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7.1%

2018年,我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4元,總體水平超過低收入農戶認定標準線11160元,低收入農戶幫扶工作成效明顯。

一、轉移淨收入比重超過50%

低收入農戶人均轉移淨收入6323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0.5%,同比增長27.5%,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4.8%,是拉動低收入農戶收入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2018年,我市大幅提高基礎養老金和老年保障福利養老金待遇標準,上調社會救助相關標準、減免低收入農戶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金、提高低保戶“兩節”慰問補助標準等政策,促增收效果明顯。

二、工資性收入持續增長

低收入農戶人均工資性收入為4974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39.7%,同比增長11.1%,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27.2%,就業幫扶效果顯著。據市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市級各部門通過崗位補貼、技能培訓、助殘增收基地、公益崗位託底安置等相關政策落實低收入農戶轉移就業,新增低收入勞動力就業5876人;其中,公益性崗位安置的低收入勞動力新增2351人,有力推動了工資性收入增長。

三、財產淨收入平穩增長

低收入農戶人均財產淨收入為760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6.1%,同比增長17.6%,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6.2%。2018年全市新增造林綠化面積26.9萬畝,加大了土地流轉力度。另外,隨著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和產業幫扶項目的推進,促進了低收入農戶土地流轉收入的增加,為低收入農戶增收提供新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