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科學家聯名呼籲:全面暫停可遺傳基因編輯應用

多國科學家聯名呼籲:全面暫停可遺傳基因編輯應用

《自然》雜誌發表評論文章呼籲全面暫停可遺傳基因編輯的臨床工作,圖片來自Nature

前言:

在2019年1月15日知識分子舉辦的“科技將把人類帶向何處”的論壇中,北京大學講席教授饒毅指出,科學技術的進步有時是把雙刃劍,如何規範基因編輯是今天人類社會面臨的嚴峻考驗之一,缺乏監管的人類生殖細胞基因編輯可能帶來對人類社會安全危害,缺乏法律法規和倫理規範可能帶來國家之間的基因競賽(饒毅演講:基因編輯帶來什麼危機?)。

由此饒毅提出,需要國際社會協調製定國際公約,並將國際公約轉化為各國的法律,以保護全人類共同利益。

3月14日,《自然》雜誌刊登15位基因編輯領域的權威學者呼籲,應全面暫停可遺傳基因編輯的應用,建立一套國際通用的監管框架。

撰文 | 韓東昇

● ● ●

3月14日,來自基因編輯領域的多國科學家聯名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評論文章,呼籲全面暫停有關可遺傳性基因編輯的臨床工作。

這些科學家包括美國博德研究所Eric Lander、張鋒、德國馬普研究所 Emmanuelle Charpentier等學者,其中來自中國的科學家有李勁松、魏文勝、邵峰、聶精保以及邱仁宗等。

多國科學家聯名呼籲:全面暫停可遺傳基因編輯應用

多國科學家聯名呼籲,圖來自nature.com

他們強調,“全面暫停” 並不是要永久禁止相關工作,而是讓大家先停下來,好好思考,允許各界人士敞開心扉、發表意見。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國際通用的監管框架。

此外,“全面暫停”並不牽涉到僅用於研究目的生殖系基因編輯工作(即不會將胚胎轉移到人體子宮內進行發育),也不牽涉到有關體細胞基因編輯的臨床工作(對於體細胞的基因改造並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在這篇評論文章中,研究者對為什麼需要建立監管框架及如何建立做出了全面論述。

多國科學家聯名呼籲:全面暫停可遺傳基因編輯應用

2015年第一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會議,圖來自nationalacademies.org

建立監管框架迫在眉睫

早在2015年第一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會議上,多國科學家就曾對如何合理應用基因編輯技術達成一致協定,即“任何用於臨床目的生殖系基因編輯工作都是不負責任的”。但最近眾多跡象表明,這一協議的約束作用遠遠不夠:

i) 近來有科學家直接公開違反這一協議;ii) 有許多科學家顯然知曉存在違反這一協議的行為,卻沒有采取足夠的行為去阻止;iii) 人們對基因改造人類的研究越來越感興趣;iv) 越來越多評論認為就基因編輯達成共識是沒有必要的;v) 自2015年後,並未採取進一步的措施來有效監管可遺傳性基因編輯行為。

這些現象令人擔憂,因此建立一套國際通用的框架來約束相關行為已迫在眉睫。

在沒有充分了解生殖系基因編輯可能帶來的長期生物學作用之前,我們不應將其應用於臨床。即使從技術上可以做到定點改變某個基因,但其可能造成的影響,我們並不能完全瞭解。


多國科學家聯名呼籲:全面暫停可遺傳基因編輯應用

生物體內眾多基因組成複雜網絡,改變一個點就可能造成“蝴蝶效應”,圖來openi.nlm.nih.gov

人體內成千上萬基因之間的聯繫,像眾多點組成的一個錯綜複雜的網絡,當我們“自以為是” 地改變一個點後,往往會造成我們意料之外的影響。

以此次備受關注的CCR5 基因為例,雖然其突變後可以對 HIV 病毒產生抗性,但有報道指出,CCR5 基因突變後也會大大增加其他病毒感染,如西尼羅河病毒和流感,從而引起併發症和增加死亡的風險。

換句話說,當後代接受了基因編輯後,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負面影響。

倫理和社會的擔憂

生殖系統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很有可能會造成巨大的不良社會影響,如具有遺傳差異的個體很可能會受到汙衊和歧視,DNA 編輯過的兒童可能心理上受到負面影響。

多國科學家聯名呼籲:全面暫停可遺傳基因編輯應用

電影《千鈞一髮》1997年就大膽預測可遺傳基因編輯技術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災難,圖來自rogerebert.com

許多宗教團體也發現,重新設計人類的想法在道德上令人不安。

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哪些人的後代有權利接受基因改良? 技術獲取的不平等可能會加劇社會的不平等。可遺傳基因改良甚至可以把整個人類分成兩類群體。

如何建立有效的監管框架?

基因編輯技術監管框架的建立,不能只由個別團體負責,如科學界或商業界,需要整個社會為之努力,需要大眾知曉,更需要每個國家的支持和自覺。它應該是各個國家為主體,由國際機構牽頭的全球性組織。

本評論文章呼籲,建立一個依託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合作組織或類似的全新組織。

在這個框架下,每個國家應履行自己的承諾,首先在本國內開誠佈公地討論相關政策,根據實際國情批准可能的臨床方案。然後各國聯合建立一個有公信力的全球性機構。該機構負責對各國政府所通過的相關政策進行多邊協商和評估。

文章還指出,該框架雖不是一份白紙黑字的條約,但給各國採取不同的做法留下空間,並鼓勵各國努力提升透明度、公共參與、國際協商並負責在其境內進行有效監督。該框架甚至可以勸阻一個國家放棄考慮不周的臨床方案。

多國科學家聯名呼籲:全面暫停可遺傳基因編輯應用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圖來自nih

美國國家科學院和醫學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以及英國皇家學會等多國組織,對該呼籲作出了積極回應。

其中 NIH 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表示 “希望在最大限度尊重人類的前提下,最終能夠建立一個正確的框架,規定是否或如何進行生殖細胞編輯的臨床應用。”

參考鏈接

http://www8.nationalacademies.org/onpinews/newsitem.aspx?RecordID=12032015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ttac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