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土暖气频频爆炸伤人,农村供暖安全如何保障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郊区的村子里,很多家庭都会在冬天安装一套带水箱的土暖气,添上炭就能变热,便宜又实用。然而,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土暖气,稍有不慎就会变成要人性命的“炸弹”。今年元旦前后,呼和浩特市周边农村发生多起土暖气爆炸事件,造成多人伤亡。

土暖气爆炸威力惊人

1月4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红山口村的一位村民,为了给外出返家的岳父母“暖屋子”,提前返家点着了土暖气。然而就在其添煤的过程中,爆炸突然发生,这位村民当场被炸断了手脚,现在仍在医院接受救治,但幸运的是捡回了一条命。

家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一间房村的村民王永贵家里则没这么幸运了。“我们这边快拆迁了,朋友们曾劝我换电暖气,我觉得没必要,没想到这土暖气突然爆炸,直接把我妈害死了!”1月7日,当记者来到王永贵家时,他仍难以从丧母的悲痛中走出来。记者在现场看到,爆炸产生的巨大威力将整个房屋玻璃炸碎,连接里屋的门也被炸毁,现场一片狼藉。

“现在经媒体曝光出来的只是红山口的那个事情,最近发生的土暖气爆炸事件不少,光我知道的就有好几家。”长期从事暖气工程的资深人士张宇告诉记者,“农村供暖不好解决,烧正规暖气太贵,土暖气省钱又方便,但安全性很低。”

在采访现场,王永贵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他内心充满了自责,既没有报警也没有想太多的事情。“我家的土暖气装了七八年了,这种东西都是三无产品,有的甚至不知道生产厂家是哪里的。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对会早点换掉它。”王永贵悲叹着说。

土暖气存巨大安全隐患

两起事故的发生,都归结于这种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土暖气。“这种暖气一旦停烧,管道里的水就会结冰,水箱烧开后,管道不能流通,气压越积越大,又没有任何气压监测设备,简直就是定时炸弹。”内蒙古圆烨科技公司首席专家赵团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那么,如果将管道里面的水换成防冻液,是不是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

为此记者走访了多个防冻液销售店铺,发现目前常用的防冻液有盐水、乙醇水溶液、甲醇水溶液等多个品种。“甲醇和乙醇都是可燃液体,沸点只有六七十摄氏度。一般加水只能加纯净水和蒸馏水,如果不是的话,水中会有杂质,会和防冻液中的物质起化学反应,轻的会降低防冻效果,重的会使液体变质而腐蚀损坏水箱。而且一些工厂小锅炉都是常压锅炉,不能承压,通过泄压管溢出遇到明火就会燃烧爆炸。”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全生说。

安全供暖遭遇瓶颈

那么,居民们为何不用电取暖呢?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攸攸板镇副镇长索峰。索峰告诉记者,电取暖费用太高,老百姓用煤取暖习惯了,如果要换成电采暖,整个一套设备下来就要多花几千块钱,再加上大笔电费,这个多出来的费用一般家庭是不愿意承担的。

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进供暖“煤改电”政策,鼓励居民进行供暖改造。当前,一些石墨烯陶瓷供暖、碳纤维发热供暖的新技术既节能又环保,但老百姓都盼着能享受上峰谷电价。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当前供电部门装一个这样的电表,单是报装费就要两千多元,许多老百姓因此望而却步。

“现在电采暖技术已经很先进,成本也降了下来,拿石墨烯陶瓷供暖来讲,如果能享受峰谷电价,费用要比烧煤低。但是,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发现,基层供电部门往往缺乏动力,有的老百姓报上去几个月也未能装上。”赵团员说。

“一方面是土暖气频频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是煤改电政策执行遇冷,呼和浩特市农村供暖安全问题如何解决,期待引起相关部门关注。”索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