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忌諱談論死亡?到底是樂觀還是太糊塗?

孔子說過:“未知生,焉知死?”言下之意:還沒有好好活過,怎麼就去談論死亡那樣無聊的事?也就是說,人過早地談論死亡的事情不僅徒勞無益,而且並不討好。這句話,包含著我們中國人對生死問題的最普遍的看法。

為什麼中國人忌諱談論死亡?到底是樂觀還是太糊塗?

在中國的民間,死亡這個話題被中國人認為是非常不吉利的,是一種"喪氣話",一般中國人是很忌諱談論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而反觀西方文化的小學生課本,在介紹人生過程的基本概念中,死亡就被作為一個重要的人生"event",列在課本中,與戀愛、結婚、生子、工作等人生事件並列,一點不覺得"喪氣",這是為什麼呢?

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從小到大,教師家長教導我們如何學習,如何待人處事,卻始終忌諱與我們談論生死。但是面對死亡,我們卻又是殊途同歸,終究是要向死神一步一步靠近的。

為什麼中國人忌諱談論死亡?到底是樂觀還是太糊塗?

所以中國人認為,死亡這種話題不能由人(自我)來談,而只能由"身體"自己來談,即思維不能審視身體的有限性,而應該順從"身體"自然的生老病死,而不能僭越的去談論它。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死亡話題會使談論者(自我)感受到一種"消失的威脅",產生一種恐懼感和無意義感,會導致一種發自內心的排斥。

只有在理性思維的觀照下,死亡才是必要的話題:由於人類的思維只能處理"完整的概念",即"有始有終"的存在,所以不談論死亡就無法理性的審視人生,因為思維無法處理一個無限(沒有終點)的對象。甚至可以說,談論死亡是思考人生的前提,因為只有當生、死兩個點確立後,人生的整體性才呈現出來,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才會成為必要。中國文化迴避死亡,這其實也就選擇了對人生的意義的迴避,這人中國人產生一種"生命無限"的幻覺,從而對金錢和權力產生沉迷,放棄了對有限生命過程的體驗。有一句西方人對中國人的評價十分到位:活著的時候,中國人渾渾噩噩的浪費生命,彷彿生命永遠不會結束;而當死亡來臨時,中國人又往往撕心裂肺到哭號,彷彿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為什麼中國人忌諱談論死亡?到底是樂觀還是太糊塗?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們雖無法改變封面前和封底後的事情,但書裡的故事,我們卻可以自由書寫。

很喜歡畢淑敏的一句話:“人生本沒有什麼意義,人生的意義便在於我們要努力賦予它的意義。”

面對死亡,我們都要補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