳溼疣、白帶異常等;宮頸檢查還能發現宮頸癌。有過性生活的女性,每年應至少接受一次婦科檢查。

本題指導: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博濟醫療中心副主任 甘小玲

這套身體「求生欲測試」卷,一次性掃清你的健康知識盲區

面對身體發來的求生欲測試,你能“活”到第幾題?

  • 生活處處有陷阱,那些讓人感到舒適的事,如吃大餐、葛優躺、吸菸等,背後往往暗藏兇險;
  • 自律的生活、按時體檢、適量運動,雖然不會直接帶來愉悅感,對身體的好處卻實實在在。

新的一年,做一個求生欲滿分的健康人。

這套身體「求生欲測試」卷,一次性掃清你的健康知識盲區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