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佔元:高校科技改革發展40年回顧與展望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改革開放 40 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高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發揮科教融合、人才匯聚、學科綜合、國際合作等優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校科技改革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貢獻卓著,為國家創新發展培養了數以億計的高級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在國家“211”“985”和“雙一流”等支持下,一批高校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創新高地。

高校科技在持續深化改革中砥礪奮進

1977 年,鄧小平同志在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指出,高校“既是辦教育的中心,也是辦科研的中心”,高校作為我國科技重要方面軍的地位得以正式確立。1978 年,全國科學大會、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先後召開,改革開放的號角全面吹響,科技和教育事業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國家通過科技三項費用和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等,恢復了“文革”期間中斷的高校科技撥款渠道,為高校科技工作提供了基本保障。在黨和國家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六五”開始,高校科技工作迅速發展,科研經費從 20 世紀 70 年代末的幾千萬元,到“六五”末增長到近 6 個億,整體上初具規模。

1985 年,中共中央先後系統全面地作出了關於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高校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要發揮重要作用。1987 年,國家教委通過圍繞重點學科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專業實驗室,大幅改善高校科研條件。1993 年教育部率先啟動實施“跨世紀優秀人才計劃”,推進人才資助計劃體系化,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學科帶頭人與骨幹人才的培養工作。1995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佈了《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首次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一系列改革文件的出臺,為高校科技發展指明瞭方向。特別是通過啟動實施“211”“985”工程,以重點建設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科研條件得到持續改善,高校逐步成為科學研究的重要生力軍。

進入 21 世紀,國家加大了科技投入,社會對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日益強烈。高校持續實施“211”“985”工程,教育部等部門相繼推出“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等舉措,紮實加強高校創新能力建設。2006 年,國務院發佈《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年)》,提出“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工作指導方針,強調“建設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將高校放到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地位。這一時期,高校科技對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更加受到重視。在 2000 年召開的全國高校技術創新大會上就提出“高校要將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工作放在與教學、科研工作同等重要位置”,並啟動和推進國家大學科技園試點工作,為加快高科技產業孵化、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以及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科技戰線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總體部署,高校進入內涵式發展的新時代,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推進。改進和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完善中央基本科研業務費制度。深化高校科技評價改革,健全完善以質量和貢獻為導向的分類評價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落實股權期權和分紅等激勵政策。優化科技獎勵、人才激勵機制,擴大高校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健全科研誠信工作體系,努力營造潛心研究、追求卓越、風清氣正的良好科研環境。

2012 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發佈《關於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分兩批認定了 38 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計劃實施以來,得到各地、各高校積極響應,形成了國家、地方、高校三級協同創新中心建設體系,協同創新理念廣泛傳播,相當程度上扭轉了高校科研體制“分散、分割、封閉和低效”的局面。國家認定的協同創新中心在產出重大科技成果、匯聚創新資源、支撐行業產業和區域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取得實效,有效提升高校科技創新能力。2015 年,國務院印發《統籌世界一流大學和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雙一流”建設啟動實施,標誌著國家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高質量上推動高等教育的重點建設,加快推進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當前,高等學校正在紮實推進“雙一流”建設。高校科技創新開始從瞄準緊跟轉變為超越引領,把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科技發展動力逐步從資源驅動、項目驅動向創新驅動、需求驅動轉變;創新能力評價逐步從單純看項目、經費、成果向關注實際創新貢獻和科研育人效果轉變。高校科技發展理念和思維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推進。

40 年高校科技改革發展的主要成就和經驗

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對教育、科技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精闢論述,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對世界經濟社會發展高度預見性的科學論斷,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指導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要堅定不移地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為發展方向等重要論述,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教強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領和根本遵循。高校科技戰線始終與黨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創新型國家建設。

堅持科教融合科研育人,夯實科技發展人才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中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

科教融合是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徵。40 年來,高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根本、科研為先導、科教緊密融合,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一方面,堅持鼓勵高校青年教師開展科研活動提升專業知識水平、跟蹤學科前沿動態,將最新科研成果寫入教材、融入課堂、傳給學生,讓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永不枯竭,讓學生接觸的知識體系與時俱進;另一方面,鼓勵高校教師積極將科學精神、創新思維、科研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更多地在參與研討式教學、參加科技項目研究過程中主動學習、自主創新,實現從接受知識到探索知識、創新知識的蛻變。此外,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創新技術直接應用到教育教學過程中,改善了教學條件,改進了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果,為創新型高質量人才培養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近年來,高校科技在發揮第一生產力作用的同時,還通過實施“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卓越系列人才培養計劃”,大力推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培養了一大批創新創業人才,學生參加科技競賽、科研課題或者依託發明專利的自主創業等科技創新活動日益普遍。

堅持原始創新引領前沿,不斷增強國際學術影響力

高校具有獨特的學科和人才優勢,學科體系相對完善、門類齊全,在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方面一直髮揮著重要的作用。40 年來,高校科技工作始終在鼓勵自由探索、堅持自主創新、突出原創引領的指導思想下不斷實踐和發展,以搶佔更多的科技領域制高點為不懈的追求。2016 年,高校基礎研究經費達到 432.5 億元,同比 5 年前增幅超過 70%,是高校科技總經費增速的兩倍多;高校承擔了全國 60% 以上的基礎研究,承擔 60% 以上“863”、科技支撐、重點研發等重大科研任務,建有 60% 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 60% 以上國家科技三大獎勵,院士、“傑青”“千人”“萬人”等高層次人才總量佔 60% 以上;高校發表科技論文數量和獲得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均佔全國 80% 以上。創新平臺體系優化完善,高校共有國家重點實驗室 153 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62 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30 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00 個。認定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 38 個,投入經費數十億元。建設了一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服務國防類平臺。

高校原始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在凝聚態物理、超級計算機、結構生物學、轉化醫學、氣候變化、轉基因農作物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標誌性成果。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的團隊首次成功觀測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為拓撲量子材料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電子學中的應用鋪平了道路,實現世界科學前沿領域重大突破。北京大學程和平院士領銜的團隊在微型雙光子顯微成像系統取得突破性技術革新,在世界上引起了轟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領銜的團隊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以及多光子糾纏操縱等量子信息實驗領域中作出的傑出貢獻,使我國在量子計算的世界地圖上穩固佔據了一席之地。部分高校參與到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全球海洋觀測計劃(ARGO)等國際大科學計劃,更多高校學者在國際學術組織任職,數量增長,層次提升,國際學術話語權進一步加強。高校科技創新態勢已發生歷史性轉變,從跟蹤為主邁入“三跑並存”的新階段。

堅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撐起自主創新的筋骨

高校科技始終堅持走科技、教育、經濟、文化相結合的發展道路,聚焦國家重大需求,主動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以兼容幷蓄、開放合作、協同共贏、交流互鑑的原則,加強與科研院所、政企商農、國外機構等的廣泛聯繫和密切溝通,努力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不斷促進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的有機結合。

高校的科技成果和社會服務有力支撐產業升級,為高鐵、核電、光伏、數控、高壓輸電、4G 通信、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例如:清華大學自主研發高溫氣冷堆技術,建設世界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性的高溫氣冷堆商業示範核電站,是當前最先進的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使我國佔據了世界核能科技的制高點。北京大學王選院士領銜的團隊成功研製漢字激光照排技術並大規模推廣應用,使中文印刷業跨入“光電”時代。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銀河”巨型計算機系列,使我國跨進了世界上少數幾個研製巨型機國家的行列。十八大以來的五年,高校科技服務社會獲得的科研經費達到 1 791 億元,在科研經費總量中佔比超過 1/4,這一比例高於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科技成果直接交易額達到 130.9 億元,發明專利授權量佔全國總量的近 1/4。

高校積極推進大學科技園建設,深入開展“雙創”服務。截至 2016 年底,全國高校共建有 115 家國家大學科技園,累計畢業企業 9 189 家,在孵企業 9 861 家,其中師生自辦企業 1 373 家,高新技術企業 954 家。2016 年,在孵企業轉化高校科技成果 3 140 項,佔當年全部轉化成果 2/5 以上,有力促進了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新產業孵化、企業轉型升級。

堅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讓廣大師生創新活力充分湧流

40 年來,高校科技始終堅持深化落實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任務,積極破解發展過程中的瓶頸障礙,努力健全完善科技創新資源保障條件,不斷優化科技創新政策環境和文化氛圍。完善基本科研業務費制度,年資助總額穩步增長,累計中央財政投入已近 300 億元,資助高校超過 100 所,有效緩解了高校科研長期以來缺乏穩定支持的困境,為高校教學科研人員和優秀學生開展自主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若干地方已參照建立起基本科研業務費制度。評價改革深入推進,科技獎勵、人才激勵機制進一步優化。高校科研誠信工作體系在健全中強化,學風態勢實現了趨勢性扭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共享,科技基礎條件資源保障進一步增強。進一步擴大高校科研自主權,給高校鬆綁減負。

40 年來,高校科技創新活力不斷增強,規模快速擴大,水平大幅提升。高校擁有 740 餘名兩院院士(含港澳臺地區),1 238 個教育部創新團隊和基金委創新群體。截至 2016 年,開展科研活動的高校達 1 497 所,和 5 年前相比增長了 23.5%;R&D 人員全時當量增長了 14.6%,達 36 萬人年;高校年度科技經費增長了 31.3%,達 1 537 億元。

新時代高校科技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舉措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和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戰略任務。高校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結合點,是三個“第一”的重要載體,承擔的歷史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高校科技工作將進一步突出重點,與國家戰略目標更好銜接,為實現科技強國、教育強國目標,發揮戰略支撐作用。

堅持黨對高校科技工作的領導

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高校科技事業發展的首要政治任務,把廣大高校科技工作者凝聚在黨中央的周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智慧和力量聚焦到世界科技前沿、國家重大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上來,勇於擔當、追求卓越,淡泊名利、甘於奉獻,進一步提升創新引領和至誠報國能力,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實施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

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發揮高校在重大科學前沿、前瞻性基礎研究方面的優勢,強化基礎研究,啟動實施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佈局建設一批前沿科學中心,面向世界匯聚一流人才團隊,促進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示範區,實現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到 2025 年,支撐一批重要學科躋身世界先進行列,若干重點方向率先實現學術引領,在科學前沿重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建成若干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高地。

開展高等學校服務國家戰略行動

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找準切入點,組織高校主動對接、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建設一批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提升國際合作交流水平,廣泛開展人員培訓與交流、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落實軍民融合戰略,出臺實施《高等學校科技創新軍民融合發展規劃(2018—2022)》,開展軍民融合體制機制改革試點,探索省部聯動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模式,加強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等。參與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強與北京市、上海市的深度合作,大力支持北京科創中心、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推動多種形式的協同創新

拓展思路,加強機制建設,充分調動有利因素,全面提升創新能力。繼續推進“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加強政策引導和評價評估,重點在聚焦重大需求、促進軍民融合方面謀劃佈局,認定、建設一批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同時,加強與地方政府聯動,共同認定、建設一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加強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建設工作,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協同創新中心將與前沿科學中心相得益彰,形成面向科技前沿高水平基礎研究和紮根中國大地高質量社會服務的雙高峰,共同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撐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全面支撐“雙一流”建設,推動高校成為建設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的戰略力量。

充分發揮科技對教育的支撐引領作用

教育現代化離不開現代科技的強有力支撐。縱觀教育發展史,科技與教育的發展總體上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支撐。推動實施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把信息技術發展與教育改革發展深度融合。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建立聯合推進科教融合的工作機制,大力推動教育科學基礎研究,籌劃教育科學基礎研究的重點、重大項目以及重大研究計劃,鼓勵有條件的高校成立研究機構並佈局相關研究平臺等。

深化高校科技體制改革

持續優化政策環境,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做實做細高校內部的科研隊伍、考核評價、成果轉化機制改革,把改革任務落實落地,用好用足政策紅利。改革科研人員聘用機制,用科研項目勞務費聘用相對穩定的基本科研隊伍,為科技創新提供有力的人力保障。推進科技評價機制改革,建立以質量和貢獻為導向的科技評價機制,形成激勵約束並重的分類評價標準和開放評價方法,支持科學家在寬鬆的科研環境中持續研究和長期積累。落實成果轉移轉化改革任務,推進高校建立市場化的專業服務機構:一方面,通過優化政策環境,推動高校落實各項政策,完善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各項制度和工作機制;另一方面,要遵循科技成果轉化規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使成果轉化成為科研工作者的自覺行為。

改革開放以來,高校的科技事業欣欣向榮,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巨大貢獻。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高校科技工作將秉持“引領創新、支撐發展、科教融合、開放協同、追求卓越”發展理念,牢固樹立服務需求導向,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中實現新的跨越,為實現“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作者:杜佔元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