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聽說宋朝就有“電“了,而且有詩為證

一說到電,大家就會聯想到日新月異的現代科技,畢竟在現代化的文明社會里,電的應用無處不在,不誇張地說,離開了電,我們的生活將變得一團糟。

厲害了!聽說宋朝就有“電“了,而且有詩為證

而說到宋朝,你又會想到什麼呢?是浪漫到飛起的宋詞?忠肝義膽、英勇無畏的岳飛?還是喧囂繁華的汴京圖景?

不過話說回來了,電和宋朝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在某些情況下竟然奇蹟般地同框了,這不是穿越,不是杜撰,而是真實存在過的,南宋宰相杜範曾經寫過一首題為《電》的詩:

《電》

南宋杜範

玉女開天笑,驪龍弄月珠。

照眸千壑滿,應手一絲我。

晻映同雲表,行移轉海隅。

田夫佔北極,明日雨平鋪。

如此看來,似乎早在宋朝就已經有“電”這個概念了,那這是不是意味著宋朝人民可以享受有電的便利生活了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宋朝的時間範圍是從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距離法拉第提出電磁感應定律還有好幾百年的時間,所以說,這首詩裡的“電”並不是我們現在常說的用來照明、玩手機、玩電腦的電。事實上,它所說的是一種相當常見的自然現象——閃電,整首詩描繪了大雨來臨之前,烏雲密佈、電閃雷鳴的壯觀景象。

厲害了!聽說宋朝就有“電“了,而且有詩為證

事實上,電不是被人發明出來,它是原本就存在於自然界的一種現象,早在公元前2750年撰寫的古埃及書籍裡,就有關於會發出電擊的發電魚的記載。

而在我國,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時期,甲骨文中就有“電”的形聲字;西周初期,在青銅器上就已經有了雨字旁的“電”字。

厲害了!聽說宋朝就有“電“了,而且有詩為證

可見人類早早就發現了電的存在,但可惜的是,並沒有能夠早早地把它應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直到公元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併發明瞭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臺發電機,才讓電能的大規模應用成為可能。

至於我們國家,最早使用電能還是在清朝光緒五年(1878年),當時在上海的英國殖民者為了歡迎美國總統,特地運來了一臺小型的引擎發電機,在上海外灘用了兩個晚上。

厲害了!聽說宋朝就有“電“了,而且有詩為證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瞬間恍然大悟了呢,不得不說,我們能夠擁有如今如此便利的生活,還要感謝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學者不懈的努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