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都市生活惬意舒适,为什么老人们还留恋乡下老宅、老屋


我老家是一处小时候感觉很大的院落,它有三间堂屋、三间配房,都是砖瓦结构。特别是堂屋,盖的时候,不管是用的材料,还是规模大小,在当时的村里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用高大上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三间配房,一间是厨房,小时候每次吃饭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欢乐与幸福就会充满整个院落。

这一间是卧室,小的时候我在这间卧室睡过几次,据说爸爸妈妈当时结婚的婚房就是这间。

门道里有一间小小的仓库,小的时候里边都是放些粮食什么的,现在里边放的都是淘汰的农具。

堂屋西边的这间配房以前里边停放拖拉机,现在拖拉机也卖掉了。里边也都是放着一些古老的农具,现在都用不上了,只有把它们全部都放在角落里了。

西边还有一间,也是用来存放杂物的,这两间都是我爷爷亲手自己盖的,虽然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的话,技术确实一般,当时在以前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老家的院子很大,将近一亩地左右,奶奶在家就把这些地充分的开垦起来,种上了菊花、还有柿子树。以前里边种了好多苹果树、桃树。不过以前的品种不太好,近几年都换上了一些不错的果树,如:柿子、雪梨、枣之类的果实。

这也是奶奶开垦的耕地,每年都会种上点麦子、玉米或者是花生之类的农作物,光这些就够我们一大家子的开销了。

这是今年刚刚收货的玉米,看起来还挺不错的。尽管没有高高的小楼、平坦的水泥地、闪闪发光的瓷砖,但是郁郁葱葱的小院,清新的泥土气息,却让人倍感亲切。

还有花生,有了这些,就不用花钱再去购买了。虽然老宅与人家的房屋相比,落后了许多,但是,它还是父母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地方,老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他们最为留恋的念想。所以,每次回省城走出家门时,父母总是交待我们,再忙也要勤来看看老宅,开开窗户,让屋里也透透气,话语之中流露出了依依不舍之情,这就是老人的故乡情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