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产:年入65万,房地产成投资首选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中产阶级之间正在迅速拉开距离并进行分层,一群“新中产”快速崛起,看看你能否入围。

新中产:年入65万,房地产成投资首选


11月23日,金原投资集团联合胡润百富推出的第一份中国新中产人群全面解读报告——《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其中对新中产的定位是,家庭年收入平均在65万元,本科以上学历,有房有车,平均拥有108万可投资资产,如何理财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

据该白皮书称,截至2018年8月,中国大陆中产家庭数量已达3320万户。其中,北京是拥有最多中产家庭的城市,其次是上海、广东。其中,中国新中产的规模不超过中产阶层总数的30%。

据介绍,这份告揭示了中国中产阶层和新中产圈层的规模、特点和需求,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情感现状和财富观。

来来来,对标一下,你是进入中产阶层还是新中产圈层?

新中产:年入65万,房地产成投资首选


何为中产,何为新中产?

记者从上述白皮书看到,胡润研究院将中产阶层定义为: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后,仍具备更高消费能力及投资能力的社会群体,中产家庭基本消费支出占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具体来说,设定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至少在30万,其他城市在20万以上。

据胡润研究院的定义,“新中产”除了有不错的家庭收入和财富条件,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稳定的生活环境,比如有房、有收入可观的工作等条件。

综合来看,中国新中产的规模不超过中产阶层总数的30%。这些新中产在常住地至少拥有1套房产,最好有私家车;新中产家庭净资产在300万元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企业白领、金领或是专业性自由职业者;80后是新中产的主力军,其次是70后和90后;主观自我认同为中产。

新中产:年入65万,房地产成投资首选


新中产画像:年轻有为,家庭美满,积极向上

据介绍,新中产人群平均年龄35岁,拥有本科及以上良好教育,更偏爱金融投资、TMT(科技/ 媒体/ 通信)等热门行业,已晋升为企业管理层或从事专业性自由职业。

绝大多数已婚并育有子女,其中已婚人群中近1/5已经生育二胎。八成家庭中的子女进入学校教育阶段,“子女教育”成为他们工作之外最关注的话题。

他们已不再满足“有房有车自由购物”的物质追求,而是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品质,他们喜欢阅读、运动健身和旅游,并要求自己秉持“修己慧人,不落人后”的向上精神。

新中产:年入65万,房地产成投资首选


新中产消费观:轻价格重品质,消费全面升级

新中产家庭愿意在体验感知生活以及自我提升层面投入更多。日常消费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基础的功能性和价格标签,而是彰显自己有品质有个人品位的生活方式,满足“休闲享受”的生活理念。

新中产人群的消费更加理性,相比价格,他们更在意消费品内容所附的内在品质及可以赋予他们的额外价值。

新中产情绪:幸福感较高

总体来看,新中产人群幸福感较高。相比目前拥有的财富状态,他们对家庭生活和工作感到更为满意。

平均年龄27岁的90后年轻一代新中产人群,无论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个人职业发展的信心还是对财富拥有情况都感到更为积极乐观,对待生活、工作,有主见地勇于尝新,更向往自由。

80后“夹心一代”所承担的压力逐渐凸显,他们正处于事业的成长期或成熟期,十分注重自我投资,同时开始承担照顾父母、抚育子女的责任,他们努力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寻求平衡。

70后生活轨迹即将或已归于平稳,正处于人生最成熟的阶段,生活阅历、财务能力和个人修养都处于高峰状态,但对于工作、财富的不满意致使总体幸福指数在所有年龄段中最低。他们也注重自我投资,但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提升。

胡润表示:“70后幸福感最低,90后幸福感最高,这跟我原来想象的不一样。相对来说,70后对自身健康满意度低于80后和90后,每年假期天数也少于80后和90后,对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也低于80后和90后。”

另外,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新中产人群幸福感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新中产的娱乐:爱旅游爱运动

新中产人群最为青睐的两大休闲娱乐方式是旅游(53%)和运动健身(40%)。新中产人群重视健康及身材的管理,对运动健身保持着高热情,这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90后年轻人运动健身最积极,超半数每周运动4次或以上。尽管如此,90后对自身健康满意程度并没有明显高于80后、70后。

过去两年新中产人群中平均因私外出旅游5次,90后外出旅游频率最高,17%的90后过去两年旅游次数达到9次以上。在旅游的主题上,新中产人群以休闲度假游为主,占比69%,其次是亲子/父母游(37%)。

在过去两年中,新中产人群平均家庭旅游消费7.4万元/年,18%的新中产家庭每年支出10万元以上。深圳的新中产人群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以户均旅游消费支出8万元/年拔得头筹。

新中产:年入65万,房地产成投资首选


新中产的焦虑

他们是中产阶级的佼佼者,然而与广大的中产阶级相比,他们的焦虑感更强烈。

焦虑之一,子女教育。

他们对子女教育格外重视,过去一年用于子女教育的平均支出为9万元;他们中93%的人计划或着手准备子女未来留学规划,超半数的人希望孩子在大学阶段出国留学,22%的人选择高中让孩子出国留学。

新中产:年入65万,房地产成投资首选


焦虑之二,投资理财。

一方面对理财风险控制的担忧,他们不仅要思考如何应对货币贬值,希望通过投资理财“保值增值”;一方面对于中产身份的焦虑,担心从中产阶层跌落,渴望通过不断积累财富保住阶层地位或进入更高的阶层。

焦虑之三,职业发展。

他们担心行业发展变化、职业晋升空间有限,从而重视学习以及自我提升。

焦虑之四,健康与医疗。

作为职场和家庭的顶梁柱,承受加班、失眠、过劳等亚健康问题,他们中仅一成人对自身健康感到非常满意,此外大环境、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环境污染、医疗费高等加剧他们对未来的担忧。

焦虑之五,父母养老的焦虑。

他们所在的城市或一线城市房价高企,父母同住面临改善住房的需求;同时独生子女政策下导致421家庭结构,父母养老压力双倍。

如何减少焦虑和压力?

新中产在职业上积极进取以及寻找投资理财出路。上述白皮书中称,仅一成新中产人群对目前财富十分满意,70后还希望同时“拥有自由”,80后希望家庭可支配投资资产1000万以上,90后认为很难通过工作获财富自由,需要通过投资理财实现财富爆发点。

上述白皮书披露,“不进则退”是新中产的处境,85%的新中产人群非常关注“投资理财”,43%的人群对投资理财并不是很了解,面临“想理财却不知如何理财”的尴尬局面。新中产的资产配置当中74%以“资产稳健增长”为目的,23%为资产保值。不过珠三角地区的新中产人群对于投资理财更富有冒险精神,其“积极型或相对积极型”投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新中产对自己理财是否感到满意?82%的受访者表示满意或较为满意,在众多理财产品当中,他们对房地产投资带来的收益最为认可,对股票的投资收益感到最不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