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區塊鏈將助推移動著能源互聯網發展

去年11月是一個歷史性時刻,也是過去100年汽車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同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100萬輛,

燃料汽車消費量首次停止增長

交通電氣化是交通運輸革命和能源革命的共同發展趨勢。如今, 我國內河和長江沿線、港口已經在逐漸岸電化。國家電網公司於去年11月完成的三峽船閘岸電已投入試運行,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岸電項目。


在未來區塊鏈將助推移動著能源互聯網發展


客輪也第一次出現了電動,江蘇省泰州製造的客船上個月交付,一次充電可行駛120公里。在客運和貨運小噸位通電後,該技術將迅速發展到大噸位,並將進一步發展為沿海貨輪和近海貨輪。

除了汽車和船隻,電動飛機還可以在2030年完全商業化,波音公司預計到2030年將推出商用電動飛機生產線。

特斯拉總統伊隆馬斯克曾說:“除了火箭,所有交通工具都可以電氣化。”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火箭也可以供電。美國宇航局有一個專門的實驗室來研究火箭驅動的等離子體,並已進入實驗階段。 或許以後星際飛行的動力是等離子推動,是電動的。所以我們推斷——只要是交通的,都可以電動化。


在未來區塊鏈將助推移動著能源互聯網發展


與此同時,由能源存儲和智能電網組成的移動能源互聯網即將出現。據估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銷量將超過150萬輛,並將超過8000萬輛。但這只是最低的預測值。 2030年,中國的電動汽車數量可能超過1億輛。這1億輛電動汽車的動力將超過10億千瓦。 2040年,電動汽車數量可能超過2億輛,相當於100座三峽電站。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100三峽電站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和移動著。

如何應對巨大的移動電源?移動能源互聯網將提出下一個問題。如果每個電動車輛可以充電和放電,則每個電動車輛成為能源和生產者,成為每個電源。目前的問題是,如果10,000輛電動汽車同時與電網相互作用,目前的調度將基本停止工作。如果到2030年,1億輛電動汽車可能隨時隨地與電網互動,我們如何支持這一系統?

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移動電源,這是區塊鏈技術在工業領域最有力的落地。在未來,網格和有軌電車之間的互動,這種調度必須要求超級大腦。區塊鏈技術可以真實地將物理世界的電網和電動汽車映射到虛擬世界。物理世界無法同時處理1億臺設備,但可以通過智能技術在虛擬世界中完成。

在未來區塊鏈將助推移動著能源互聯網發展


為此,國家電網公司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能源區塊鏈實驗室,其1.0產品開發成功,區塊鏈邊緣計算設備已安裝在交互式充電樁上。目前,沒有模塊化,體積仍然相對較大。在未來的模塊化之後,它將與成像指甲相同。

去年5月31日,我們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個 能源區塊鏈Hash值,世界上第一個 能源區塊鏈Hash值和世界上第一個實用能源區塊鏈平臺。第一階段是上樁, 把區塊鏈裝到樁上去;第二階段是上儲能、上電池;第三階段就是上車,到車的動力系統。如果這三個步驟完成,未來的汽車充電將不再掃描代碼,並且不會再次取出移動支付,這將實現最初的無感,智能和安全的充電和支付。目前,我們已進入第二階段。下一步將基於電網的整體智能化發展,

區塊鏈技術將成為未來移動能源互聯網的核心支撐技術

原文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