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氣長存:18萬餘志願軍烈士尋蹤(下)

■韓國境內發現的志願軍遺骸情況■

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中,志願軍突破“三八線”,佔領漢城。此後,在“三八線”以南還進行過第四、五次戰役等多次作戰。因此,志願軍有相當一部分犧牲在韓國境內。

曹家麟為筆者提供了許多韓國境內志願軍烈士資料,筆者又通過多種渠道瞭解到在軍事分界線以南,即在韓國境內發現的志願軍遺骸情況。

曹家麟介紹,1954年,抗美援朝停戰後的第二年,朝鮮開城市政府當局特地在北郊“三八線”松嶽山南麓的山坳裡,開闢建立松嶽山志願軍烈士陵園,以便安葬從敵佔區運回來的志願軍烈士遺骸。

解放軍總政治部保衛部離休幹部孫佑武當年參與了接收工作。2006年,他在回憶文章中說,松嶽山志願軍烈士陵園專門用於接收安葬來自敵佔區的志願軍陣亡者。1954年9月,雙方在一次軍事人員遺體交接中,“聯合國軍”方面送還的志願軍遺體總數約為1萬具,他們都是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一線壯烈犧牲的烈士。

在敵佔區,即“三八線”以南的志願軍烈士遺體,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在三次戰役中犧牲的烈士。1950年冬至1951年6月在第三、四、五次戰役期間,在越過“三八線”進入敵佔區作戰時犧牲的志願軍烈士,部隊在後撤時就地進行了掩埋。這部分烈士的遺體已完全腐爛,只剩下一具骨骸。

二是在金城戰役中犧牲的烈士。1953年7月中下旬朝鮮戰爭停戰前夕志願軍發動金城戰役期間,在突破敵防線並向縱深推進時犧牲的戰士,在完成戰役殲敵任務往後撤退時被就地在戰場進行了掩埋。

三是志願軍戰俘烈士,即在“聯合國軍”戰俘營死亡的志願軍被俘人員。這些人大都是有名有姓的,而且還有敵方早先交來的被俘人員死亡名單可以印證。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戰事最為激烈的第三、四、五次戰役都發生在“三八線”以南“聯合國軍”佔領區。按志願軍司令部戰後通報,第四次戰役志願軍共殲滅南朝鮮軍和“聯合國軍”7.8萬人,志願軍傷亡4.2萬人;第五次戰役殲敵8.2萬人,志願軍傷亡7.5萬人。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隨時推進或撤退。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敵我雙方打掃戰場時都儘量會對戰死者進行掩埋。志願軍離開時,也臨時掩埋好戰友遺體,以便戰後妥善安葬。但戰後特別是在原敵佔區對零散掩埋的烈士遺骸的蒐集難免會有遺漏。

2005年,韓國聯合通訊社報道,據韓國陸軍部隊透露,在京畿道加平郡北面花嶽山一帶,共挖掘出朝鮮戰爭期間遺骸52具,其中30具屬“聯合國軍”,22具屬中國人民志願軍。

據新華社駐韓國的一位記者介紹,這並不是韓國首次發現志願軍遺骸,“早在1981年的時候,我就參加過一次中國人民志願軍遺骸的安葬儀式。當時儀式很隆重,同時被發現的還有部隊番號和一些文字資料。這些志願軍遺骸沒有被運回國內的先例。在朝鮮境內開城有一箇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大約有1.5萬名烈士被安葬在那裡。所以被發現的遺骸應該會移交給我方,然後安葬在朝鮮的志願軍烈士陵園”。

1986年6月,“聯合國軍”方面曾發現一具志願軍烈士遺骨。這具遺骨是在韓國京畿道楊平地區發現的。同時出土的還有部分遺物。從出土的遺物分析,埋葬的是志願軍烈士。於是,“聯合國軍”方面便將遺骨和遺物交給了當時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駐開城聯絡處。烈士的遺骨被安葬在開城烈士陵園的合葬墓中,遺物交給抗美援朝紀念館。

在韓國鄉間,志願軍遺骸也多有發現。如1989年5月12日,新華社電,新近在南朝鮮境內發現的19具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朝鮮軍事分界線邊境城市開城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舉行。

筆者瞭解到,1958年10月,志願軍最後一批部隊撤離朝鮮。之後,對志願軍烈士遺骸的挖掘,朝鮮也做了相應的工作。

志願軍原本在板門店的軍事停戰委員會(簡稱“軍停會”)有個100人的代表團,撤軍後只剩下一個7人工作小組,全部由軍方人員組成。留守的軍方小組除負責停戰後的善後事務,還負責協調接收在韓國境內發現的、經由“聯合國軍”方面轉交的疑似志願軍失蹤人員的遺骸,然後參與鑑定,並把志願軍的紀念章、標誌牌等遺物移送國內。

中國小組最後一次履行職能是在1989年11月。據當時新華社報道,在朝鮮江原道鐵原郡檢寺裡的一個高坡上,朝鮮人民軍的一支部隊在非軍事區的前沿進行修路施工時,意外發現一枚中國全國政協1951年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章。當他們繼續下挖至離地面約1米深處時,一具零碎的烈士遺骨顯露出來,遺骨附近還有另一枚抗美援朝紀念章、中國人民銀行1949年發行的18萬元紙幣和一張“中國人民志願軍391部”字樣的空白臨時介紹信。“軍停會”中方人員和朝鮮軍方前往現場檢驗後認定,這是一具中國人民志願軍指揮員的遺骨。這位無名烈士終於同他生前的14,233名戰友長眠在松嶽山下的志願軍烈士陵園中。

1991年3月,美國提出由韓國將軍擔任“軍停會”首席代表,遭到朝方拒絕。其後,朝鮮撤走其駐“軍停會”代表團。9月,中國方面鑑於“軍停會”已實際停止工作,決定撤回原駐“軍停會”的代表。中方7人小組撤回後,志願軍的名稱從此成為歷史。尋找、挖掘和掩埋志願軍失蹤人員遺骨的工作也隨之結束。

在韓國境內究竟還會不會再發現志願軍烈士遺骸,誰也說不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遺漏在韓國的只是少數零散掩埋的志願軍烈士,不會有大批的志願軍烈士遺骸被發現。

■長眠在韓國的志願軍烈士■

近年來,韓國又不斷髮現志願軍烈士遺骸。這些志願軍遺骸大都是志願軍作戰時臨時掩埋的、散落在各個戰場的烈士遺骸。

2007年1月,韓國專門成立了從事朝鮮戰爭韓軍戰死者遺骸發掘工作的專業部隊——“國防部遺骸發掘甄別團”,下轄企劃課、發掘課、甄別課、支援課等4個課和4個發掘班,人員有85人。其中,軍官13人,副士官15人,士兵48人,軍務員9人。截至目前,共在韓國境內挖掘出2537具遺骸,分別是1963具韓軍遺骸,8具“聯合國軍”遺骸,386具朝鮮軍隊遺骸,180具中國志願軍遺骸。中朝軍隊烈士遺骸被安葬在韓國坡州的墓地,墓地題字“朝鮮和中國士兵墓地”。

2010年,在志願軍入朝作戰60週年前夕,鳳凰衛視記者秦晴在韓國坡州探訪了安葬有志願軍烈士的該墓地。

到韓國後,秦晴和她的同事打聽到,由於這塊墓地屬於韓國軍方,所以他們必須得到韓國國防部的許可之後才能去拍攝。於是,秦晴很快就向韓國國防部提出要去這個墓地探訪的請求。而韓國國防部一直都沒有給她回覆。一直焦急等待的秦晴終於等來了負責他們此次韓國行採訪協調的韓國文化中心的電話,約請她去文化中心當面談此事。

進入韓國文化中心前,秦晴對自己說,我一定要說服他們幫我這個忙。見到韓國文化中心新聞處的兩位男士,秦晴的第一句話就說:“這次墓地探訪是我這一趟來韓國最想看的東西,是我們最重要的行程。我是一箇中國人,你們要理解我的心情。”

為了引起對方的重視,秦晴講了一個她剛剛從同事那裡聽來的有關志願軍的故事。

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從小就沒有見過父親。他剛出生時,父親就去打仗了,戰爭過後又奔赴朝鮮戰場,最後戰死在朝鮮戰場上。母親含辛茹苦把他養大,90多歲的母親臨終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他找到父親的遺骨。帶著母親的囑託,他去了東北,後來又到了朝鮮,遺憾的是,都沒能找到父親。最後,他帶著從朝鮮志願軍墓地挖來的泥土來到已經昏迷五天的母親床前,令人吃驚的是,母親聽完他的話後居然又有了意識,雙手緊緊握住那個裝滿泥土的罐子。

聽同事講述採訪時聽到的這個故事的時候,秦晴沒有哭,只是覺得心裡很受觸動。但是,當她又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韓國文化中心的負責人聽時,話沒說兩句,眼淚就止不住地掉下來。

韓國文化中心的兩位男士看到她這個樣子,於是連忙安慰她,讓她放心,他們一定會盡全力推動秦晴的採訪。

秦晴和攝製組一起反覆交涉,歷經周折,終於來到安葬志願軍烈士的坡州墓地。

按照韓國的傳統,墓地一般面向南方,但秦晴發現這裡的志願軍墓碑全部面向北方。她想,這是為了讓死者可以面向家鄉的方向,遙望家鄉。

■“祖國人民從沒有忘記你們”■

2009年10月5日上午,在朝鮮進行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代表團全體成員專程前往檜倉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憑弔。

一大早,溫家寶一行乘車從下榻的賓館出發,在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上顛簸了2個小時後,抵達位於平壤以東約100公里處的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1958年,周恩來總理訪問朝鮮時曾來過這裡。

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群山環抱,滿目蒼翠。溫家寶沿著240級青石臺階拾級而上。這240級臺階象徵著240萬赴朝作戰的志願軍將士。大門的牌樓上鐫刻著郭沫若手書的“浩氣長存”四個大字。碑亭梁枋四面有黃繼光、楊根思、邱少雲、羅盛教等志願軍英雄像。溫家寶駐足凝望,神情肅穆。

在二層平臺舉行了莊重的憑弔儀式。溫家寶以及中國駐朝鮮大使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在朝中資機構、華僑和留學生代表敬獻的花圈擺放在志願軍烈士銅像前。溫家寶上前輕輕整理花圈緞帶。緞帶上寫著“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永垂不朽”。全體人員肅立默哀。

隨後,溫家寶來到毛岸英烈士墓前獻上花束。他對著毛岸英的塑像說:“岸英同志,我代表祖國人民來看望你。祖國現在強大了,人民幸福了。你安息吧。”

在一個個志願軍烈士墓前,溫家寶時而駐足沉思,時而飽含深情地說:“志願軍先烈們,半個多世紀了,祖國人民從沒有忘記你們。今天,我們來到你們忠骨安葬的地方,專程看望你們,表達全國人民對你們的思念。”“你們的鮮血灑在異國他鄉,你們偉大而崇高的精神留給了整個世界。你們永遠活在我們心裡,激勵著我們把國家建設好。志願軍烈士浩氣長存,英靈永在!”離開陵園前,溫家寶依依不捨,駐足回望。

在檜倉,溫家寶一行還參觀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舊址。溫家寶在留言簿上題詞:“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不朽功勳和偉大精神與日月同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