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不合矛盾多的原因找到了,避开这3点,婆媳也能笑呵呵!

生活中,经常能听到一些闲言碎语,比如说,做婆婆的吐槽媳妇不体谅老人,或者听到做媳妇的吐槽婆婆为老不尊等,婆媳相处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难解的难题。小萍跟老公结婚结婚在老家,婚后是跟老公一起在外面上班租房住的。回老家的次数比较少,回去的时间也比较短,在家待几天就又出去上班的。每次回去婆婆都是笑呵呵的,彼此关系倒是挺亲热的。小萍觉得跟婆婆关系相处很容易,也挺融洽的,搞不懂为什么别人都说婆媳难相处。

直到小萍怀孕后,辞职在老家养胎,跟婆婆相处久了,彼此矛盾问题就出来了。小萍从怀孕经历到带娃,跟婆婆的关系是越闹越疆,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别人都说婆媳难相处。小萍总结了下,自己跟婆婆不合有矛盾,主要是这3方面的原因,如果避开这3点,婆媳关系可能也会笑呵呵。

1、生活习惯

小萍跟老公结婚后,两人都是在外面住的,也就是说没有跟公公婆婆一起住,即便是偶尔回去,婆媳相处的时间也比较短,婆媳接触的比较少,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矛盾,所以婆媳关系比较融洽,也就是说,婆婆跟媳妇如果没有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可能婆媳关系会比较融洽。为什么这么说呢?婆婆和媳妇毕竟是隔代了,受教育程度不同,生活观念也会不同,再加上年轻人和老人的生活作息不同,如果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摩擦。

以前的一个大学同学怀孕在婆家养胎的时候,就吐槽过自家婆婆。她说每次煮饭,饭熟了就立马把插座拔掉,说是省电。同学说,这个她就不说什么了,省电就省电吧,反正饭是煮熟了可以吃的。她说怀孕了,她不方便上街买菜,婆婆问她要生活费,也就是买菜的钱,直接问她要,她说没见过这样的婆婆,她怀孕难道怀的不是她家孙子。同学说跟婆婆相处久了,婆婆的奇葩思想她理解不了,要不是需要养胎,早就跟婆婆翻脸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年轻人和老年人生活作息习惯差别很大,互相不干涉可能更好,一旦越界,可能矛盾就出来了。

2、带娃习惯

小萍说女儿1岁1个月了,婆婆和公公特别喜欢抱着她。小萍觉得女儿多在地上走能练习走的更稳,婆婆说摔着她孙女了会痛。小萍跟婆婆说谁家孩子学走路不摔跤?婆婆说,孩子到时间了自然就会走了,大点走得更稳。之后小萍也懒得跟婆婆说,自己带娃的时候就让女儿多在地上走,后来慢慢走稳后,婆婆却说,我孙女走的这么稳了,果然是大一点就走的稳一些。小萍说女儿这么大的时候,婆婆老是拿一些垃圾食品给孩子吃,小萍让婆婆给孩子少吃点,婆婆却说小萍自己不舍得买东西给孩子吃,反而还限制她宠孩子。小萍说孩子吃那些东西吃多了不好,婆婆说,小萍老公都是从小吃这些东西长大了,哪儿有不好?婆婆仗着自己的带娃经历继续带下一代。小萍没有带娃经历,所以多数会查阅带娃知识,因为隔代带娃的习惯不同,婆婆是照旧的思想带,媳妇是照书带,在带娃的习惯方面自然是有差异,所以也导致婆媳不合矛盾多。

3、婆婆见不到媳妇使唤她儿子

婆婆见不到媳妇使唤她儿子也是婆媳发生矛盾的原因之一。在传统思想里,大多是男主外女主内,也就是说女人应该负责家里的家务活,男人则负责外面工作应酬类的。其实,现实生活中,女人不仅要负责生娃带娃,家务活,还要上班挣钱,而男人仅仅只是上个班,相比之下其实女性更累一些。所以,老公下班回家,老婆累了肯定是想多个人帮忙,不使唤老公难道使唤婆婆?相信大多数做媳妇的都不敢去使唤婆婆吧!而婆婆受传统思想影响,觉得媳妇使唤她儿子做家务是不对的,觉得自己儿子上班也累,回家还要听老婆使唤,心疼儿子的婆婆自然心里就不爽了,可能心里就给媳妇记了一笔“账”,等到“合适”的时间就给你清算。

婚后,你觉得婆媳难相处吗?欢迎分享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