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引言

100多年前,火車速度超越了馬車

60年前,集裝箱奪去碼頭工人飯碗

2017年,人機大戰連續敗給阿爾法狗


大概從人類發明機器的那一刻起,就再沒有什麼“鐵飯碗”了。不同科研或者學術機構也總像約好了似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幾篇“機器人替代人工”的預警報告,並引發一輪熱議。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在短短的一生當中,我們不僅要受到周邊一些環境的影響,人類發展的一些新興技術也在推動我們的命運變革和轉折。這些轉折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空前糟糕的,比如說失業。

麥肯錫近期用一份160頁的報告明確告訴我們:全球最高達50%的工作是可以被機器人取代的;有六成的工作崗位,其30%的工作量可以由機器代勞;到2030年(還有13年時間),保守估計全球15%的人會因人工智能導致工作發生變動,大膽預估會影響30%的全球人口。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更令我驚訝的是其中關於中國報告中指出廚師與機械師這類職業將受到的衝擊最大。到2030年,以這兩個崗位為代表的基礎工作會減少360萬。報告稱考慮到中餐的流水化生產趨勢,廚師的需求會大大減少。

我的天~但凡是一個吃貨,對美食的態度就決定了生活的溫度,只要人們對美食的態度不死,那麼機器人是怎麼也無法代替真正的廚師的!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類似的爭議年復一年,而觀點基本上分為三派:

1. 保守派認為科技讓人們失去了工作。

2. 前衛派則認為科技把人類從大量的枯燥重複性工作中解放了出來,釋放了人類的創造力。

3. 理性派則站在中間,顯得特別中肯。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曾今那些被“宣判死刑”的職業是否至今安好?首先我們來看下BBC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數據體系分析了 365 種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表。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根據這張彙總表,我們將表中被淘汰職業類型做以下劃分:

1、電話推銷員,銀行職員,接線員等客服類職業

宣判客服類職位將要消失的觀點,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就有了,雖然那時還沒有什麼先進的智能系統比如自動販售機、電視購物、雲客服系統等。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表面上看客服類職業要做到事無鉅細,但實際上顧客的需求種類可以進行歸納,只要把每一種服務場景進行細分,再不斷補充,將需求總結歸納,然後制定對應解決方案解決,那麼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是你看,即便到了現在,大家都用淘寶購物了,為什麼還需要一種叫“店小二”的職位?銀行卡掛失完全可以通過打電話、官網、手機app甚至微信自助完成,為什麼大家還是喜歡選人工服務?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這就像每次買西瓜都要問“瓜甜不甜”一樣,雖然明知道結果可能都一樣,但聽人說一遍總歸更安心。尤其是在面對突發狀況的時候。這也是人工服務詢問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

2、手藝人——廚師,調酒師,咖啡師等技能類職業

老話兒說“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但是小編我最近有點焦慮,當我知道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啟用機器人程序來寫稿子,我內心不免產生一個疑問:未來我會被科技淘汰嗎?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早在 30 多年前,要靠手藝吃飯的職位就被預測到了增長將越來越低於平均。在標準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商業系統面前,去實現某項工作,手藝似乎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已經越來越微乎其微。

但是,比如中餐大廚經常說醬油少許,這個“少許”就很複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模式識別的工作。再比如說花匠,看著好像是很低端的工作,但是這麼多花草、這麼多形狀,不同的病變、不同的生長週期,花匠的模式識別是極其複雜的,這恰恰是機器暫時替代不了的。

手藝人現在有另一個稱謂——匠人,因為純手工製作出來的東西具有差異化,它與流水線的標準化不同。當物品標籤被貼上“純手工”後會被認為更具靈動性,東西也更有吸引力。

3、倉庫管理員,分揀員,郵遞員,快遞員等物流運輸類職業

1982 年,日本東芝集團耗時研發2年,以800萬美元的成本生產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郵件分揀系統。自動稱重、掃描、計算郵費、蓋郵戳,再放到相應的投遞框裡,雖然當時的郵政系統也是需要人的——分揀,機器只能承擔 60% 的工作,但至少預示著將有 60%的職位被終結。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相信沒有一家公司比亞馬遜更能體現圍繞自動化的種種佈局實施。而國內的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目前也在積極開發部署倉庫物流,快速提升自動化分揀效率,各種物流自動化概念層出不窮。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亞馬遜自引入Kiva機器人以來,增加了8萬名倉庫員工,倉庫員工總量超過12.5萬人。該公司表示,這種倉庫招工熱潮將會持續下去。因為有的之前堆疊塑料箱的人員,成為了機器人操作員。很多其他的員工轉移到接收站,在那裡他們手動將大箱的商品整理到塑料箱等等。在這些倉庫任務上,亞馬遜顯然認為,人類工人的表現要勝過機器人。

但你看,這些曾經”被宣稱“即將消失的職位,目前它們多數還是好好的。


那麼到底哪些人類工作能被機器替代?

哪些目前不能?

取代標準又是什麼?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和O*Net公司的數據調查,對800多個職業的2000多個工作活動的詳細分析,量化了在美國經濟環境中花費在這些職業上的時間以及實現自動化的技術可行性。

將評判標準界定為:極易自動化,較易自動化,難於自動化的三組。在每個類別中,討論機器人最不可能替代人類目前所從事的行業和職業。而對工作活動進行分析是檢查自動化可行性的最準確方法。

其中技術可行性是自動化的必要先決條件,是指:藉助已論證技術實現自動化過程所消耗的時間百分比。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數據來源:McKinsey&Company

雖然技術可行性是自動化的必要先決條件,但並不能完全預測某活動能否實現自動化。還要考慮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實現自動化的成本,相對市場稀缺性,技能難度,監管和對社會接受性的考慮等等。

比如勞動力成本和相關的供求關係。如果工人的供應充足,而且比自動化要便宜得多,那麼決策者就不會使用自動化。

還要考慮勞動力替代以外的效益,包括更高水平的產量、更好的質量及更少的錯誤。這些通常比降低勞動力成本要重要的多。同時也必須權衡監管和社會接受度的問題,例如機器在任何特定環境下可被接受的程度。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比如醫療服務行業,從理論上講,機器人有能力替代護士的某些功能。但是現在如果真的讓機器人照顧患者,相信許多患者是難以接受的。舉例,一個病人大病初癒,剛做完手術,推到病房裡,你弄個機器人,弄個金屬管子在病人身上亂摸亂碰,這算什麼?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帶有人情味且和藹可親的護士對他們噓寒問暖,這個時候病人才感覺到病痛要減輕一些。他們更期望與人類接觸,在照顧病痛的同時需要友善的關懷,這是自動化替代不了的。

不可否認,機器人自動化,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搶”走了人類的部分崗位。以美國為例,2000 年開始,美國製造業領域崗位消失了近 500 萬——佔職位總數的 30%。

但人和人之間聯繫的工作,未來恰恰可能是不能被替代掉的工作,而那些社會地位在原來的工業社會當中比護士要高得多的醫生反而很可能要被替代掉的。所以從追求地位到追求連接,這是在未來職業職場當中求生的一條路。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深思

機器在一種工作中替代了一些崗位,這也並不一定意味著這一崗位的結束。相反,由於其剩餘活動的總體需求持續增長,部分自動化的職業數量有時還會增加。例如,在1980年代的美國,條形碼掃描器的大規模部署雖然使每個商店的勞動力成本降低了4.5%,於是管理者增加促銷活動致使結算時需要更多的收銀員;於是美國零售業就業人數在1980年至2013年之間平均增長了2%以上。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同時,它們替代了一些崗位這也並不一定意味著人類“無事可做”。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研究數據顯示,製造類機器人直接或間接地增加了人類就業崗位的總數。到2020年,機器人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直接或間接創造的崗位總數將從190萬增長到350萬,每部署一個機器人,將創造出3.6個崗位。我想與其整天擔心飯碗被搶走,還不如儘早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技能水平,只有你自己強大了,才能不懼競爭不怕失業。


這篇160頁的報告來告訴你,誰才是未來的高危失業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