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莆田市市長李建輝:把湄洲島建成兩岸嚮往的幸福家園

編者按:3月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省代表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並對中外媒體開放。全國人大代表、莆田市市長李建輝作了題為“攜手兩岸同胞 把湄洲島打造成兩岸心靈契合、共創共享的幸福家園”的發言。莆田發佈現把李建輝代表的發言內容整理如下:

李總理的報告,是一份敢於擔當、激發活力、凝聚合力、為民務實的好報告。特別是《報告》全面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指出“兩岸同胞同根相系、同命相連,應攜手共創共享全體中國人的美好未來”,聽了之後,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因為我是來自媽祖故鄉的代表,我們應該更有條件、更有責任,率先落實總書記的號召,率先落實兩岸攜手共建共享的要求,進一步攜手兩岸同胞,把湄洲島打造成兩岸心靈契合、共創共享的幸福家園。

全國人大代表、莆田市市長李建輝:把湄洲島建成兩岸嚮往的幸福家園

媽祖金身

大家知道,湄洲島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是臺灣三分之二以上民眾的精神家園,也是全球3億多媽祖信眾的心靈原鄉。習總書記高度關注媽祖文化的弘揚,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後三次深入湄洲島調研,之後又四次對湄洲島保護和媽祖文化傳承作出重要指示,反覆叮囑我們要“保護好湄洲島”,強調“既是鄉土文化又是重要旅遊資源的媽祖文化,是凝聚兩岸同胞的一條紐帶,要充分發揮其在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多年以來,我們按照總書記的囑託,大力弘揚媽祖文化,全面加強湄洲島生態修復保護。

全國人大代表、莆田市市長李建輝:把湄洲島建成兩岸嚮往的幸福家園

來自各地的媽祖信眾來湄洲島朝拜

一方面,我們攜手兩岸共同弘揚媽祖文化,增進中華文化認同。30年前,在媽祖的感召下,臺灣宜蘭縣蘇澳南天宮組織20條漁船搭載220多名媽祖敬仰者,在200多艘出海漁船的掩護下,衝破重重阻力,直航湄洲島謁祖進香朝拜,開創了臺灣同胞直航大陸的先河,成為兩岸“官未通民先通”的佳話。

2017年,郭臺銘先生親自來湄洲島恭迎媽祖再度巡安臺灣,期間,媽祖行經10個縣市,一路上2000多個機構、500多萬臺灣民眾全程朝拜。現在每年來湄洲島的臺胞超過30萬人次,媽祖文化已成為兩岸共同推動中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我們每年舉辦的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媽祖文化旅遊節、媽祖文化活動周等已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品牌。正如總書記所說,“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

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之際,臺胞對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反響熱烈,新北、臺中、彰化、雲林、苗栗、金門等8個縣市主動與我們聯繫,增進交流合作。接下來,我們將以更加積極、更加開放包容的舉措,深挖文化優勢資源,藉助文創、旅遊等平臺,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吸引更多臺灣年輕一代,攜手講好媽祖故事,弘揚媽祖文化,提升臺灣青年對中華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增進兩岸青年共同傳播中華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文化認同中拉近距離、增強共識。

全國人大代表、莆田市市長李建輝:把湄洲島建成兩岸嚮往的幸福家園

湄洲媽祖金身千年首次巡安興化

另一方面,突出兩岸共創共建,打造生態智慧的示範島。這裡,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湄洲島的巨大變化。記得在1998年3月11日,當時交通還不方便,總書記專程從福州坐車、乘船,帶領大家到湄洲島義務植樹造林,推動湄洲島生態修復,如今總書記種下的那片樹林已枝繁葉茂、鬱鬱蔥蔥。

正是在總書記帶領下,生態文明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全島綠化率由原來的37%提高到現有的58.3%,居全國海島前列,所有沙灘全部納入“河長制”範圍,海漂垃圾清理100%,汙水處理率10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空氣質量全優,綠水青山碧海藍天金砂成為湄洲島最靚麗的底色。

全國人大代表、莆田市市長李建輝:把湄洲島建成兩岸嚮往的幸福家園

湄洲媽祖祖廟夜景

在新的起點上,我們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堅持傳統文化互融與現代文明共建,高起點編制了新的保護整治提升規劃,把湄洲島打造成文化繁榮、智慧治理、生態文明、產業創新、社會和諧等協同發展的生態智慧島。

我們願意與臺灣各界專業人士和年輕一代,通過搭建“智慧+文化”、“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海洋、智慧市政等創新平臺,共同推進文化傳承、社區締造、生態保護、風貌整治,成為兩岸共創共享美好未來的一個縮影。

總之,我們熱切歡迎更多的臺灣同胞、媽祖信眾,一起攜手,創造更好的條件,把湄洲島打造成兩岸心靈契合、共創共享的幸福家園。(中共莆田市委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