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從“不接受批評”轉變到“不接受表揚”

平時與人談論孩子(或學生)教育問題時,常聽到家長(或教師)有這樣的言論:


“這孩子不知怎麼啦,批評他一句,他竟然回我十句!”

“ 我家那孩子啊,想說他幾句,我還沒開口,他就氣沖沖的跑開啦。”

“班裡某某學生,你再怎麼批評教育他,他還給你的就是低眉冷眼,什麼話聽不進。”

別讓孩子從“不接受批評”轉變到“不接受表揚”

不接受父母或老師的批評,聽不進去父母老師的教育,對於多數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這種逆反心理其實很正常的。對待這類孩子,父母或老師只要拿出足夠的耐心,以平和的心態,友善的語氣,放低姿態,尊重孩子意見,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應該會收到良好效果

但如果父母或老師對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處理方式不對,操之過急,甚至“強權”壓制,那麼,其結果可能會更糟糕!輕則依然保持原狀,重則轉變為怨恨情緒,最終導致離家(校)出走也不是不可能。

別讓孩子從“不接受批評”轉變到“不接受表揚”

叛逆期孩子“不接受批評”很正常,並不可怕。但如果因處理不及時方法不恰當,孩子的心態可能會變得更為古怪。不是常有家長這樣評價孩子:“發起脾氣來,好醜聽不進,十頭牛也拉不回!”?

這種情況,其實正是我所講的“不接受表揚”。家長在對孩子“無可奈何”之下,不得不向孩子低頭。事情一旦發展到如此地步。不能不說是家長或老師的最大不幸!舉個實際案例:曾經有個初二的男生,在以前一年多的學校學習和生活中,在老師甚至父母眼中已是“不聽話”的“壞孩子”,很少享受過父母和老師的“公平待遇”。但在學校舉辦書法賽和校運會時,他表現很突出,並獲獎。可是,在頒獎時,他不上臺領獎,後班主任代領交給他時,他把獎狀撕爛扔了。

以上事例或許還不足以下結論這就是孩子“不接受表揚”,但在在現實中,有些孩子確實漠視父母或老師的表楊、獎勵(至少行為上表現如此)。這種心理的產生,必然有其特殊的發展過程和軌跡。按常理,沒有人(特別是孩子)不想被人尊重、被人肯定,不要表揚和嘉獎的。心理學家分析,存在這種心理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掩飾內心的渴求。誰都愛聽好話,但生怕暴露了自己的需要。

2、他人的讚賞與自我評價不一致。當自我感覺不好時,聽到別人的表揚只會引起不適和焦慮感,甚至覺得對方很虛偽。

3、被期待的壓力。認為讚揚背後隱藏著更大的期待,自己無力忍受。

4、避免被人關注。生活在自己那個小圈子裡,越少人關注越感內心輕鬆自在。

別讓孩子從“不接受批評”轉變到“不接受表揚”

因此,對待孩子這種情況的,除了上述所講的方法外,父母或老師還應做好以下幾點:

1、加強心理溝通,解除孩子心理障礙;

2、擴大孩子交往範圍,讓孩子走出被自己封閉的狹窄空間;

3、降低對孩子的期待度,還給孩子自由發展的個性空間;

4、注重對孩子適時適度的嘉獎與讚賞,樹立孩子自信心和正確人生觀、價值觀。

別讓孩子從“不接受批評”轉變到“不接受表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