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最高权力是由天皇掌握吗?军部也要听命于天皇吗?

于无声处34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虽然萨摩、长洲等旧藩势力摇身一变,在新政府中占据了很强的地位,但是日本国家从形式上而言,天皇占有了最高的权力,其中自然也包括军权。

(昭和时代的日本军队思想政治教材,通篇所灌输的都是君权天授,以及忠君思想)

有关第一点,明治时代颁布的日本宪法的第一条就有明确的规定,即“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说明了日本是天皇统治的国家。

有关第二点,明治时代明治天皇颁布的《军人敕谕》中也有明确规定,即“吾国之军队,世世代代由天皇统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出现了一种为天皇开拓战争责任的论调,即所谓军部乃至政府不听从天皇,天皇实际上是傀儡云云。但是从日本近代历史来看,无论是最早迈出侵略步伐的甲午战争,还是到20世纪的全面侵华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无一不是在天皇的最终决策下而施行的。而最终日本战败时,天皇的诏书可以立即让整个国家和全部军队退出战争状态,也非常说明问题。


海研会


应该来说,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天皇权利也是经过了一个从集权到分权,再到集权的过程。

像是日本的明治天皇,他可以说的上是日本一言九鼎的天皇。在日本天皇行使权力当中,对于军队的控制自然也是属于天皇的了。

像是日俄战争时期名人乃木希典,因为他在日俄战争中作战不力,甚至连原先推荐他的日本陆军高层,也希望将乃木希典撤换。就在陆军高层向明治天皇上报要求的时候,明治天皇拒绝了山县有朋等人的要求,继续让乃木希典攻击当时的203高地。直到乃木彻底将旅顺拿下。而且,好像也正是因为天皇认可的关系。

乃木希典在战后,不仅洗刷了自己身上“杀人犯”等等的污名。还成为了当时和东乡平八郎一起齐名的“日本军神”。

此外,在明治维新期间颁布的明治宪法,开头的几条内容之一,那就是日本的军队都是属于的天皇的。也就是说,如果说起上下级关系来的话,日本军队要效忠对象,首先应该是天皇。

到了二战时期的裕仁天皇也是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就比如现在我们熟悉的陆军省海军省以及军令部和陆军参谋本部等名词。

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这四者的关系说起来的话,其实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

陆军省海军省的一把手就是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二人在关系上,是当时日本内阁的成员。也就是说,陆海军大臣其实是不属于天皇的。他们没有直接的权利,向天皇表达自己的意见。

而参谋总长和军令部总长是可以那么做的。

而与之对应的,那就是陆军省和海军省下面的军令部和参谋本部。他们在关系上,其实是直属于天皇的。是天皇的咨询机构,可以不需要向陆海军大臣提交自己的作战方案。

也就是说,从对外关系来看,就会出现一个非常滑稽的现象。制定作战任务的是日本陆海军的军令部和参谋本部。而军令部和参谋本部可以对他们的上司,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隐瞒自己的作战计划。甚至可以对首相不通报当前的战果。

这当中最出名的例子,那就是东条英机被日本海军欺骗的例子。日本海军的福留繁少将,敢在中途岛战后就是不向东条首相通报海军战损的结果。让东条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得知日本海军的的惨败。

参谋本部和军令部能有如此大的权利。那就是这二者的特殊地位的原因,这二者因为不属于日本政府,而仅仅只是代表日本陆海军,因此,在当时的日本内阁假如出现组阁的情况。日本陆海军省要是没有推荐出合适的人选,内阁或者是要倒台,或者是不许组成。

可以说,这二者就是当时的军部之一了。

之所以要说这二者是军军部之一的原因,那就是陆海军大臣的位置,也许并不会那么尴尬。

陆海军省当然也是军部的组成之一。某些可谓是强权派的陆海军大臣,在对外侵略的方针上可是一点也不比当时的军令部总长和参谋总长手软的。

七七事变时的日本海军大臣是米内光政,就是他在中国军队攻击了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之后,就极力扩大对华战争的侵略范围。

此外,后来自杀的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照理来说,让日本投降的条件,自然是不能让陆军省接受。而他终于是接受了天皇的命令,回到陆军省之后,他得罪手下的那帮军官们不安好心,就干脆对那些二百五的军官们说:“要是不接受终战诏书的话,就把我杀了吧。”就这样,后来还是引出了一系列的风波,但不得不说,认为日本陆军大臣是个傀儡的说法还是不能成立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在名义上日本军队都是直属于天皇的。从实际操作来看,即使到了裕仁天皇的时代,裕仁天皇真的能完全控制了日本陆海军吗?当中,还曾经出现过

天皇指派的陆军大臣的特例。


魏博镇节度使王前策


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最高权力是由天皇掌握吗?军部也要听命于天皇吗?

本问题要分两个阶段和两部宪法来说明:

其一明治维新后至二战结束,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即明治宪法……

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成果之一,基本按照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的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而非英国式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天皇,是实位元首,总揽一切大权,并掌控军事统帅权……

立法权,由贵族院和众议院(选举产生)组成的帝国议会掌控,其立法须经天皇批准才有效,实际上是拥有半立法权……

行政权,属于内阁,拥有行政权和半立法权,对天皇负责……

军事权,属于军部,对天皇负责……

国家权力中心:天皇实权……(日渐转移到军阀官僚掌握的内阁手中)……

明治宪法,以近代天皇体制为核心,国家主权属于天皇,而不是人民,议会只是装饰,统帅权独立,置于政府议会的干涉之外,制约着内阁的责任政治……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宪法只是给天皇专制体制披上了立宪君主制

的外衣,

但是,明治宪法毕竟是属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范畴,是不完全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此后,明治宪法经历了明治天皇,大正天皇和昭和天皇,也是日本成为二战中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历史根源之一……

其二,二战结束后至今,1947年《日本国宪法》即和平宪法……

日本投降,二战结束,对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占领日本的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认为靠日本自觉改变不成,必须加以强有力的外部干涉,为此提出三原则:1是改革天皇制,2是放弃战争,不保有战力,否认交战权,3是废除各项封建制度……

1946年10月,通过新宪法《日本国宪法》又称和平宪法,1947年5月生效……

和平宪法规定: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削弱天皇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原则,采取议会制内阁,否认日本的交战权,实行地方自治,增加国民的民主权利。……

由此,日本实行英国式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仍是世袭的天皇,但成为虚位元首,统而不治,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实行责任内阁制……

和平宪法,贯彻国民主权主义,和平主义,尊重基本人权,这三大原则,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从而在日本真正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治体制……

伴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日益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极力要求日本人自己制定自主的国家宪法,……

日本政府除了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上不断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外,日本还通过实际行动,力图在实践上,对“和平宪法”的突破造成既定事实……

对此,我们应该以大国的姿态,正确面对,坦然待之,但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逛一逛3


尽管回答如此简单、明确,但回答并不算完整,因为问题接着就来了!为什么这么肯定?根据是什么?

第一,宪法给予了日本天皇统治权。

明治宪法,也就是1889年11月29日颁发实施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大日本帝国乃天皇万世一系所统治”。第三条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第4条规定:“天皇统揽政治权”。而对军事统帅权宪法也有明确规定“天皇统帅陆军、海军”(彼时还没有建立空军)。因此,法律上天皇成为了最高掌权者!天皇不仅国家政治等最高统治者,也是国家军队的最高统帅。

第二,日本明治宪法下共经历过三位天皇

在明治维宪法实施过程中一共经历过三代天皇,也就是一共有三位日本天皇依据明治宪法统治国家,他们分别是明知天皇,大正天皇和昭和天皇,在这三位天皇宪法赋予的大权统治下,日本进行了疯狂的对外侵略战争。直到1945年侵略战争失败实际失去统治为止,到1946年11月3日日本新宪法公布后彻底终止为止,长达137年的皇权统治给亚洲邻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第三,侵略战争中天皇对军队的统治权什么样?

1,明治天皇对侵略中国的军事指挥权

明治天皇发动了对中国清朝的侵略战争。对此不过多赘述,只把日本公布的“甲午战争指挥官对阵图”贴给大家看一下,便一目了然了。



最高指挥官日方是明治天皇;中方是光绪皇帝。接下来才是李鸿章对山县有朋……



2,昭和天皇对侵略中国和二战的军事权利

日本国内的评价是“从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到太平洋战争、直到战败全过程,参与了所有决策的人只有一个人,他就是天皇!别无二人!而其他的诸如首相、陆军、海军大臣,不论哪个管理层都没有一人能全过程参与,中间都有过人事更迭”。例如1931年9月日军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九一八事变)昭和天皇作出特别嘉奖如下:“尔等迅速破敌大军取此大捷乃非常之伟业!今后要继续努力,不辜负朕之信赖”。“而在美国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中,时任日本首相的东条英机在日本联合舰队发动攻击前毫无所知,当他从其他阁僚那里听说此事时日本联合舰队的攻击已经结束了”,通过此事、足可见明治宪法下昭和天皇的政治、军事指挥权之大。



写到这里问题又来了?如此说来,日本天皇对侵略战争有没有责任?是不是战犯?对此,日本国内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有责任!是战犯!另外一种是没责任!不是战犯!对此,你怎么看呢?


日本事美国说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颁布的《明治宪法》(又称:《大日本帝国宪法》),其中对于天皇的规定可以看出,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天皇作为最高统治者,拥有统治权。同时也有立法等相关的国政权力,军队的最高统帅权同样在天皇。为什么天皇会从江户时代的“傀儡”,通过明治维新摇身一变成为最高统治者?这点就和日本特殊的情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也写过相关的文章,分析了日本天皇在日本历史上的作用,文章为《中国王朝屡遭更迭,为何日本天皇能够一脉千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下,以便增进对于题主问题的理解。

明治天皇和明治维新

言归正传,我们想要理解当时天皇的作用,就需要了解当时日本明治天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位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重要作用的“天皇”。明治天皇是日本江户时代孝明天皇的第二个皇子,于1852年在京都诞生。本来他作为第二个皇子是没有优先继承日本天皇的权利,但是因为大皇子幼年去世,所以他生下来以后就作为了天皇的继承人进行培养。在出生的第二年,也就是1853年,美国黑船打开日本国门,进入了幕府后期的动乱时期。

1867年1月30日,日本孝明天皇驾崩,于是年仅14岁的明治天皇继承了皇位,成为日本第122代天皇。幕府末期,当时的德川势力已经无力顾暇日本的各个藩主的反抗,德川家地位逐渐降低。崇尚革新的萨摩藩的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岩仓具视等人想要秘密讨伐江户幕府,但是料到无法战胜新势力的江户幕府同意“大政奉还”,也避免了日本进一步的内乱。之后,德川家最后一位将军,德川庆喜将政权归还给了日本明治天皇,史称大政奉还。岩仓具视主导了新政府的人事和处分了德川庆喜,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树立了新政府的权威。这一系列的事件,统称为“明治维新”。明治二年(1869年),迁都东京。

明治维新的政策核心就是“全面西化”,学习欧美的制度和文化,建设所谓的近代化国家。在维新初期,日本明治政府里面有很多公家以及旧大名的势力,随着迁都东京,以大久保利通为首的革新派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1871年,日本施行“废藩置县”,确立了中央集权制。1874年,日本爆发了“民主运动”,立宪政体的改革势在必行,此时的明治天皇作为“中间人”,对新政府内部的对立派进行安抚和调停。1889年,日本已经进行了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军事等全面的改革,颁布了《明治宪法》,转型为以天皇为中心的“立宪国家”。

日本的《明治宪法》

《明治宪法》其实可以说成集合日本明治维新前期所有政策的体现,从颁布直到日本二战失败才被废除。所以,日本发动战争的根源可以从《明治宪法》中看出一二。我们说回内容,《明治宪法》主要有两个特点:

  1. 立宪君主制度:权力最高为君主(日本天皇),所以天皇集中了军队统帅权、立法权以及国家统治权。

  2. 议会制:当时日本议会分为众议院和贵族院。

其实日本宪法的原形是当时的普鲁士宪法(现在的德国),为何选择德国宪法作为基准也有一定的缘由,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全面否定了以前的体制,想要确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制度。西方国家中,君主有实权并且有成文宪法的是普鲁士。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日本当时的实际权力确实在于天皇之手。解说日本的《明治宪法》,我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

  • 宪法的种类

以天皇为中心而制定的“钦定宪法”;

  • 主权

规定日本主权在于天皇,因此宪法修改也是需要由天皇提起,不然其他人没有权力。

  • 国民的权利和义务

国民有兵役和纳税义务,人权来自于天皇的“恩惠”;

  • 天皇的地位

在这个宪法中,日本天皇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立法等国政也是在于天皇,可以不通过国会直接发布立法等国政,军队的统帅权也在于天皇。一句话:日本臣民要对日本天皇绝对服从。

部分文章介绍:

《日本制造业“晚节末路”:真的只能沦为下游供应商?》

《雷克萨斯豪车随意换!丰田即将推行新业务,汽车界变革来临》

《年年亏钱,索尼为何还要坚持做手机?背后是老谋深算》


日本二三事


明治维新后日本进入了萨摩与长洲形成的权臣时代,直到现在依旧是,可以查查战后的历届首相,不是谁谁的儿子就是谁谁的女婿等等。安倍好像是谁家的女婿,也是出自明治维新时两藩的权臣。

我们思考问题往往带有自身的经验,我们一直皇帝集权下过来,也一直下意思把日本的一切权利归天皇,把天皇当中国的皇帝。其实不然,日本没有这种传统,日本维新后天皇的其实和维新前没什么区别,只是从幕府改为了维新四强藩。历史脉络很清晰的,天皇只是各方利益平衡下的一块旗帜。日本多次兵变目标均不是天皇,就说明天皇并不权利斗争的一方,天皇只是权利斗争胜利者的牌坊。

说个野史,明治维新时,明治的父亲孝明天皇死的非常突然,而且死得很是时候,就是感觉需要你死,你就死了。估计就是这个旗子不听话,直接换了。也有怀疑明治天皇被一个维新的人给换了,说是明治维新前的照片就没有,维新后的照片也很少,而且非常不喜欢照相。而且非常像一个明治维新时的人,野史就当一听。从此可以看出天皇的位置真和我们的皇帝不一样,看似万世一表,其实是有代价的,就是你的安稳的当你的旗子罢了。

很多事说不清,就像罗生门。要知道明治维新后都是这帮人在掌握权利,很多事情都按照符合他们的利益修改了。这点和李世民是一样的。历史是为现实政治利益服务的。任何纸上的东西就是人家希望你看到的东西,并不是实际的东西。


沙中土大溪水


是的。最高权力由天皇掌握,军队也要听命于天皇。明治维新虽然是日本的西方化,一场救国道路,跟我们中国的洋务运动几无二致。但是同时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天皇仍然可以总揽大全。可以干涉政府和军部的权力。还可以直接命令军队。导致日本实行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只是名义上的,没有实际落行,也没法实际落行,实际上仍然是天皇总揽大全。背后控制着一切。


手机用户62731673090


日本这个岛国很像亚洲的“维京人”,所不同的是奥丁为虚,而天皇为实,是日本本土宗教的膜拜神灵!日本岛国从“茹毛饮血”发展到各路将军自领地盘互相攻打进去战国时期,天皇依然是他们的心灵膜拜神灵,但各路将军该怎么打还怎么打,两者并不矛盾,大概只有到了大正天皇时有政治势力“还政天皇”,才有了明治军推倒德川家并打击残存诸侯一统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此后君主立宪,天皇又回归了本位继续他的日本国教精神领袖地位!但天皇毕竟是“实”的,有政治势力要利用天皇达到目的,还是把天皇推倒前台,日本二战时期有“御前会议”,就是内阁军部等多方意见不合时搬出天皇来做决策的!


大山35698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宪法直接规定天皇是日本陆海空三军大元帅,陆海空三军直接对天皇负责,内阁没有管辖权利。直到二战结束后,修改宪法时才删除。


Carson7737


是的!明治维新以后,幕府将军的权利被极大的削弱,天皇作为名副其实的统治者,正式走到前台。国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但实际上,但其行政效能受到极大的制约 ,由此选举产生的内阁,不是向国会负责,而是向天皇负责。日本在二战战败以前的所有内政外交活动,日本天皇都有最后的决定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