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藝」漢族傳統工藝美術品之——甌塑

甌塑,俗稱彩色油坭塑,又稱“彩色浮雕”,是浙江溫州獨有的民間藝術,漢族傳統工藝美術品之一。它是用桐油和泥碾細合成為原料,運用堆塑技藝的手法,用於裝飾寺院、廟宇門壁和民間嫁妝品,如梳妝盒以及傢俱漆器等。甌塑源於漢代,由中國漆器藝術中的堆漆工藝發展演化而成,色彩豐富,技法繁多,題材廣泛,規格不限,廣泛應用於建築浮雕、壁畫、裝飾圖案及藝術掛件等。“甌塑”與“黃楊木雕”“東陽木雕”“青田石雕”並稱“浙江三雕一塑”。

「傳統工藝」漢族傳統工藝美術品之——甌塑

甌塑是浙江省政府認定的“浙江傳統優秀工藝美術品”之一,列入省級重點保護的項目範圍。

2006年,甌塑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7日,它還被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溫州甌塑的千年歷史

甌塑藝術源長流久,她是由我國曆史上漆器藝術中堆漆工藝發展演變而成,為與其它傳統浮雕及傳統堆漆區別,溫州市政府於59年將其命名為“甌塑”。

中國的漆器工藝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萬——4千年前,在浙江的河姆渡文化遺址與江蘇的良渚文化遺址均有大量的漆器文物發掘。堆漆在漆器分類中又稱“堆起門”(即用漆灰堆出花紋),上面再加雕琢描繪的各種漆器,目前有據可考最早堆漆為漢代時期。中國傳統漆器不是某一文化與地區所有,但溫州漆器工藝在歷史上很有顯赫地位。北宋慶曆三年(公元一0四三年)建成的溫州瑞安慧光塔,發現用堆漆工藝作裝飾的“經函”與“舍利函”,經函地外函用漆灰堆出佛像神獸、飛鳥、花卉等紋飾並嵌小珍珠。另在北宋初期江蘇、蘇州瑞光塔,發現“真珍堆漆舍利寶幢”一座,其工藝精緻,造型精巧,紋樣生動,據考證,均為溫州所製品。甌塑工藝歷史悠久,從找到的一件最早的甌塑文物——溫州仙岩塔發掘出來的甌塑梳妝盒來看,造型精巧,紋樣生動,是北宋元佑年間(1086—1094)的產品,距今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當時溫州漆器就已馳名全國。

另外,兩宋時期溫州的戧金漆器發現令藝人刮目相看。一九七八年在江蘇武進南宋墓中發現三件木胎戧金漆器,被學界稱之為“前所未見”,甚至改變了人們對宋代漆器的看法。三件漆器的分別為《出圖遊》戧金朱漆盒,不論人物、花卉的構圖都很疏明,盒內朱書“丁酉溫州五馬鍾念二郎上牢”,另一幅為《園林仕女圖》畫面內有“溫州新河金念五郎上年朱書”;其它一幅為《柳壙圖》,是戧金與堆漆兩種技法結合工藝,增強了花紋的裝飾效果,畫內有朱書“庚申溫州丁字橋巷廨七叔上牢”。上述實物工藝水平非凡,據史料記載,兩宋時,溫州設全國各地漆器專賣店300多間;可見,兩宋時期溫州漆器,也達國內登峰造極之水準,號稱“中國第一”。

明代以後,因自相價格競爭激烈,而致質量下降,市場逐漸萎縮,漆器逐轉向揚州、福州一帶為主。溫州堆漆藝人開始流向民間,並以古建、廟宇、傢俱與嫁妝用品裝飾為主。

「傳統工藝」漢族傳統工藝美術品之——甌塑

據記載,紹興花天雕酒罈堆漆工藝也是相傳明時紹興水災,災民流落溫州,有人學會溫州堆漆工藝後,返回紹興,並運用於紹興酒罈裝飾,所以紹興的花雕酒“堆起”工藝,主工藝材料與表現手法很接近於溫州清民時期的堆漆藝術。長沙砂子塘漢墓的年代在漢武帝前,墓棺兩側、山峰、垂柳、虎豹、蟋龍其皆用漆灰堆起,在手法上很接近後代的堆漆。

明清後的溫州民間堆漆藝人,為了同行間的競爭,一般都身兼多藝,不僅善於堆漆、雕漆、塑佛,還普遍學會運用漆器多種工藝技法。如彩繪(相當於漆器描飾門),戧金、填漆、脫胎等。由於藝人們多數來自農村,並帶有亦互亦農的性質,所以表現的堆漆題材除廣泛表現於宗教、歷史故事及民間傳說以外,還描繪花鳥、走獸及圖案等,但更多是反映江南的水鄉風光,普遍帶有濃厚的民間鄉土氣息,這些都構成了早期甌塑基本特色。

清末民初,溫州堆漆名藝人謝森寶又將漆灰材料改成為油灰材料,始稱為油坭塑。甌塑藝術經過長期的演變和創新,在技藝、技法、工藝材料、表現形式至題材內容等方面都產生了很大的飛躍。它廣泛吸取中西雕塑、繪畫藝術及現代藝術理念。環境空間學、功能學、構圖學、色彩學等學科的運用更為成熟。題材上大膽突破傳統的束縛,除宗教、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外,更多的是描繪山水風光、名勝古蹟等內容。品種也從掛屏、傢俱、臺屏、掛鐘、小首飾箱等,擴大至現代建築浮雕、壁畫、裝飾圖案及藝術掛件等。

新中國建立後,在黨的“雙百”方針鼓舞下,甌塑藝人們重新從民間彙集到一起,對傳統溫州堆漆進行挖掘,創作甌塑工藝品出口。

20世紀50~80年代初期,甌塑藝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50年代中期,藝術家們對甌塑材料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嘗試。先用做瓷器原料的白陶土代替傳統材料瓦灰。然後融入熟桐油,經過高溫沸煮的熟桐油,產生了很強的粘性和韌性。再加入礦物質顏料,經過不斷糅合和捶打後。就製成現代甌塑的材料油泥。油泥經過長時間陰乾後會變得堅硬如石。這些油泥不僅保留了傳統堆砌材料原有的附著力強的特點,而且又有了色澤鮮豔、色種豐富、不易褪色、造型方便等新的特徵。經過材料改革的堆砌工藝才正式被命名為甌塑。由於材料侷限被突破,在彩繪基礎上,甌塑藝術開始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的甌塑吸收各個造型藝術的特色,油畫、水粉、國畫中的寫意、工筆等,自身的風格逐漸多元。在題材上也大膽突破傳統的束縛,山水、人物、花鳥作品大量湧現,一時呈現出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局面。

「傳統工藝」漢族傳統工藝美術品之——甌塑

1957年,溫州藝術雕刻廠成立,設甌塑車間,藝人們積極創新,不斷開拓市場。製作的屏風、掛棚、傢俱等各類擺飾工藝品,大量出口國外。由於新型材料的運用,甌塑工藝在藝術創作上也展現出勃勃的生機。這一時期的甌塑吸收各個造型藝術的特色,創作了許多反映現代題材的作品。為區別於其他傳統堆漆藝種,1959年溫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為“溫州甌塑”。

1962年,又被命名為溫州優秀傳統文化“四甌”之一。溫州甌塑是浙江省著名的特色傳統工藝品,與“黃楊木雕”“東陽木雕”“青田石雕”並稱“浙江三雕一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浙江省與溫州市政府認定的省、市級“優秀傳統工藝美術品類”。同年溫州甌塑廠建立,甌塑出口工藝品覆蓋四十多個國家與地區。1971年,為杭州飛機場大廳創作了大型插屏《韶山》與大型小條屏《四季花鳥》等一批富有時代氣息的作品,引起了領導與專家的關注,認為甌塑在反映現代題材尤其在表現風景方面前景廣泛。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周錦云為代表的甌塑代表性傳承人的帶領下,甌塑藝術進入現代建築壁畫領域。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創新,以其特有的藝術風格和裝飾效果取得了顯著成功,許多國內外著名的文化標誌建築與文化旅遊景點、政府辦公樓、博物館、宗教場所大量予以採用。90年代初,周錦雲大師為開拓甌塑與建築裝飾結合市場,創辦了“溫州雲藝裝飾有限公司”,該公司集工藝美術與建築裝飾、設計、施工、生產、經營、貿易、科研、培訓為一體,以進一步開拓國內外甌塑藝術市場為已任,先後在德國、美國、加拿大、荷蘭、澳大利亞、匈牙利、日本、韓國、阿聯酋、巴哈馬、柬埔寨、香港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從事政府辦公樓、中國城、酒樓、賓館等的甌塑與環境藝術的設計、施工、製作,輸出高品位的裝飾成品、構件與藝術品及進行藝術表演和交流,使甌塑藝術之花開遍世界各地。


「傳統工藝」漢族傳統工藝美術品之——甌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