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蘇軾的軼事,彷彿讀了一部《論吃貨的自我修養》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大文學家,他不但對詩文、書法造詣很深,而且堪稱是我國古代的頂尖美食家,不僅能吃會吃,本身對烹調菜餚也很有研究。在東坡名下赫然有一系列菜:東坡豆腐、東坡魚、東坡肉、東坡羹……足以成一“東坡席”。造成這一現象原因主要在於東坡先生的能吃善詩:吃野雞寫《野雉》詩,吃鯿魚寫《鯿魚》詩,吃鮑魚寫《鰒魚行》,吃竹筍寫《送筍芍藥與公擇二首》,吃蟹寫《丁公默送蝤蛑》,哪怕一碗粥也要入詩《豆粥》,小小一碟時蔬也成全了一首《春菜》詩……

蘇軾說:“街談市語皆可入詩,但要人溶化耳。”正如他的吃一樣,他的詩也有雅有俗,而且大俗大雅,非常人能所及。從他的吃和吃出的詩,反映出他豁達的人生態度,是一個活色生香的可愛形象。

看完蘇軾的軼事,彷彿讀了一部《論吃貨的自我修養》

而且東坡菜系列都說得上名至實歸。東坡豆腐是有案可查的宋代菜,東坡魚更有東坡自己的話作證,《東坡志林》記載:“予在東坡,嘗親執槍匕煮魚羹以設客,客未嘗不稱善。”

那按今天的話來說,蘇軾就是一位妥妥的“帶貨達人”~下面和木木醬一起細數那些蘇軾先生帶火的好吃的吧——

荔枝

被貶謫至廣東惠州時,東坡先生作詩《惠州一絕/食荔枝》: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看完蘇軾的軼事,彷彿讀了一部《論吃貨的自我修養》

東坡涼粉

相傳北宋時期,大文學家蘇東坡任鳳翔府(今陝西鳳翔縣) 籤書判官時,於鳳翔東湖避暑,炎炎夏日無清涼爽口之物下肚,特命人取濱豆(也稱作小扁豆)研磨成粉,熬製成糊狀,盛入石頭器皿中待其冷卻後,切成條狀,配以鹽醋辣椒等佐料涼拌,因其口感爽、滑、並有清涼解暑之功效,之後流傳與鳳翔民間。後人為紀念他稱其為“東坡涼粉”並流傳至今。

看完蘇軾的軼事,彷彿讀了一部《論吃貨的自我修養》

東坡涼粉

酥油果

在明代王世貞《調謔編》“巧對”條中說,蘇軾在黃州時,何秀才請他吃的油果很酥脆,他問主人:“叫啥名?”主人回答說無名。蘇軾又問:“怎麼這麼酥?”在座的客人都拍手叫好說:“就叫這個好了!”一位姓潘的長官明知蘇軾不善飲酒,還常端出好酒來請他,他說:“此必錯煮水也。”一天蘇軾忽然想吃油果,就作了一首詩送給何秀才:“野飲花前百事無,腰間唯系一葫蘆。已傾潘子‘錯注水’,更覓君家‘為甚酥’。”

饊子

他的“寒具”詩寫道:“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什麼是“寒具”?說白了就是今天的饊子。饊子可儲存,寒食節禁菸火,便用饊子來代餐,所以叫寒具。

看完蘇軾的軼事,彷彿讀了一部《論吃貨的自我修養》

山芋玉糝羹

當時有人忽出新意,用山芋作玉糝羹,色香味俱佳。蘇軾飽餐一頓後賦詩曰:“香似龍涎仍儼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將北海金齏繪,錯比東坡玉糝羹。”他還在《仇池筆記》中說,江南人喜歡做“盤遊飯”,把鮓、脯、鱠、炙等菜餚埋在飯中,土話就叫“掘得窖子”。

看完蘇軾的軼事,彷彿讀了一部《論吃貨的自我修養》

東坡肉

相傳蘇東坡在徐州、黃州、杭州三個地方做過“東坡肉”。追本窮源,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創制,在黃州時得到進一步提高,在杭州時聞名全國:

在任徐州知州時帶領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百姓紛紛殺豬宰羊上府慰勞,東坡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家人燒製紅燒肉回贈予老百姓。大家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它為“回贈肉”。

看完蘇軾的軼事,彷彿讀了一部《論吃貨的自我修養》

元豐三年(1080)二月一日,蘇軾被謫貶到黃州,見黃州市面豬肉價賤,而人們不大吃它,便親自烹調豬肉。有一次他食得興起,即興作了一首打油詩名曰《食豬肉詩》,詩中寫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詩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開始爭相仿製,並把這道菜戲稱為“東坡肉”。

看完蘇軾的軼事,彷彿讀了一部《論吃貨的自我修養》

蘇東坡二任杭州知州時,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葑草湮沒大半的西湖重新恢復昔日美景,杭州的老百姓非常感謝他,過年時,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東坡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醇香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後無不讚賞稱奇,於是“東坡肉”的美名更傳遍了全國。

看完蘇軾的軼事,彷彿讀了一部《論吃貨的自我修養》

明代王世貞的《調謔編》記有許多蘇軾的軼事趣聞,其中“燒豬”條記載:“東坡喜食燒豬,佛印住金山時每燒豬以待其來。一日,為人竊食,東坡戲作小詩一首雲:‘遠公沽酒飲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本來只是吃不到肉的戲謔之言,誰知“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竟成了後世的警句。

看完蘇軾的軼事,彷彿讀了一部《論吃貨的自我修養》

看得是不是想吃了呢?

垂涎三尺,非一日之饞,快去發現身邊的美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