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什麼選擇葬在清西陵,真的是因為篡位而無顏再見康熙麼?

雍正沒有選擇葬在清東陵,而另建了一座清西陵,是因為自己的是篡位沒臉再見康熙了麼?答案當然不是。

雍正皇帝本來將自己的陵寢地址也選在了清東陵的九鳳朝陽山下,並運去了大量材料。但是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以那裡“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為藉口而廢棄了原有方案,進而另選陵寢地址。

之後就選擇了在易縣永寧山下,此地為“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匯合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雍正也對此非常滿意,認為“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也就將此地選為了自己的陵寢地址。而為雍正找到這樣一塊風水寶地的不是別人,正是怡親王胤祥。原本雍正也想讓胤祥葬在這裡,但是在胤祥的執意堅持下,胤祥最終葬在河北淶水縣。

所以雍正不選擇在清東陵地區作為自己的安葬地的真正原因是地質問題,與他是不是篡位沒有關係。而選擇清西陵地區安葬自己,完完全全是因為風水原因,而雍正的陵寢自始至終沒有被盜也說明了雍正的眼光,也證明了這裡確實是一塊適合修建陵寢的風水寶地。

雍正為什麼選擇葬在清西陵,真的是因為篡位而無顏再見康熙麼?

清西陵並不是只有雍正皇帝的泰陵,還有其他皇帝的陵寢。

乾隆由於對他爺爺康熙的崇拜,選擇安葬在了清東陵,同時留下了依昭穆次序在東陵、西陵界內分建陵寢的制度,也就是按照皇帝先後順序,在清東陵和清西陵之間輪流進行安葬。

因而,乾隆的兒子嘉慶皇帝自嘉慶元年(1796年)開始在清西陵修建陵寢,到嘉慶八年(1803年)完工。除了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還有道光的慕陵以及光緒的崇陵,都在清西陵。此外還有3座後陵,以及懷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等共14座。

雍正為什麼選擇葬在清西陵,真的是因為篡位而無顏再見康熙麼?

另建清西陵,並不是雍正第一次打破滿清入關以來的殯葬傳統。

孝莊文皇后死後37年,康熙都沒有拿牌下葬,但是雍正一繼位,就主持單獨為孝莊修建陵寢,這也是清朝唯一的一座後宮單獨陵寢,地址選擇清東陵風水牆外側,既滿足了孝莊希望同兒子同葬的遺願,也表達了雍正對於這位太祖母的敬重,也算圓了康熙的一大心願與遺憾吧。

還有對於怡親王胤祥的母親章佳氏的安葬。章佳氏在康熙朝時為庶妃,死後被追封為敏妃。雍正登基後,“母以子貴”才被冊封為敬敏皇貴妃,棺槨也從原來的陵寢中抬出,重新按照皇貴妃的標準下葬,並且是同康熙合葬入景陵地宮中,這也開創了清朝皇貴妃從葬帝陵的先例。

雍正為什麼選擇葬在清西陵,真的是因為篡位而無顏再見康熙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