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辦國辦發文 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據新華社報道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意見》指出,當前和今後很長一個時期,小農戶家庭經營將是我國農業的主要經營方式。因此,必須正確處理好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和扶持小農戶的關係。既要把準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農業現代化必由之路的前進方向,發揮其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引領作用,也要認清小農戶家庭經營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我國農業基本經營形態的國情農情,在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同時,完善針對小農戶的扶持政策,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在基本原則方面,《意見》提出,政府扶持、市場引導。統籌推進、協調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尊重意願、保護權益。

在提升小農戶發展能力方面,《意見》指出,啟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實施小農戶能力提升工程。加強小農戶科技裝備應用。改善小農戶生產基礎設施。

在提高小農戶組織化程度方面,《意見》要求,引導小農戶開展合作與聯合。創新合作社組織小農戶機制。發揮龍頭企業對小農戶帶動作用。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公司+農戶、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戶等方式,延長產業鏈、保障供應鏈、完善利益鏈,將小農戶納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鼓勵小農戶以土地經營權、林權等入股龍頭企業並採取特殊保護,探索實行農民負盈不負虧的分配機制。鼓勵和支持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統一生產、統一營銷、信息互通、技術共享、品牌共創、融資擔保等方式,與小農戶形成穩定利益共同體。

此外,《意見》還提出,拓展小農戶增收空間。健全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支持小農戶發展特色優質農產品,引導小農戶拓寬經營思路,依靠產品品質和特色提高自身競爭力。各地要結合特色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緊盯市場需求,深挖當地特色優勢資源潛力,引導小農戶發展地方優勢特色產業,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特、一縣一業。探索建立農業產業到戶機制,制訂“菜單式”產業項目清單,指導小農戶自主選擇。支持小農戶發揮精耕細作優勢,引入現代經營管理理念和先進適用技術裝備,發展勞動密集化程度高、技術集約化程度高、生產設施化程度高的園藝、養殖等產業,實現小規模基礎上的高產出高效益。引導小農戶發展高品質農業、綠色生態農業,開展標準化生產、專業化經營,推進種養循環、農牧結合,生產高附加值農產品。實施小農戶發展有機農業計劃。實施以鎮帶村、以村促鎮的鎮村融合發展模式,將小農戶生產逐步融入區域性產業鏈和生產網絡。引導農產品加工等相關產業向小城鎮、產業園區適度集中,強化規模經濟效應,逐步形成帶動小農戶生產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鼓勵在小城鎮建設返鄉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等,為小農戶創新創業提供多元化、高質量的空間載體。提升小城鎮服務農資農技、農產品交易等功能,合理配置集貿市場、物流集散地、農村電商平臺等設施。

在完善小農戶扶持政策方面,《意見》表示,穩定完善小農戶土地政策。強化小農戶支持政策。健全針對小農戶補貼機制。提升金融服務小農戶水平。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健全小農戶信用信息徵集和評價體系,探索完善無抵押、無擔保的小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政策,不斷提升小農戶貸款覆蓋面,切實加大對小農戶生產發展的信貸支持。支持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等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立足縣域,加大服務小農戶力度。支持農村合作金融規範發展,扶持農村資金互助組織,通過試點穩妥開展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鼓勵產業鏈金融、互聯網金融在依法合規前提下為小農戶提供金融服務。鼓勵發展為小農戶服務的小額貸款機構,開發專門的信貸產品。加大支農再貸款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小農戶信貸投放。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擴大農業農村貸款抵押物範圍,提高小農戶融資能力。拓寬小農戶農業保險覆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