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降溫,誰能繼續帶著中國狂奔?

從2012年開始,移動設備開始瘋狂增長,直至如今,街頭大媽都能給你講出互聯網是什麼。如果全國人民都知道了你的財富密碼,那你還有錢賺嗎?夫妻有七年之癢,那市場呢?我們對於互聯網開始疲倦了嗎?

互聯網降溫,誰能繼續帶著中國狂奔?

互聯網曾經令許多人瘋狂一夜暴富,也令許多品牌一路成名,BAT正是互聯網時代最頂峰的代表作。但是也要看到,在互聯網市場,除了巨頭,剩下的企業日子並不好過,雖然是一個多金的行業,但是所付出的辛勤勞動也是對應的,很多年輕人進入互聯網公司,幹了幾年,身體就扛不住了,很多公司,一波又一波的融資砸了進去,但卻始終看不到任何回報,最後悄無聲息消失在市場上。

互聯網行業就是,互聯網正在逐步變成了一個傳統行業。互聯網行業,最近一年內的投資,相比於之前幾年,已經大幅縮減了,這一方面說明:投資者日益冷靜,都不想再進來做最後一個接盤俠。另一方面說明:企業的經營在不斷地調整,從金錢導向,逐步過渡到實業中來。於此背景下,互聯網行業帶來的就業也會逐步穩定,不會繼續一路高漲。山會平,水會盡,互聯網進入過渡期,誰會是下一個中國經濟引路人呢?

可以確定,未來幾年內,互聯網是越來越冷靜的,不會有大的投資,不會有大的破產。市場地位就是BAT帶頭,二線大廠跟隨,三四五六線小廠找準位置站穩,否則消亡。

互聯網降溫,誰能繼續帶著中國狂奔?

年輪總是一輪又一輪的更替著,市場也總會有新的東西冒出來,替代舊的,這些新的東西可能會有很多,但是經過合理分析,逐步過濾,你一定會找到未來的十年的大方向。

那什麼是大方向呢?我們可以從官方文件找到一個明確的答覆,我國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就是一個大方向。這裡的製造不僅是硬件的製造,也包括軟件的製造,計算機行業、電器行業、機械行業、資源環境這些都離不開足夠優秀、足夠人性化、智能化的軟件。

帶著這個方向,我們就會發現,AI是未來十年最有希望的潛力股。這裡的AI不是黑客帝國,不是霍金所說的那些人工智能,當然,這麼先進的東西,小編也很想造出來,但根本就不可能,當前技術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我們所說的AI是一種輔助性的工具,軟件代替了我們絕對重複性的勞動。加入了一定的智能化水平的軟件就會代替我們更多的重複性勞動。

例如,鑑黃師,可以不再每天盯著屏幕看圖片,而是作為人工智能的監護人,保證這些軟件合理運行,並且對於一些機器無法解決的問題,再由人來解決。這才是真正能走入現實的AI。所以大家不用感到恐慌,智能不會代替人類,只會讓人類走到一個更高的位置。

互聯網降溫,誰能繼續帶著中國狂奔?

也正是看到了AI的巨大潛力,BAT紛紛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智能化研究中來,其中,最賣力的當屬百度了,提出了ALL IN AI的概念,足以見得,確確實實壓了很大的籌碼。我們也相信,未來是屬於人工智能的,是屬於百度的。AI必將帶領著中國經濟,更加智能化、走得更加紮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