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法是保护也是反击

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既是今年两会的重点议程,也是海内外关注的热点。如何理解制定外商投资法的背景和意义?请看余治国的《两会观察》。

舆论普遍认为,制定实施外商投资法,是中国兑现开放之门越开越大承诺的具体措施,更体现了中国推动高水平全面开放的决心。在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时,广东和深圳的代表尤为关注,因为该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会产生明显的叠加效应。

199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43亿美元,2000年是400亿美元,2018年1350亿美金,吸引外资额世界第二。

两会观察|外商投资法是保护也是反击

2018年底我国96万家外资企业中,广东占四分之一强。

两会观察|外商投资法是保护也是反击

而作为外资在内地率先踏足的热土,深圳利用外资情况是观察中国开放的一个风向标。截至2018年底,深圳一个城市累计实际使用外资就高达998.53亿美元。

两会观察|外商投资法是保护也是反击

2018年全市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834个,同比增长119.54%。如果把深圳看做一个经济体,实际使用外资额在全国排名第六,仅次于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两会上,广东团的代表在审议法案时明确提出,要让广东成为外商投资法落地实施最坚决,在外商中口碑最好的地区。

两会观察|外商投资法是保护也是反击

外商投资法草案不仅提出要保护外资,同时也有对等安排。比如,如果其他国家地区对我国企业采取歧视、禁止或限制类的措施,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和地区采取相应措施。讲到这里大家就会联想到华为的5G,可以说这部法律对我国走出去的企业,进行了制度性保护和框架性安排。广东和深圳,都是我国吸引外资、企业向海外拓展的“大户”,这无疑又是重大利好。

两会观察|外商投资法是保护也是反击

草案还提出,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适用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政府采购依法对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平等对待;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外资企业转让技术;草案还设置了专门的机制用于处理外商投诉。当然,这一块都是原则性表述,还需要在实施时有具体的细则安排。

两会观察|外商投资法是保护也是反击

两会观察|外商投资法是保护也是反击

事实上,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华外资企业一直享有“超国民待遇”。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全球投资疲软,但每年进入我国外资的数量仍然逐年走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少地方政府非常积极,比如,2017年广东就出台了“外资十条”,有力地促进了外资投资广东的热情。

两会观察|外商投资法是保护也是反击

在我看来,国家和地方积极吸引外资的战略性考虑,还不止于经济上互相促进,更为深远的考虑,是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深度融合,进一步巩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只有拆不开、打不散的经济关系,才能有和平稳定的世界大势和有利于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