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曹叡去世时,托孤给谁才能避免司马懿后来掌权?

司马公昭


其实司马懿掌权,完全就是曹睿在弥留之际,一时糊涂才导致的后果。

要知道,如果司马懿没有成为托孤大臣,其实是完全没有能力接触到魏国权力最中心的,只要曹睿没有托孤给司马懿,魏国就不可能出现由司马懿掌权的情况。

其实曹睿最开始定下的辅政名单里面,是没有司马懿名字的。

托孤1.0版本是有五个人的。

大将军曹宇

领军将军夏侯献

武卫将军曹爽

屯骑校尉曹肇

骁骑将军秦朗

这五位都是曹氏宗亲,虽然在能力上比不过司马懿,但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而且在对曹魏政权的忠心上,丝毫都不用怀疑。

如果曹睿死后,是这五位辅政。

那曹魏政权不说一统三国、延绵万世,但至少延长几十上百年是不成问题的,想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样的闹剧是更加不会发生的。

但可惜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当时有两位曹睿的宠臣,一个叫刘放,一个叫孙资,这二位掌握魏国中枢机要三十余年,深得曹睿的宠信,但偏巧这两位与即将被托孤的夏侯献、曹肇有嫌隙。
这二位一想,这边曹睿只要一死,那边作为辅政大臣的夏侯献、曹肇可就掌权了,那还能有我嗯的好果子吃吗?

于是刘放、孙资就到了曹睿的病榻之旁,先是打了一顿感情牌,然后又说了一堆曹宇、夏侯献这些人的坏话。

此时的曹睿病得已经很严重了,意识就有些不清楚,所以独立思考能力开始变得有些差。

于是就问,你们说曹宇这些人不行,那谁行的。

司马懿!

这二位把司马懿就抬出来了。

而且,而且要知道,刘放孙资说这些的话的时候,曹爽全程在场。

但曹爽居然未发一言,可见曹爽丝毫没有预料到司马懿上位的危险性,反而觉得可以踢开那四位,自己上位非常舒服。

于是在曹睿弥留之际,由刘放代笔拟诏,取消那四位的辅政资格,星夜召司马懿回京。

于是扶政大臣就变成了曹爽和司马懿两个人。

但小小一个曹爽,又岂是司马懿的对手?

这才导致最终司马懿掌握了权力。

对于曹氏宗族来说,司马氏上位无疑是极为难受的。

但是对刘放孙资来说,不管老大是谁,只要自己能平安富贵就行了。

我是@盗帅夜留香YE,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文史话题。


盗帅夜留香YE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如果你是魏明帝曹叡你托孤大臣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是忠心,这点大家都能明白,也是因为这点大家认为魏明帝曹叡所托非人。

可是第二点大家难道就不考虑么,那就是能力

托孤大臣,特别是魏明帝死时,他的继承人曹芳年仅8岁,外有敌国吴,蜀,内有首鼠两端的地方带兵大员,国家处在这种情况下,托孤大臣的能力,能不能稳住朝政,能不能镇得住吴,蜀,这是必须考虑的。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曹丕留给曹叡的托孤大臣仅有司马懿硕果仅存,再加上他能力出众,功勋卓著,做辅政大臣原本就是不二人选。况且曹丕,曹叡活着的时候,司马懿从没有表现出不忠的地方,当然也不敢表现出不忠的地方。

图片有点乱入感,其实我感觉嘉庆皇帝的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司马懿也不是一出生就脑袋上印着奸臣两个字

曹叡最开始的安排是让叔父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和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但是这一方案随即被推翻,有人认为原因是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的谗言导致的。

两人久专权宠,与曹肇、秦朗等人不和,害怕魏明帝死后遭到清算,于是劝说魏明帝改立曹爽为大将军,招回远征辽东公孙康的太尉司马懿一起辅政。曹肇等人坚决反对,但魏明帝最终听从了刘放、孙资的建议,免去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的官职。

但是如果我们自己看一下这几个人的资历我们会发现,用他们辅政确实是强人所难。以燕王曹宇为例,他在魏明帝一朝的政治表现很简单

魏明帝曹叡年少时,颇与曹宇亲近。即位后,宠幸曹宇,赐予王位。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封燕王。

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征曹宇入朝仕官。

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曹宇回邺城。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诏回京都。

就是这样纯粹简单,实际上以曹魏防备近枝宗王的政治传统,燕王接触到核心权利特别是军务的可能性极小,再加上燕王野心极小,为了自保主动回避,所以他基本没有治军治民的经验。曹叡认命他为首辅大臣他连连推辞,恐怕也真是知道自己有心无力。虽然有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进谗言,但是自己的这位小叔叔确实能力资历不行,其实曹叡心理是有数的,其实他也在摇摆不定,曹叡是什么人,这样重要的人事任命,岂是你几句谗言就能改变的。

咱们再来看一下曹爽在明帝朝的表现,

曹爽自少出入宫中,与曹叡交情甚好。

曹叡继位后,任命他为散骑待郎,后迁任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再转任武卫将军,特别受到宠爱。

太和五年(231年),曹真逝世,曹爽承袭邵陵侯爵位。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曹爽因为是远枝宗室曹叡对他的防备要放松得多,因此他凭借明帝的喜爱可以在军中朝中任要职,可以说是得到一定锻炼的。

再来看看大佬司马懿的

曹叡即位,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伐魏。司马懿击退了孙权,斩首千余级。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魏明帝曹叡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蜀将孟达降魏时,魏待其甚厚,司马懿认为他言行倾巧,不可信任。但曹叡不听,任命孟达领新城(今湖北房县)太守。曹丕死后,孟达失宠,联合蜀国反叛,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仅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魏军入城,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

诸葛亮北伐 太和三年(229年),蜀相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魏明帝曹叡决定兴师伐蜀。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

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军第四次北伐魏国,曹叡派司马懿西驻长安防御蜀军。结果司马懿大胜蜀军;

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相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伐魏,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宝鸡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历时七年的诸葛亮北伐至此结束。

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升任太尉,累增封邑。

景初元年(237年),原魏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置列百官,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司马懿帅军征讨,公孙渊战死在梁水边上。曹魏数十年来辽东问题终于彻底解

是不是感觉特别长,其实就是这样,司马懿在明帝朝的功劳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可以说指挥了明帝朝所有大战。在军中的威望是其他任何大臣都比不了的。其实用他辅政是最正常不过了,不用他其实就是猜忌了。

而曹芳即位之初,曹爽也知道自己资历没法与司马懿比,凡事都与司马懿商议,不敢专行,司马懿也感觉这小伙不错,因为人家毕竟是天子一家人对他也特别礼让。两人交恶是后来的事。

除了司马懿和曹爽,朝廷中还有一人拥有大权,那就是曹叡留下的皇后郭氏,后来的郭太后,三人可以说是互相牵制,守护处在中心位置的小皇帝曹芳,不要说让别的谁谁辅政合适,这个辅政班底原本就是合适有效的。

如果曹爽能够好好读一读《霍光传》,保持着初期礼贤下士,从善如流的态度,不胡折腾,司马懿原本没有机会,也会如愿进入曹魏的名臣传,彪炳史册。

可是曹爽按捺不住自己躁动的灵魂,总想爽一下,一意伐蜀,果然失败,弄得怨声载道,国库空虚,又谋求擅权,居然软禁自己的天然盟友郭太后。可以说,废黜曹爽在当时绝对是深得民心,士心的大好事,与高平陵事件的剑拔弩张相比,废黜宗室首辅大臣爽哥在当时的朝野竟然没有引起多大动荡,这本身就说明了曹爽玩的太过火了。

最后一个就是年龄了

司马懿再次辅政时已经60多岁了,按照当时人的平均年龄来说,再考虑到司马懿长期生活在军中,他应该早就死在高平陵事件之前了,因此说曹叡的安排是很合适的。只是没想到,司马懿这么能活,只能说人算不如天算了。

说到这里我们其实脑洞可以大一点,要真正防止曹魏权柄下移,要镇得住群臣,曹叡最好的选择是大胆创新,突破思维定式,立燕王曹宇为皇太叔,让他继位,当然这违反了宗法传承制度。所谓国赖长君,历史说不定会改写。


醉美木渎


只要别托孤给司马懿其实就可以避免司马懿掌权了,其实曹睿在钦定的辅政大臣的时候原来是没有司马懿的,后来受到刘放、孙资挑拨,加上曹睿可能确实是病糊涂了,才启用司马懿辅政的。

原来曹睿计划是用曹宇,夏侯献、曹爽、曹肇及秦朗5人一同辅政,这样其实是最保险的,不仅人数多,相互之间制衡,并且5位大臣全部都是曹氏宗亲(秦朗为曹操养子),也许这5位大臣加起来才华比不了1个司马懿,但是至少也不会太差吧,除了曹爽,其他四位还都算是优秀或者合格的人才。

曹宇,最为年长,为曹操之子,老陈干练性情恭顺温和(影视剧《大军事司马懿》给他黑成了傻子)。

夏侯献,为夏侯霸之子,刚毅勇武,颇有其祖父夏侯渊之风;

曹肇,魏之肱骨曹休之子,擅文不擅武,魏晋玄学领袖;

秦朗,曹操养子,为人谨慎低调,武功出众,曹睿时期征讨鲜卑,屡历战功。

其中曹宇和秦朗辈分很高,又都是低调务实的人,定能镇住朝局,可能也正是低调,才被人穿了空子,罢免了辅政大权。

只可惜,曹睿最后留了一个草包曹爽来制衡司马懿,确实是晕了,看来曹家确实骨子里提防自己家的人,担心曹宇等人篡夺大魏宝座。


曹小翔xixi


托孤给谁也不行。

从曹丕以后,曹叡到曹奂都是生长在深宫,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没经过任何斗争的磨练,对朝内的军事、民情、外交、内政等等都不明白,其实际工作和计划布置只好依靠臣子去做,而曹氏的宗族像曹爽之流各方面也同他们不远,世家豪族独占政府官位的特权也就形成了。

自东汉以来和皇权势力想对抗的世家豪族势力兴起,到东汉垮台后,这些豪族势力发展更甚。曹操集团在逐渐扩大发展中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是想得到更多的利益,但是曹操对于这些世家豪族势力一直是采取打压政策的,所以这些豪族势力虽然不敢反抗,但一直隐藏着不满。

司马氏和曹氏的斗争就是世家豪族和皇权之间的斗争。司马懿作为三朝元老,资历、威望等各方面优势可见,自然而然就成了豪族势力的代表,曹爽之流哪是老奸巨猾有多年政治经验的司马懿的对手。司马氏的胜利也代表着世家豪族的胜利。


种地的秀才


《易经》上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候帝王关键时刻的决断,直接关系到后世的存亡继绝。

前世可鉴,后世难料。曹睿当皇帝时,司马懿已得到重用,当时曹氏有谋略功绩的大臣曹休、曹真相继过世,所剩曹氏、夏侯氏子孙资历尚浅,都没有统兵打过仗,无论是在朝理政还是出外统兵,都没有了合适人选。曹睿病笃时,司马懿并不在洛阳,在其平定公孙渊辽东叛乱后,凯旋路上接到朝旨,让他回镇长安。曹睿在奄奄一息时,立郭夫人为皇后,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曹宇为曹操庶子,与曹睿素来亲善,因此曹睿准备把后事托给曹宇,再加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及骁骑校尉秦朗,共同辅政。偏有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不愿让曹宇等入辅,图谋揽权,就伺机进馋,说先帝有诏,藩王不得入辅等语,又添油加醋说了些曹宇等的不规行为,登时惹怒曹睿,问他们谁可辅政,因当时曹爽在侧,他们就推举了曹爽,后又推举司马懿才略过人,可参大政。曹睿就让曹爽代曹宇为首辅,并诏令司马懿回京辅政。当时,司马懿因西拒诸葛亮,北平公孙渊,为曹魏立下汉马功劳,已官至太尉,朝中威望日高,又被推为辅政大臣,无异为其日后篡权,提供了更好更便利的阶梯。曹爽懦弱无能,根本不是司马懿对手,先是曹爽将司马懿明升暗降,让其做了太傅,夺了兵权,司马懿就装病回家,不与相争。谁知东吴大军进犯,满朝都等曹爽决策,曹爽竟手足无措,毫无办法,就只好诏司马懿入朝,司马懿故意推托延迟,先出了退敌主意,接着就亲统大军,击败了吴军,振旅而还,献俘行赏,很是气派。看着司马懿立功,朝臣赞扬,曹爽自感相形见绌,很是不忿,在属下的鼓动下,就与征西将军夏侯玄率军伐蜀,结果大败而归,很是丟脸。但因皇帝年幼,无人纠劾,他仍做首辅,植党营私,骄奢无度,郭太后稍有违言,他便迁太后居永宁宫,派人管束。司马懿老谋深算,也不与曹爽相争,又归家装病不起,更让曹爽放松警惕。在曹爽将朝政搅得混乱不堪,劣迹斑斑之际,司马懿看准时机,发动了高平陵事变,族灭曹爽及亲信,军政大权从此尽归司马氏,司马代曹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纵观司马得势,整个曹魏朝廷,竟没个对手,司马懿将曹爽玩于股掌之上,如欺幼童。那么曹睿病逝时托孤给谁才能避免后来司马懿篡权呢?这个还真不好说。因为曹真、曹休去世后,曹氏夏侯诸子都是些纨绔子弟,经历朝廷政治和军旅的少之又少,都非司马懿敌手。如果一开始让燕王曹宇等辅政,没司马懿什么事,也许司马懿夺权没这么顺利。曹宇为人温和谦虚,又比曹爽年长,自然辅政要比曹爽稳重很多,在朝廷上决不会张扬跋扈骄奢淫逸,威望也会比曹爽高很多,尚能从谏纳善,又有桓范、鲁芝等智囊忠臣相助,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就很难发生,倘能再多延迟几年,司马懿一死,司马师、司马昭虽聪明睿智,但毕竟资浅功少,年轻不成熟,司马氏与曹氏成势均之势,熟胜熟败,尚未可知,说不定三国归魏就代替了三国归晋了。😊


sunjin72976689


你这么玩,我只好拖给诸葛亮了。


猴纸蹦蹦蹦


曹操时代,就应该把司马懿杀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