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蘭记】依然存在的活化石,兰州最后的传统理发匠

【探蘭记】依然存在的活化石,兰州最后的传统理发匠

【探蘭记】依然存在的活化石,兰州最后的传统理发匠

这不是消失的历史,而是依然存在的活化石。身处在繁华的南关十字,历经了从国营到个体的变迁,纵然世事变化,但他却已然三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最传统的理发手艺。年过半百的他,一个人,一家小店,过着平凡而温暖的生活......

三十年手艺 老顾客赞许


【探蘭记】依然存在的活化石,兰州最后的传统理发匠

店面装修简单,理发工具古朴,坐落在南关的一间小店里,王师傅一个人,时而忙前忙后地招呼着顾客,时而和蔼可亲地和顾客嘻嘻寒暄,时而浇灌着店门口那几盆绿植,亦或是坐在门口的藤椅上,静静地张望着巷子里往来的人群,这就是王师傅一天简单的生活。

【探蘭记】依然存在的活化石,兰州最后的传统理发匠

忽而店内走进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与其说是顾客,更不如说是王师傅的旧友,简单寒暄两句之后,老人便熟悉地坐在了椅子上,等待着王师傅为他打理头发。

随着电推子声音响起,一簇簇白发掉落地上。电推子和剪刀轮流上场,不一会儿便将老人原本凌乱的白发打理整齐了。理发完毕,王师傅拿来一块热气腾腾的白毛巾捂在老人下巴处,随后拿起剃刀娴熟地在胡子上刮拭,胡子立即消失不见了。剃完胡子还要整体修面,不用10分钟,老先生整个人看起来便精神抖擞。

【探蘭记】依然存在的活化石,兰州最后的传统理发匠

“王师傅手艺好,我们这些老头都爱到王师傅这理发,我都理了好几年了,每个月都要来王师傅这报道一次。你看王师傅这多干净,人也是个干净人,总是把店里大扫得干干净净的,顾客来了也舒服。”

这位八十多岁、白发苍苍的老人笑着说道。

听得出来,每一句简单的话语都是老人对王师傅这位手艺人发自内心的赞赏,这不仅仅是对其三十年传统手艺的肯定,更是一位老人对自己多年旧友的信任。

一门手艺 一生执念

“我二十几岁就开始学习理发了,现在我已经五十多了,起初,我在国营理发店做学徒,那时候男发和女发是分开的,我学的是理男发。那时候做三年学徒才能成为初级理发师,每三年才能考下一个等级,想成为一名高级理发师最少也需要十二年。”

【探蘭记】依然存在的活化石,兰州最后的传统理发匠

【探蘭记】依然存在的活化石,兰州最后的传统理发匠

“这三十年除了春节的时候休息几天,其他时间基本上没关过门。每天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七点左右下班,中午我会回家休息两小时,一般来的都是老顾客,有什么事就直接给我打电话。有些顾客在我这理发理了很多年,最小的有百天的孩子,年纪最大的有八十多岁的老人。”


【探蘭记】依然存在的活化石,兰州最后的传统理发匠

“我店里只理男发,因为我学的就是男发,店里就我一个人,我也不想雇人,因为我这都是老顾客,我怕雇的人理不好,伤了我的老顾客。”

“我们这一代人比较有责任心,做事比较踏实,就我自己而言,理发是我的职业,我做好我的职业,一方面是为了我的家庭,一方面是因为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手艺,更是我的精神寄托。”

【探蘭记】依然存在的活化石,兰州最后的传统理发匠

“我心态很好,很多人都很羡慕我的心态,我现在开这个店不想挣多少钱,只要够生活就可以了。”

从王师傅的笑容便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年过半百的他,开着自己的小店,做着自由的职业,有着自己的家庭,过着最平凡而简单的生活,或许这就是知足常乐吧。

正在消失的传统

谈及对传统理发未来的看法时,王师傅面露担忧之色。

“现在传统理发正在慢慢消失,没有人愿意再去学习传统里发了,我们可能是最后一批传统理发匠了......”

【探蘭记】依然存在的活化石,兰州最后的传统理发匠


【探蘭记】依然存在的活化石,兰州最后的传统理发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