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16日,被譽為國民黨軍”五大王牌”之一的整編第74師在孟良崮上全軍覆滅。由於這支部隊在國民黨軍中的地位過於牢固,加之其指揮官又是一個足以迷倒萬千女性的“大帥哥”,以致在70年後的今天,仍有不少人為之議論紛紛。所有話題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 74師為何會失敗?給出的答案也不盡相同,如“共諜破壞”、“地形不利”、“主將驕狂”、“各部協同差”等等,誠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些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不過,還有一個原因卻被人於不經意間給忽略了!
先來簡單回顧一下這場戰役的背景:萊蕪戰役之後,國民黨軍統帥部決定改變戰術,重點進攻山東和陝北。在山東,顧祝同指揮24個整編師、60個旅約45萬人以“密集靠攏,穩紮穩打”的戰法,試圖先把將華東野戰軍逼至膠東海邊,然後再行剿滅。為了打破敵人的重點進攻,華東解放軍在一個多月中忽打忽停,試圖於機動中調動對手,但未能達到預期效果。5月上旬,華東野戰軍主力轉至蒙陰、新泰、萊蕪以東隱蔽集結,尋找戰機。這一次的誘敵行動見效了。顧祝同見解放軍“東竄”,即令各部“跟蹤進剿”,並特命第1兵團司令湯恩伯率領整編74師以及25師和83師撲向沂水。機不可失,陳毅、粟裕決定以虎口拔牙的方式圍殲敵之攻擊矛頭、王牌第74師。
當華野首長做出作戰部署之後,各部迅速行動起來。也就在這個時候,極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據時任華野1縱司令員葉飛回憶,13號黃昏,他接到命令後立即率部趕往預設戰場。恰在此時,第74師各部也在向孟良崮收縮。兩支即將殊死搏殺的隊伍,一個在山坡,一個在山頂。彼此間如此之近,以致葉飛不用望遠鏡都能看到運動中的敵軍。他心裡很清楚,這個節骨眼上,部隊一旦停下來,很容易引起對方警覺。於是,他命令部隊不要理睬這股敵人,繼續前進。解放軍這邊很清楚對方的身份,自然是不願聲張,只管趕路便是。難得的是,對手也很配合他們。或許是將其誤認為是友軍的緣故,74師官兵始終未向對方吆喝口令,更談不上打槍了。最終,雙方“相安無事”。
第二天,戰鬥全面展開。眼見正面出現解放軍主力,與兩個友鄰間的聯繫被切斷,後方退路垛莊又被從魯南飛兵趕到的華野6縱搶佔,74師師長被迫困守孟良崮待援。就這樣,面對國民黨軍的重點圍攻,華東解放軍以“萬馬軍中斬上將之首級”的氣概一舉“吃掉”了其戰鬥力最為強勁的一支部隊。而74師的被殲與葉飛部隊的成功穿插有著莫大關係。戰鬥剛一打響,華野1縱即插入到74師與25師之間,成功地割裂了這兩支部隊的聯繫之後,在覆浮山、界牌、天馬山一線頑強阻擊一切試圖向74師靠攏之敵,最終保證了整個戰役的順利進行。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華野1縱的軍功章上,竟然也有74師官兵的一份“功勞”。須知,在那個霧霾初期的黃昏,如果有哪個74師的軍官或士兵向那支從他們眼皮底下匆匆而過的隊伍喊上一聲“哪個部分的”,歷史可能就會改寫。然而,沒有人這麼做。就這樣,歷史也就按照其本來的那個軌跡前行。
至於74師官兵為何連聲“口令”都不去問,恐怕還不僅僅是一個“懶字”。自內戰爆發以來,74師雖然也曾在華東戰場上遭遇對方頑強抵抗,但仍然奪取了攻取淮陰、二戰漣水等戰鬥的勝利。“連戰皆捷”之下,使得74師官兵從上到下都充滿了一股驕氣,既看不起對手,也看不起友鄰部隊。加之解放軍在戰前的刻意示弱,更是加重了這一點。於是,自然不會有人去問那句“口令”了。相信就算當時74師知道了對方是解放軍,他們中的很多人也不會把那群“手下敗將”放在眼裡。
於是,一個致命的疏忽,再加上致命的驕狂,鑄成了74師在孟良崮上的覆亡!
閱讀更多 戰爭之藝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