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安踏、特步齊名,有5000多家門店,品牌價值27億,如今負債累累

與安踏、特步齊名,有5000多家門店,品牌價值27億,如今負債累累

日前,貴人鳥發佈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8年年度實現歸屬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歸屬淨利潤虧損6.4億-8.2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4.9億-6.7億元。

對於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貴人鳥指出主要系主營業務影響。報告期內,公司自主貴人鳥品牌銷售收入下降,生產成本上升,銷售費用上漲,導致公司自主品牌營業利潤出現虧損。

貴人鳥折翼

貴人鳥成立於1987年,誕生於著名“鞋都”福建晉江陳埭。與安踏、特步、361度、匹克、鴻星爾克等眾多風靡一時的運動品牌一樣,貴人鳥也經歷過輝煌時期。

2009年至2011年間,貴人鳥瘋狂地開疆拓土,門店由1847家激增至5067家,營業收入也從6億高漲至26.5億。要知道,當時李寧、安踏和特步都沒有這樣的成績。2012年,貴人鳥的營收達到28.6億元,和當年的匹克大致相當。

2014 年1月,貴人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運動品牌。由於A股市場估值優勢,加之安踏在港股市場展現出的國產運動品牌龐大成長潛力,貴人鳥剛一上市,市值就已經超越了在港股上市多年的特步和361度。在最巔峰時期,貴人鳥的市值甚至超過400億,風光可謂是不可一世。

不過時過境遷,安踏在與另一大國產品牌李寧的競爭中逐漸贏得優勢,目前已穩坐本土第一把交椅,而處於第二梯隊的特步、361度等品牌也在保持對前者的追趕。雖然貴人鳥沒有像德爾惠、喜得龍等品牌那樣走向沒落,但也面臨隨時掉隊的險境。

從風靡一時到衰落已久,從市值400億到40億,如今的貴人鳥的“貴”大概有點名不副實了。

與安踏、特步齊名,有5000多家門店,品牌價值27億,如今負債累累

要命的轉型

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伴隨著各行各業開始轉型升級,多數企業也隨之按耐不住,為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和商業模式,統統開始所謂的升級轉型。再加上國內運動鞋服市場市場趨於飽和,競爭激烈且產品同質化,行業必定將迎來一次大洗牌,迫使企業不得不起步做出改變。

貴人鳥也不例外。上市之後,貴人鳥門店數量出現大規模萎縮。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財報顯示,貴人鳥國內門店數量從2013年時的5560家下滑至2016年上半年的4313家。

對比貴人鳥近幾年的財務報表,不難發現,自2012年淨利潤達到5.28億元頂峰後,貴人鳥淨利潤基本呈一路下滑趨勢。2016年淨利潤為2.93億,2017年驟降為1.57億……

為了走出泥沼,貴人鳥提出了轉型。它試圖通過併購轉型,從“傳統運動鞋服行業經營”向“以體育服飾用品製造為基礎,多種體育產業形態協調發展的體育產業化集團”升級。

與安踏、特步齊名,有5000多家門店,品牌價值27億,如今負債累累

從2015年開始,貴人鳥先後進行了十幾次資本運作,其足跡遍佈互聯網+體育、體育經紀、賽事主辦、體育保險、體育遊戲、體育健身等多個領域。

然而貴人鳥除了與虎撲的合作還算順利之外,其餘的投資活動都仍處於磨合期或者乾脆退出。好景不長,去年8月,貴人鳥先後賣出了四年前收購的子公司康湃思體育和虎撲體育。

貪心不足蛇吞象,遺憾的是,其轉型效果實在令人不敢恭維。除卻生產要素成本和營業成本的上漲以及對經銷商的“愛心資助”,大開大合的投資和收購使得貴人鳥壓力山大,資金週轉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事實證明,轉型也得因人而異,盲目擴張進行資本運作有時反而弄巧成拙,只有運作成功有效不盲目的轉型才能救企業於水火中。

安踏在成功將經銷商模式轉變為零售模式後,通過技術創新和明星效應,大幅度提升品牌效應,逐漸了實現品牌的重塑升級,同時,安踏以46億歐元私有化始祖鳥的舉措更是大有海外擴張的趨勢。

李寧通過將產品年輕化作為轉型重點,乘著“國潮熱”和紐約大秀的順風車,作為國產品牌強勢搶奪市場,發展盡頭迅猛。

反觀貴人鳥,主業不振,轉型失敗,可謂傷痕累累。轉身看看曾經的“戰友”安踏和李寧的華麗轉型,不知貴人鳥是否會有一絲“無地自容”呢?

結語

其實,不單單是貴人鳥,近年來,李寧、安踏、361度等運動品牌紛紛轉型升級,與鞋服業務萎靡有關。對比貴人鳥,李寧、安踏等品牌也面臨過轉型尷尬,只不過這些公司選擇了多品牌運動用品路線,而貴人鳥選擇的是多元化跨界擴張。

就過往經驗而言,快進快出的跨界戰略並不適合作為老牌企業的貴人鳥,這意味著他們需要重新思考企業優勢和構建全新且強有力的商業模式,解決好與經銷商的共存問題,也許腳踏實地,紮根自身主業,穩中求進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