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星期五言:在本人看來,拍《殺手悲歌》的羅德里格茲跟拍《阿凡達》的卡梅隆合夥做電影,那就跟竇唯找孫楠搭幫演出一樣,怎麼看怎麼彆扭。當然,這種事出現在竇唯身上概率很低,但那卻的的確確在好萊塢發生了(難怪說好萊塢造夢呢)!至於二者的合作到底能出來個什麼東西,我想這部《阿麗塔:戰鬥天使》已經能說明一切了:那何止是“四不像”,簡直就是“五面怪”、“六稜鏡”、“千手觀音”...可惜那龐大的特效團隊以及“阿麗塔”的滿腔怒火了!真不知羅德里格茲的哥們兒昆汀看了會作何感想?但願倆人別絕交,那我們就再也看不到《罪惡之城》、《恐怖星球》這種極致的暴力美學片來了!

我們這篇文章就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四不像”吧……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一、暴力美學不像暴力美學

說看不出“阿麗塔”的滿腔怒火那是假的,而且不得不承認,這種怒火配上阿麗塔那張天使般的臉更能帶來“暴力美學”般的極度快感,即便從她嘴裡吐出來的“Fuck you”都那麼美!然而,到底是什麼地方讓我們不爽了呢?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沒錯,阿麗塔的這種怒火,或者說“暴力美學”的情緒節奏在電影中沒有持續到底,非但沒有到底,就連持續都談不上,因為電影所有局部的“情緒節奏”都是被打斷的,包括阿麗塔找回記憶這條線,包括機械博士為女兒報仇這條線,包括小帥哥想上“撒冷”這條線...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注意,所有這些線的起點都帶有一種暴力美學式的憤怒情緒醞釀,卻都在半途或者結尾洩了氣、夭了折。這叫什麼暴力美學,叫“暴力洩氣”還湊合。

▼ 我們來想想那些經典暴力復仇片都是怎樣的:

《殺死比爾》不用說了,女主角上來就是被全家滅門,絕地逢生,剩下的唯有一殺到底;

《罪惡之城》也不用說了,不用看劇情直接當MV看就夠爽了;

我們中國的老港臺片更不用說了,從李小龍到“古惑仔”,哪個火不讓你發的過癮的!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 《殺死比爾》劇照,2003

說到這有人要爭辯了,誰讓你當“暴力美學”看了,人家是在講“愛”好不好!人家是“大黃蜂的女友”,不是“比爾的女友”好不好!

行,那我們就不去想暴力了,來看看“愛”吧!

二、人物又想愛又想恨,遊移不定

1、先說阿麗塔吧:

你說她純情,她漂亮性感,她心地善良充滿愛這都沒錯,可你說這種女孩兒能跟別人好好談場戀愛,長相廝守端茶做飯,而不讓她出去打架惹事,那打死我都不信!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在劇中,阿麗塔一邊跟男友拍拖,一邊又惦記著去酒吧找茬兒;一邊趴在父親懷裡掉眼淚,一邊又琢磨著那個“戰鬥軀體”;一邊跟那些牛頭馬面機械人喊團結口號,一邊又幫小男友玩遊戲賺錢...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試問,這叫我們怎麼去當“愛情片”看,更何況阿麗塔那眉頭一皺,板兒牙一呲,她不出去打架我都替她手癢癢!

2、再說那小帥哥吧:

他一方面想著泡妞,另一方面又想著上“天”(撒冷);白天在外面玩兒街頭藝術,晚上卻投機倒把賣廢鐵,給大老闆當馬仔;好得結尾女友阿麗塔都把心臟掏出來了救他,他也看似悔悟了,可他醒過來二話不說又去“登天”了!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你說最後阿麗塔拯救男友能說明什麼:上天不重要,愛情價更高?不見得,男友死後阿麗塔自己又掉頭參加比賽爭取上天了!(好傢伙,她自己把人勸下來了,可自己又去了!)

3、最後說說那對科學家夫婦:

倆人設很簡單,就是活在失去女兒的痛苦中無法自拔。於是,電影開篇就讓喪女的父親找到了阿麗塔,並把為親女兒準備好的軀體送給了阿麗塔。

可問題是,父女之間的關係到結尾沒了下文,而從親情這個角度,阿麗塔絕對算個熊孩子了!她不聽父親的話,不珍惜父親贈與自己的軀體,只是一意孤行出去鬧事兒。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總之我沒看到這層親情在電影中任何昇華的跡象,除了父親為女兒不停地燒錢、燒裝備...

母親更琢磨不透了,口口聲聲說無法面對失去女兒,可這點又體現在哪呢?別說這點,就連她上天的慾望我都沒看出來有多大。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綜上所述,劇中每一對人物間的情感都遊移不定(有上文沒下文),由此導致電影主題遊移不定,這讓我們怎麼把它當成愛情片、親情片、暴力美學片看?

到此又有人要說了:至少電影在局部的風格很強,很有吸引力!的確,說到視覺感電影確實很強,我們不得不佩服人家的製作團隊,但說到風格,那又是這部電影的悲哀了……

三、金屬不像金屬,賽博朋克不像賽博朋克

提到機器人、暴力類科幻片就不得不提金屬樂(包括工業金屬、死亡金屬、新金屬、電子金屬、噪音等等),從《生化危機》到《機械戰警》再到羅德里格茲本人的《恐怖星球》,金屬樂已經不單單作為一種風格出現在電影中,它更多體現出了一種西方人(主要是美國人)對現代工業文明、科學的牴觸與情緒。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 金屬味十足的《恐怖星球》,2007

當然,與金屬樂並行產生的還有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源於漫畫風格的“賽博朋克”。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 《銀翼殺手》裡的賽博朋克之風,1982

千萬別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美工沒有受到這兩種風格的影響(金屬與賽博朋克),看看《阿麗塔:戰鬥天使》中的那些機械人金屬元素的應用,看看那些賽博朋克式的造型與環境。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然而,很可惜,這種局部風格並沒有構成整部電影的風格!它被阿凡達那種好萊塢式的“異域風光”給打亂了!

電影時而表現陰暗潮溼的悲觀情緒,時而又大滿光下玩兒純情,搞得最後不倫不類,這就好比讓“異形”進了動物園,把“普羅米修斯”帶進了阿拉伯...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縱觀那些經典的機械、暴力、末世科幻片,沒有一部其整體風格不統一的,有沒有例外,有!《人工智能》便是一部:裡面同時出現了明亮與陰暗並存的局面。但要注意,那兩種色調作為電影情節是完全對立並列存在的,完全出現在不同的兩個世界。具有一定的隱喻性。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人工智能》中外面和家中兩個世界的色調反差

而《阿麗塔:戰鬥天使》可不是,它是一種既想玩兒酷,又想籠絡大眾的矛盾傾向。因此整部電影金屬不像金屬,賽博朋克不像賽博朋克,阿凡達又不像阿凡達,弄到最後不倫不類。

五、到底是戰鬥還是玩球兒

我們拋開那些風格、類型化的概念不說,單說這部電影在演什麼吧!這也是一度讓人感到迷惑的地方:

電影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幫阿麗塔找回回憶,她的回憶是什麼呢,自然是跟戰鬥、拯救有關。可阿麗塔除了幾個閃回的片段加上在酒吧裡對牛頭馬面們喊出的團結口號,還做了什麼呢?!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說實話,沒了,剩下的就是跟男友在大街上玩兒,跟一群街頭少年打球,跟男友纏纏綿綿談情說愛……

阿麗塔不光跟男友纏纏綿綿,跟那大塊頭機械人也如此,死一次活一次,死一次活一次,沒完沒了了!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一會兒拯救,一會兒愛,一會貪圖地上的遊戲,一會兒又想上天,搞得觀眾不知道電影到底在講那件事,角色的目的何為!

六、高潮在哪?

電影風格的不統一,角色目的遊移不定,加上電影故事線不凝聚,自然會導致電影沒有高潮。最爛最惡俗的商業大片也該最後有個大BOSS,可惜這片沒有,哪怕我們連那個“撒冷”的一角都沒看到。

當暴力美學遭遇“阿凡達”,便出現了四不像“阿麗塔”

觀眾當然可以自我安慰,全當成製片公司留待拍第二集,這麼這集算是個什麼?美劇預告片嗎?

七、《阿麗塔:戰鬥天使》留下的影子

我們前面吐槽了這麼些電影的缺陷、不合理、不倫不類,但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那就是電影的確好看!好看在哪,那自然是局部上的視覺衝擊,自然是每一個人物的造型...這體現了人家制作團隊的專業技術、創意以及協作經驗。

從局部,我們當然能享受到羅德里格茲式的動作快感;我們當然也能一撇賽博朋克式的工業金屬味;當然,那懸浮在空中的“撒冷城”讓我想到了《七龍珠》裡的“加林塔”,讓人無限嚮往爬上去看看;最後當然還有“日本動漫”的味道。

“阿麗塔”,如果你再極致純粹一點,是不是會更好!



關注【星期五文藝】,與我們一起看經典電影,閱讀經典圖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