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脫單,就得走出舒適區!


想脫單,就得走出舒適區!

本文∣1990字 閱讀時間∣5分鐘

01

過年回家,在上海工作的John就變成了家裡的小王,前兩天過年走親戚的時候,小王被問到了最扎心的問題,最害怕的親戚們“突然的關心”終究還是來了:“你有對象了麼?什麼時候結婚啊?”他在朋友圈裡,用同樣的問題採訪了一下週圍的小夥伴們,想找到“單身聯盟”,沒想到得到的回覆竟然出奇的一致:“我一天天的上班已經那麼累了,誰還有心思談戀愛?該來的總是會來的,我就先不擔心了!”

這樣的回答讓我想到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個問題:你知道什麼是“自殺式單身”麼?作為一隻“單身狗”,雖然知道回答會很扎心,但還是忍不住好奇點進去看了一看,果然令人身心不愉悅。將這個鏈接分享給朋友,更是收穫了一群小夥伴的點贊。

只見在這個問題的最開頭,就給“自殺式單身”來了個定義:形容一直單身又不主動擴展社交範圍去認識新朋友,卻每天幻想著能擁有愛情的行為。

啥意思呢?就是不主動找對象,卻相信真愛會主動找上門,結局可不就是一輩子單身下去,上演一出“百年孤獨”嘛!認真來講,“自殺式單身”的關鍵問題,就是:不主動,愛幻想,呆在舒適區裡不動彈。

想脫單,就得走出舒適區!

02

“其實我們不是真的想單身的,我們也是想談戀愛的啊!只是工作太忙禁錮了我!”這是我許多單身狀態的朋友給我的“不談戀愛”的理由。別看理由相同,他們的生活狀態卻可以分成兩類。

  • 獨立自信的精神巨人

這類朋友的“單身理由”其實也就是說說而已,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單身生活過得比誰都精彩!下了班和同事聚個餐,或者保持自己一週三次健身房的習慣去鍛鍊身體,週末和朋友開車去郊遊,或者獎勵自己一場音樂會……工作之外的生活,他們一個人過的更自在,更有意義,愛情好像對他們來說真的不是件必需品,遇到緣分自然就“脫單”了!

  • 說說而已的行動矮子

這類朋友天天嘴上嚷嚷著想談戀愛,可是一下了班就回家當“肥宅”,平時聯繫最多的就是家人和同事,除了必要的社交以外,根本不主動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因為他們覺得要找到一個適合的人,肯定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還不一定有好的結局。真真就是“自殺式單身”的形象代言人:幻想擁有愛情,卻又習慣單身,越來越不希望打破現在生活的狀態和平靜,將自己置於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焦慮的環境中。說白了,他們不敢走出當前的“舒適區”。

想脫單,就得走出舒適區!

舒適區(Comfort zone)是心理學的一個概念,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所以又被稱為“心理舒適區”。在這個區域裡,會覺得舒服、放鬆、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這個區域,就會感到彆扭、不舒服,或者不習慣。很多陷入“自殺式單身”的上班族,其實都是在拿著工作忙給自己的舒適區當藉口。

想脫單,就得走出舒適區!

03

都21世紀了,其實單身也沒什麼,關鍵是看你是什麼樣的單身,這樣才好對症下藥。想要擺脫“單身狗”的稱號,不妨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我現在究竟為什麼單身?我的單身生活有意義麼?

有些人過著充實的、有意義的單身生活,不談戀愛不會損傷他們的幸福感,反而更加自由自在,就像那些“嘴上說說而已”的朋友一樣,這樣的單身狀態也許確實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你單身時的感受並非如此,或許你就需要認真反思一下了。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並非真的享受單身,只是不喜歡社交,喜歡保持在讓自己舒服的狀態下,就要嘗試一下做出改變,邁出自己的舒適區。

想脫單,就得走出舒適區!

“每天,你會有源源不斷的想法改變你的人生,改變世界,改變你的感覺,而你卻什麼都沒做。” 梅爾·羅賓斯用這句話來形容你我的舒適區。因為習慣了舒適,所以你永遠不會感覺想去做!因為習慣了上下班都一個人,所以你不再主動擴大社交圈子。這樣其實是不對的。

先不說脫單的問題,你有多久沒有交到新朋友了?或者說,你也許遇到過很多在非工作場合有認識衝動的人,但這個念頭在你的腦海中一閃而過,就被“算了吧,萬一人家不想認識你呢”的念頭打敗,你沒有將它付諸行動,於是,可能成為朋友的兩個人就這樣擦肩而過。但如果你想行動,就忽略當下的感覺,倒數五秒,5、4、3、2、1,開始行動吧!也許你就多了一個朋友,甚至是另一半!這幾秒鐘短短的做決定的時間,可能會讓你的境遇大大不同。這就是梅爾·羅賓斯的“5秒法則”。

想脫單,就得走出舒適區!

如果說無謂的想法是我們行動的絆腳石,那麼勇氣就是我們行動的動力來源。實際上,5秒法則的作用除了屏蔽感受和想法,更重要的作用是帶給我們邁出第一步的勇氣。正如書中所說“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不少令人恐懼、不確定的困難時刻。直面這些困難,開啟這些困難背後的機會、魔力和快樂,我們每天都需要極大的勇氣。”當我們開始應用5秒法則,我們的生活也許會開始有所不同,我們的勇氣也會隨之增加。

所以,當你內心有了和他人認識的衝動,就不要把它扼殺在搖籃裡,堅持一下,主動的表達,就算沒有脫單,但你也可能因此多認識了一個朋友。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負擔,關鍵還是要鼓起勇氣,主動的邁出這一步,走出“一個人”的舒適區。

所以,試著走出舒適區吧,說不定你就脫單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