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將80歲婆婆送養老院 理由是割捨掉他人的期待 才能做出正確決定

舉著剛泡好的茶,小婉說了這麼一句:“如果當初我沒有學會割捨掉他人的期待,現在的我再久被陌生人的一句話給打敗了”。

她將80歲婆婆送養老院 理由是割捨掉他人的期待 才能做出正確決定

那天,小婉和丈夫帶著自己的婆婆一起到飯店吃飯,埋單的時候,老闆娘突然問:“你們全家人一起來這裡玩是吧?”小婉有些驚訝,原來剛剛點菜的時候,都被老闆娘給記住了。

她將80歲婆婆送養老院 理由是割捨掉他人的期待 才能做出正確決定

“不是的,我們是特地從老家上來帶婆婆出來吃飯的。”

小婉客氣的回應道。“你們沒住在一起?婆婆在城裡跟其他兒子、女兒住?”“不,我婆婆住在養老院。”說完這句話,老闆娘眼中出現了一絲鄙夷和驚訝的目光。“老人家看起來很健康,不像是需要住在養老院的人.....”老闆娘意識到自己多嘴了,馬上停了下來。

她將80歲婆婆送養老院 理由是割捨掉他人的期待 才能做出正確決定

要是之前聽到這句話,小婉總是要為自己辯解的,可那天面對老闆娘的質疑,小婉卻不慌不忙的說:“我們覺得住在養老院是一個很好的決定。”

那也是小婉第一次發現,自己已經可以很從容的說出這個事實,不害怕別人質疑的目光。更重要的是,她回答的語氣帶有一種堅定,讓對方沒有理由再往下詢問。

但其實要這麼坦然的接受現在的情況,不理會這個世界的世俗觀念,不承擔扛不起的未來,不為了圓滿被人口中的孝。而犧牲彼此的生活,並非一蹴而就。小婉和丈夫在此之前也都經過一段掙扎和糾扯。

她將80歲婆婆送養老院 理由是割捨掉他人的期待 才能做出正確決定

因為公公年輕的時候就去世了,婆婆一個人把3個兒女拉車大,2個姐姐陸續都出嫁之後,當時還是女朋友的小婉已經感受到了男友的焦慮,認定自己是這個家裡唯一的兒子,有義務負擔照顧母親的餘生。

幸運的是當時婆婆還年輕,一個人生活也還能自理,不覺得兒子需要放棄好不容易打下的事業,回家照顧自己。但先生為了減少內心的愧疚,還是像以前每個星期從很遠的地方回家探望母親。

她將80歲婆婆送養老院 理由是割捨掉他人的期待 才能做出正確決定

這樣的情況維持可很長時間,即便是婚後也沒有改變,舟車勞頓不說,但想一想,一個星期也不回家一趟,平常不需要天天住在一起,對需要獨處的小婉來說,已經很大的自由了,所以即使每次回婆家都睡得不安穩,她也很努力的扮演媳婦的角色,儘量減輕丈夫的愧疚。

而不幸的是,那天婆婆不小心摔倒昏迷了。還好丈夫回家,才及時送到了醫院。醫生說只是血糖不穩,造成的眩暈而且只有輕微淤青不用住院,但要小心不能再摔第二次了。

從那次以後,他們才真正意識到媽老了,已經無法一個個人生活了。婆婆80多歲,雖然保養的很好活動也很自如,也沒有失智,但是一些慢性病,像是高血壓、糖尿病在加上三不五時的健忘,忘記關火、關門等,仍舊有可能威脅生命安全。

她將80歲婆婆送養老院 理由是割捨掉他人的期待 才能做出正確決定

這一地回到家,丈夫就和小婉商量該怎麼安排接下來的婆婆的生活。但因為她們都無法放棄事業,眼下只能把婆婆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一起住這個選擇了。為此,丈夫打算換一套房子,多一間房間給母親住,希望小婉能同意。可小婉卻遲遲沒有點頭的意思。

小婉也是能理解丈夫想盡善盡孝的心情的,和母親同住,是最好最合理的安排。但先生卻沒想到讓母親住進自己的生活裡,並不是多一張床、一雙碗筷這麼簡單,這裡頭隱藏著許多情緒的勞動、生活習慣的適應。

小婉還考慮到婆婆需要專業的醫療,以控制不穩定的血糖和血壓,以及大量的社交刺激延續智力的衰退。這些都不是她和丈夫每天工作24個小時的上班族,可以照料周全的。他們雖然可以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空間,但裡頭沒有靈魂,婆婆只能天天獨自一個人看電視,面對空蕩蕩的家,沒有朋友、沒有聊天。就算請保姆,情況也不會改善到哪裡去,而且經濟壓力很大。

考慮了很久之後,小婉告訴了丈夫:“真的想讓媽媽晚年幸福,我們必須為她找一個合適的養老院”。不出所料,丈夫一時間無法接受,覺得這麼做很無情,等於是遺棄媽媽,不論小婉怎麼解釋他都不聽,夫妻關係也降到了冰點。

她將80歲婆婆送養老院 理由是割捨掉他人的期待 才能做出正確決定

但小婉堅定的告訴丈夫:“如果媽媽還沒住進來,我們就已經無法心平氣和的討論事情。那麼媽媽住進來以後我們的生活,壓力會更大,那個時候,你要處理的不只是媽媽的健康、婆媳相處,還有夫妻衝突。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也都有情緒,想要扮演好孝子和孝順兒媳的信念,很可能成為我們感情的包袱,讓關係變成其他......”

“你覺得媽媽會希望這樣嗎?

當你一心期許自己成為孝順的孩子的時候,你想過這樣的角度麼,是以你紫的需求為中心?還是真的用別人的角度西考過,怎麼安排才能讓TA的後半輩子過的有尊嚴?你該成全自己、母親,還是我們整個家?”

那晚,丈夫在書房裡呆了一宿。隔天的時候,便親自向母親表達這個安排,母親聽完沒多說什麼,只說年輕人高興就好。小婉很感謝婆婆的包容和開明,和丈夫準備在附近找一間好一些的養老院,希望母親不要理自己生活的圈子太遠,老友和親戚也能定期去看望,提高她的安全感。送婆婆那天,小婉和丈夫一同處理來了許多手續,臨走的時候,小婉看到了丈夫的眼淚,總是背對著母親,那一瞬間她覺得自己很殘忍,好像是劊子手拆散他們母子一樣,很害怕自己一時心軟,就撤銷了原先的念頭。她只能強忍著,揹負著親戚們的閒言閒語,堅持讓婆婆搬到了養老院至少一年,真不行再想辦法。為此,他們仍舊一如既往的每週探視,知道婆婆適應了新的環境,丈夫完全放心為止。

她將80歲婆婆送養老院 理由是割捨掉他人的期待 才能做出正確決定

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年,不久前小婉陪丈夫到養老院探望婆婆,剛好聽見婆婆跟來探望的親友說:“我很喜歡住在這裡,有很多朋友,每天很多活動,還有唱歌、跳舞比賽,一點都不無聊。醫生說我的血糖血壓控制得很好,很健康!”

聽到這些話,小婉紅了眼眶,慶幸自己當初的堅持是對的,那些被誤解的委屈,一點也不重要,小婉回想,即使那時候選擇另外一種方式,和婆婆距離近了,但是心會越來越遠。彼此無法有更好的心理狀態,面對微笑的家常話,而是難以剋制的嫌棄不耐煩。婆婆的身體會衰敗的更快,而她和先生的婚姻也會受到嚴重的考驗。

透過這樣的一個心路歷程,她更明白愛不一定是緊緊相連。噓寒問暖、侍醫奉茶,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限制,勇敢割捨不合時宜的觀念和做法,在心裡保持一段距離、保留一點空間,反而保障了彼此的幸福。

她將80歲婆婆送養老院 理由是割捨掉他人的期待 才能做出正確決定

說完這些,小婉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當從他的目光裡,你看到了的是一個現代女性,對於家庭關係以及自己獨立事業和追求的一種睿智。不得不說,這樣的生活和選擇,在當下的社會,應該也有很多,但一些並沒有觸及別人的想法,而非自己的個人意願。茶也是一樣,一家人和和氣氣的喝上一杯好茶,開開心心的來哦上一些心事,其實關係也就變得不那麼複雜了。

不知道您有沒有這麼些故事先弄個和我們分享,如果有的話請告訴我們,藉由一杯茶,便是一種訴說!

一丿茶·一片風華

關係從喝茶聊天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