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南方督抚施行东南互保,战争结束后,慈禧怎么对待这些督抚的?

别酒怯流年


在八国联军侵华之时,有人曾质疑为何八国联军可以那么轻易的杀入北京城?其实这就与南方各路督抚的东南互保有关。



那东南互保是个什么政策呢?

在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侵华前,列强为了减轻阻力,曾与清政府的南方各省督抚达成这个“东南互保”协议。

东南互保,即东南地区督抚联通起来违抗慈禧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对列强不抵抗。对于慈禧的命令,东南督抚们只称慈禧是在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可以选择不听从。



其实早在列强来找东南督抚之前,督抚们就一直在商议着如何保存东南各行省的稳定,对于慈禧太后之后又向十一国宣战,督抚们也都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于是在列强找来要合作之时,立马就答应了,签定了《东南互保章程》。

东南督抚们甚至都已经想好了二手准备,若清朝完了,慈禧“仙逝”了,就推举李鸿章出任“总统”以主持大局。只不过之后清政府还是没完蛋,苟延残喘了下来。

参加这个东南互保的督抚们主要有七人,他们都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大臣,除了我们熟悉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还有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两江总督刘坤一这四人。

那么这七人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求和后,到底如何了呢?我们以1900年为界限看,因为1900年这档子事才发生,所以要看这七人如何?则得看这七人在1900年之后是如何了。



先说李鸿章,他在此事过后反倒被慈禧继续重用,慈禧在逃亡之中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并调任为清朝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让李鸿章来收拾烂摊子。李鸿章被迫北上,在巨大压力(背锅与列强漫天要价)面前,李鸿章在到达北京后病倒,在签订完《辛丑条约》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张之洞在此事后,没收到任何处罚,依旧照常,在后来慈禧死后还成为中枢重臣。

袁世凯我们都很清楚了,他也依旧受到慈禧重用,在李鸿章死去,被慈禧受命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接班李鸿章。



许应骙也开始没受到慈禧的报复,不过他在1902年御史李灼华上奏弹核督闽不佳,被开缺回籍。此后回归乡里深居简出。奎俊、盛宣怀、刘坤一也是一切照常,甚至在后来还受封了,比如当时盛宣怀没过多久就被加上了太子少保。

总的来看,慈禧并没有报复他们,大多是和往常一样对待,甚至有些还被升了官。而这其中原因,并不是慈禧心地有多善良。

慈禧需要倚仗这些人,特别是李鸿章,他还得要李鸿章去签署条约,而其他人她也需要他们支持,因此慈禧是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的。而且慈禧也没能力去报复他们,东南督抚们有胆量不去救,当然也能有胆量联手起来反,若慈禧还想着算账,怕东南督抚们就只能放手一搏了。

在那个时候,清政府其实已经没有实际统治力了,对地方的控制力相当的弱,所以慈禧要做的也只能是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夏目历史君


东南互保源自一份电报。

1900年6月,大清向11个列强正式宣战前,慈禧通电全国各省督抚,作战前动员令。


电报发出之后,邮电大臣盛宣怀第一时间获悉。他觉得事关重大,便擅自将电报压下,并立即将电报送给了老师,广东都督李鸿章。李鸿章清醒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即做出反应:压下电报,联络南方各省督抚抵制。

之后,由盛宣怀的牵线,湖北,广东,闽浙,四川等各省结盟,同英国等列强在上海签立《东南互保》协议,明确南方各省受保护。这就是协议的由来。


正是这份协议,随后北方战火纷飞,而南方呈现一片祥和太平。

这份协议的起因属于抗旨,与外国约签属于独立,性质十分恶劣。所以,当时慈禧的愤怒,完全能够想象。

随着事态的发展,逃亡路上,两宫遭受了百般苦难,而且慈禧汁匕渐次明白,原来是刚毅,赵舒翘的糊弄,才使自已作出了错误的决策,终酿大祸。因此,对于东南互保的头目李鸿章等,慈禧并未降罪。这应当是原因所在。

后来,在定同八国联军议和人选时,除了李鸿章,慈禧环顾身边,已无可用之人。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李鸿章因病去世。当时,滞留开封的慈禧闻讯,极度悲伤,老泪纵横。

2天之后的9月28日,慈禧降旨,追封李鸿章一等候,追赠大傅,谥文忠,入祀贤良祠。

10月3日,再次降旨,赐银5千两,加恩其子孙多达8人。

《庚子西狩丛谈.卷四》录:着再赏银五千两治丧。立功省分,建立专祠;政功战绩,宣付史馆。伊子李经述,着赏给四品京堂,承袭一等侯爵;李经迈着以四五品京堂用,李经方服阕后以道员遇缺简放。伊孙李国杰,着以郎中即补;李国燕、李国煦着以员外郎分部行走;李国熊、李国焘着赏给举人,一体会试云云。忠勋遣荫,泽被一门。

10月13日,第三次在邯郸降旨,着京师建立专祠,列入祀典,由地方官春秋致祭。

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享受如此殊荣的汉人,唯李鸿章李公一人。


古镇夜话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同年6月,清王朝向外国列强宣战。然而,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等汉人地方督抚,经过商议一致拒绝承认其有效性,坚持认为它是一未经皇室适当授权的非法召令。

为避免义和团内乱引发外国军队进攻东南富庶省份影响当地经济利益,南方督抚们与驻上海的各国领事们达成一项非正式的协定:作为当地的最高长官,他们不仅保护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会镇压义和团民;外国列强则承诺不会派军队进攻他们的辖区。这便是近代史著名的“东南互保”。应该说,“东南互保”属于抗旨行为,藐视了朝廷特别是慈禧太后的权威,有可能会被秋后算账。那么,《辛丑条约》签订后,回到北京权力中枢的慈禧太后是有没有对上述督抚秋后算账呢?从实际情况看,慈禧太后也深知形势比人强,并没有严肃处理上述督抚大员,相反还对他们的互保举动加以赞誉。主要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一是全面对列强宣战无疑会彻底损害帝国的经济根基,并非明智之举。张之洞、刘坤一曾会衔电奏慈禧,历陈苦衷,有理有据,使朝廷接受他们的所作所为,明确表示不赞同朝廷向各国宣战和招募义和团民的政策,并劝朝廷改变政策,并得出为全国计、为朝廷计应实行“东南互保”的结论:“就目前计,北事己决裂至此,东南各省若再遭蹂躏,无一片干净土,饷源立绝,全局瓦解,不可收拾矣。惟有稳住各国,或可保存疆土”。此言将形势说得相当透彻,因此,慈禧在“宣战”后给他们的上谕中对他们的违旨不但没有责备,反而在给他们的上谕中称赞他们的“互保”是“老成谋国之道”,并且朝廷“与该督等意见正复相同”。

二是南方省份地方督抚实力强大,慈禧太后不敢对其进行惩处。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凭借兴办团练帮助朝廷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人官僚集团迅速崛起,至“义和团运动”爆发之时,全国绝大部分的督抚都由汉人出任。而表面上看,“东南互保”是由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牵头,实际上是代表了整个汉人官僚集团的意志。如果慈禧太后以抗旨为由,对带头督抚严加惩处,将会引发帝国高层政治架构的全面震荡,清廷大厦或有倾覆的可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慈禧太后虽有不满,但维系清廷统治,还要有赖于汉人督抚的支持,因此不但不能惩处,还要继续加以重用。

事实上,李鸿章和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在这之后都继续得到重用,张之洞还在慈禧太后去世后成为顾命大臣之一。刘坤一赏加太子太保衔,张之洞赏太子少保衔。1909年张之洞病故,清廷在褒奖上谕中还不忘提此一笔:“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


沧海拾遗录


参与东南互保的地方督抚主要有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

要弄清楚清政府后来的态度如何,首先要搞清楚东南互保的由来。

义和团兴起后,英美担心运动波及长江流域,影响其势力范围,而东南疆臣对朝廷意图借助义和团对抗外敌的策略并不赞同,希望在各自辖区内保境安民。这样一来,东南互保就是“郎有情,妾有意”,在盛宣怀的牵线搭桥之下,1900年6月,英美就与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

从结果看,东南互保使东南半壁免遭八国联军战乱波及。而慈禧光绪仓皇出逃,更是说明当初借团民抗外敌策略的完全失败,与十一国同时宣战无疑是以卵击石。后来还朝后,慈禧清算主战派,对于互保的地方督抚自然不会加以追究。

更何况张之洞、李鸿章、刘坤一这些人都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人物,他们在决定互保,不执行朝廷支持义和团的旨意的时候,也给足了慈禧面子。他们声称,皇室召令是义和团挟持下的“矫诏、乱命”。被八国联军狠狠打脸的慈禧,自然不会追究,而是顺着梯子就下了。

对于东南互保,有观点认为是东南督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敌人勾结,罔顾国家利益、民族大义,是卖国行为。也有观点认为,在当时当地,张之洞等人的作为保境安民,保存实力,功德无量。

从结果推论,东南互保应该是当时明智的选择,也正因为朝廷一味宣战,而地方督抚反对,最终出现的东南互保极大降低了清中央政府的威信,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和军阀割据都有深远影响。






历史的多维


自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汉人团练军队的兴起,随着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的兴起。中央集团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度也不断下降。尤其是后期控制着大清经济命脉的南方各省。这时候南方各省的自治程度相当高了,东南互保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南方的稳定,保证了清政府的财政支出。慈禧作为实际的统治者,她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与东南互保的众大臣为敌,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后期大革命爆发,南昌起义随便打两枪各省就纷纷独立,说明了南方各省此时已高度自治,各省的政治格局相当于军阀统治或者类似于唐朝节度使制度。其实这也为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埋下了祸患。


尔等可知朕


另类君开讲^_^

本题目大约500字,占用您一分钟时间,文末有爆点O(∩_∩)O哈哈~

在慈禧向列强宣战之前,曾向各省督抚下达过进京“勤王”的懿旨。然而东南诸省态度消极,甚至李鸿章还公然说圣旨是“矫诏”,不予理会。

慈禧对列强开战是意气用事,但东南诸省的督抚却不会像慈禧那样胡来。他们在上海与各国领事签署了著名的东南互保协议:他们作为地方行政长官,保证列强在当地生命财产和权益受到保护,同时尽最大努力控制义和团势力在辖区内“不得涉及行凶暴乱”,作为回报,列强承诺如果战事开启,列强不对所在地区(北京除外)“发生战争行为”。

东南互保协议签约的主体是东南诸省总督及督抚,这项协议是典型的抗旨不尊,但事前张之洞、李鸿章、刘坤一、许应骙(慈禧太后干儿子,许广平的爷爷)等人已经向慈禧通报此事,慈禧的态度值得玩味。

她认为张之洞李鸿章等人的做法“体恤圣意,可堪褒扬”,这已经是很大的赞赏,如果说这些人抗旨不尊,拒不配合清廷与列强开战这个主旋律的话,慈禧应该大为光火才是,但她为什么不怒反喜?

有人说既然东南诸省已经拒绝参战,发怒也没有用,索性做个顺水人情也好?

另类君认为这种分析是站不住脚的。东南诸省由于临海,得风气之先,在欧风美雨滋润下商业发展迅猛,加上海关收入,此时已经成为清政府的粮仓和财源,如果这些省份被列强侵袭,损失之巨大绝非“一鸦”和“二鸦”割地赔款那样简单,所以让东南诸省置身事外是明智之选,东南互保协议其实正中慈禧下怀,她是从心底里满意而且认可的。

另类君已经将意思表达清楚了。

因为以上原因,尘埃落定后,慈禧没有追究东南诸省的总督和督抚,甚至还有嘉奖,例如张之洞就被赐予“公忠体国”的牌匾,许应骙官升一级,而李鸿章则直接进京做了总理衙门事务大臣。

只有另类君啥奖赏都没有,继续老老实实的在悟空给大家答题。


另类文史


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动摇了满清统治的根基。

湘军、淮军的相继崛起,令满清也心生忌惮。

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是当时最大的四个汉族派系。也是满清利用汉人相互制衡的产物。

但是由于李鸿章的淮军派系在保卫上海时的优异表现,使得洋人对其支持力度最大。甚至到了洋人不理会慈禧光绪,只认李鸿章的程度。

因此无论是满清还是其它派系均对李鸿章心生不满。

甲午战争爆发,海上丁汝昌的北洋水师被毁灭,朝鲜东北战场叶志超、聂士成带领的淮军被击溃。(共同的特点,主要将领都是淮军。所以日本内部说这是一场对李鸿章淮军的战争,赌的就是其它派系不会予以配合)

甲午战争之后仅六年,慈禧向列强宣战。以我们现代人来看,这是一场满清必败的战争挑衅。作为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东南督抚当然也深知。

可是现在政府已经宣战,作为政府重臣,整个中国最有战斗力、财力的东南督抚们何去何从?

李鸿章多次致电张之洞,事先表明态度:战必亡国,我宁愿背上违旨不遵杀头的罪名,也要保住刚刚有些起色的洋务运动,你怎么说?(其实李鸿章此举还有报甲午之仇的意思在里面)

那能怎么说,你这天下督抚的老大都发话了,我张之洞是傻子吗?

有了李鸿章、张之洞带头,其他东南督抚纷纷响应。(李鸿章还把在天津小站训练了好几年的北洋新军调到了山东剿匪,完美的避开了八国联军大沽口登陆。)

《东南互保》使中国东南各省免受了一场浩劫。也令满清明白了汉人靠不住,但为时已晚。这些犯了违旨不遵,岂眼睁睁看着首都被攻破,老佛爷被撵的落荒而逃,还不进京勤王的逆贼们,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继续逍遥自在动他不得!






难得浮生闲半日


东南互保的代表人物,是晚清两大中兴名臣李鸿章和张之洞。战争结束之后,慈禧非但没有报复这两个人,反而继续重用他们。

首先,东南互保稳定住了清政府最主要的财税来源,两江地区。这对于京师沦陷逃亡西安的清政府来说,是维持政权存续的一个重要性因素。慈禧能够在西安悠哉的生活了数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东南地区的赋税源源不断的接济。在慈禧下旨向多国开战的时候,推行东南互保,虽然在形式上否定了中央的权威,却保障了中国南方地区的稳定,实际上也就保障了清政府的稳定。等慈禧回过头来的时候,不但不能责难这些人,反而还要感谢他们。

其次,推行东南互保的这些大臣对清政府来说太重要了,不能加以责难。李鸿章是辛丑条约议和的代表,也是签字人。换句话说,慈禧的这个烂摊子,最后是靠李鸿章来收拾的。如果要针对李鸿章,慈禧就是和自己过不去。事实上,正是因为李鸿章签订了辛丑条约,慈禧得到了西方列强不在追究她责任的保证之后,才敢回到北京。张之洞虽然没有参加议和,但他毕竟是朝廷在地方的重臣,并且在戊戌政变的时候支持慈禧。出于个人私利报复张之洞,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政治风波,这对于当时已经风雨飘摇的晚清政府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最后,李鸿章和张之洞两个人,在此事之后,仕途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李鸿章在之后转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在慈禧临死之前被招进中央。两人在去世之后,都得到了清政府的嘉奖。在生前可谓享尽荣华。慈禧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的非常幼稚,但是在权力架构格局的观察上,还是具备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水准。在当时的政治权力架构下,地方已经做大,如果慈禧执意要针对这两个人进行报复,很有可能导致清政府政权的颠覆,得不偿失。而这两个人在当时并没有颠覆清廷的意图,所以加以安抚,才是最为现实的选择。至于违抗她的旨意,导致政府和慈禧脸面无光。对于政治家来说,利益总是比脸面更重要。


zyb38537240


谢谢老师,在出难题目时邀请我哈,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哈。本人对这个问题确实很有研究哈,比较了解哈。但这个是卖钱的真学问哈。

不给钱哈,我一般是不会告诉的哈,古人云:学成文武艺,有货不白给哈,我还是先留个悬念哈,先解决一下早饭比较实在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